第7课 百家争鸣-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7日
资源编号 103810

第7课 百家争鸣-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09-07 七年级上册 0 51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7 百家争鸣

【新情境·跨学科】1.下图是一则寓言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这个故事得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结论。它所表达的思想最接(    )

A.仁者爱者               B.兼爱非攻               C.福祸相依               D.无为而治

【新情境·史料实证】2.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相关著作是(    )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韩非子》

【新情境·社会热点】3.“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拟人化的熊猫形象,将现代科技与冰雪运动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新情境·图片中历史】4.下图为汉代石画像拓片,描绘了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的一次会面。画中两位思想家创立的学派分别是(    )

A.儒家和法家           B.儒家和道家           C.儒家和墨家            D.儒家和兵家

【新素养·历史解释】5.他的教育方针是德才并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他以“仁”为最高目标,为了使弟子们准确地把握“仁”、理解“仁”,曾多次详尽地回答过弟子们提出的问题。“他”应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新素养·历史解释】6.孔子是古代东方最伟大的教育家,是中国第一位专业教师,他一生从教,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很大,有弟子三千,来自各个诸侯国,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各色人物都有。孔子的这一做法(    )

A.有助于维护国君的权威                            B.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C.维护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新情境·古典与历史】7.墨子曾指出,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为此,墨子(    )

A.规劝君主施行仁政                                   B.主张“顺应自然”规避冲突

C.革新变法增强国力                                    D.宣扬“兼爱”化解社会矛盾

【新素养·唯物史观】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定于一(统一)”,墨家主张“一天下之义”,道家主张“抱一”“得一”,法家主张“作一”。材料表明诸子百家(    )

A.强调君主专制                                          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政治诉求一致                                           D.强调分裂中孕育统一

【新情境·数学与历史】9.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内容为(    )

A.私学兴起               B.百家争鸣               C.变法改革               D.道教诞生

【新素养·历史解释】10.梁启超曾说:“二千年来,我国之民族思想,社会文化,学者著述,几无不受诸子之影响。”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B.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繁荣

D.百家争鸣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新情境·史料与历史】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后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   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同学们一致认为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数学钱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英语孙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政治李老师鼓励互利互爱,生活节俭。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核心主张?

(3)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主张后来在哪个国家得以实现?

(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数学、政治老师的管理风格类似于古代哪个思想学派?

1. “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从此内容来看,这些话最可能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

2.与下面诗歌表达思想相契合的是(    )

我教人以愚中之智,弱中之强,水及未玷污的新生婴儿的柔顺的力量。我教人以谦卑的功课,张得过满则折弓,废物有用,居下位的有益。……

——林语堂

A.“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辩证法                   D.顺应自然

3.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人类应该邀履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事物自由发展。这一学派是(    )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4.下图这位思想家是(    )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5.《论语·乡党》中记载,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回家后看见马棚被烧,赶紧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却不问马怎么样了。该故事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      )

A.以德治国               B.有教无类               C.仁者爱人               D.因材施教

6.某校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历史人物图片展。对下图人物介绍正确的是(      )

孔子像

A.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B.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

C.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D.主张“兼爱”“非攻”,互爱互利,反对相互攻伐兼并

7.2024年3月11日,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在盘锦市盘山县召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A.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B.温故而知新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8.以下歌词体现了(      )

《天下第一家》歌词(节选)

千秋世业传诗礼,同天并老圣人家……斗转星移存忠孝……仁爱和谐暖人心……

A.百家争鸣顺应时代需要                            B.儒家学说具有深远影响

C.老子号召人们与世无争                             D.孔子推动教育的平民化

9.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如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导致分封制彻底瓦解                                B.加速了民族交融

C.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思想繁荣

10.韩非子指出,“强兵得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本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                                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

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                                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

11.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观念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践行?孔子说有,这个观念就是“恕”。孔子认为,“恕”就是人与人相处,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表明孔子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以法治国                                                  D.民贵君轻

1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地主阶级进行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

B.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地主斗争激烈

C.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思想冲撞激烈

D.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

13.如表是百家争鸣时期部分学派的部分主张,据此可知百家争鸣(    )

学派 主张(部分)
儒家 以仁爱思想使社会和谐,以德治理念使人民诚服。
墨家 以兼爱和自律为手段,推进社会治理。
道家 反对统治者不必要、不适当的作为以及过多的指令与干涉。
法家 以制度和法律为手段来稳定社会秩序。

A.推动社会流动        B.促进文化传承        C.服务现实政治        D.表达人生态度

14.从政治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维护政权的工具;从经济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从文化层面来说,百家争鸣属于一种文化的对抗与交流,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标志。材料意在强调(    )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的倾向                     B.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会必然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5.学习历史要学会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在学习了《百家争鸣》这一课后,绘制了一幅如图所示的百家争鸣思维导图。下列依次填写在空格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A.①王室衰微 ②百家争鸣 ③私学兴起 B.①王室衰微 ②私学兴起 ③百家争鸣

C.①百家争鸣 ②私学兴起 ③王室衰微 D.①私学兴起 ②百家争鸣 ③王室衰微

16.【时空观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发展高峰被称作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根源。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根据材料“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可知,材料说明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它所表达的思想最接近福祸相依,C项正确;仁者爱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主张,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B项;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题干不能反映这个观点,排除D项。故选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https://www.0516ds.com/103810.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