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7日
资源编号 103812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09-07 七年级上册 0 66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8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新素养·时空观念】1.古代有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刻录下来。这位天文学家所处的时代极有可能是(    )

A.西周                      B.商朝                      C.汉朝                      D.南北朝

【新素养·历史解释】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已出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后来经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二十四节气定于《太初历》历法,沿用至今。这说明

A.农业生产重理论轻实践

B.中国精耕细作的技术依靠历法的发展

C.农耕文明不断积淀传承

D.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系统的农业思想

【新素养·史料实证】3.《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    )

A.临床医学               B.顺应自然               C.经验传承               D.高超医术

【新素养·历史解释】4.甲骨文“王”字,像斧头,用以专称拥有镇压、宰杀权的最高统治者;“服”旁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上部是一只手,表示用手按住一个人头令其服从。这说明甲骨文

A.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B.对汉字形成影响深远

C.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D.有助于了解当时政治

【新情境·语文与历史】5.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黄帝时期,仓颉造字

【新情境·艺术与历史】6.2024年是中国传统的甲辰年,即农历龙年。仔细观察下图所示文字“龙”,对此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字

B.使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

C.使用了形声的造字方法

D.使用了会意的造字方法

【新情境·图片与历史】7.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以下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原文化,源远流长                                B.礼器制度,规范完备

C.青铜文明,灿烂辉煌                                D.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新素养·历史解释】8.如图为郑州商城遗址所出土的杜岭方鼎,是已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材料说明我国古代青铜器(    )

A.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B.用泥范铸造法制造

C.品种繁多,用途多样                                D.工艺高超,造型优美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9.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此材料能准确反映出(    )

A.鼎的工艺高超,制作精美                         B.鼎是研究商周时期铜文化的依据

C.鼎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D.鼎的数量代表着权力和社会地位

【新素养·历史解释】1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11.请依据如图所示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司母戊鼎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

1.下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个朝代的记载?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战国时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

A.鲁国天文学家多次观测日食                     B.夏历诞生

C.留下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测定24个节气

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式浪漫”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其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反映了(    )

A.农作物品种丰富                                       B.种植技术推陈出新

C.耕地面积的扩大                                       D.农历节气指导农耕

4.扁鹊祭祀,2006年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丘是扁鹊行医圣地、生前封地和逝后葬地,祭祀扁鹊规模最大的祭祀地、扁鹊文化发祥地。2022年10月底,邢台市扁鹊祭祀等非遗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扁鹊在历史上的贡献是(    )

A.总结出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    B.著作为《黄帝内经》

C.写有《论语》一书                                    D.发明了“麻沸散”

5.最近,著名电车品牌比亚迪发布了新logo,灵感来自于甲骨文中的“电”字,用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即图形或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该造字方法我们称为(    )

A.会意                      B.形声                      C.指事                      D.象形

6.甲骨文在研究汉字的形成和演变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从如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甲骨文(    )

A.完整记录中华古老文明的起源                  B.记录从山顶洞人到周朝的历史

C.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是年代最为久远、成熟的文字

7.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    )

A.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                                B.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

C.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D.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

8.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神话传说源远流长

9.为了让文物改变在展柜中的“高冷”形象,让历史可听、可看、可感,央视推出了一部独树一帜的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三星堆青铜人像会对你说出的话是(    )

A.我的血脉源于原始农耕遗址                     B.我展现了春秋生产力的提高

C.我是商周文明繁荣的表现                         D.中国文字的起源在我的身上

10.三星堆考古青铜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造像群。考古发现古蜀王国精心铸造了大量代表大巫(蜀王)和群巫(各部族首领)以及神灵偶像的青铜造像,并赋予这些生动逼真的造像以丰富的象征含义,供奉于宗庙或神庙之中,或陈设于祭台之上,进行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以下是关于这些青铜造像象征意义的推测,哪个选项是不可能的(      )

A.象征古蜀王国统治阶层所控制的神权

B.象征古蜀王国统治阶层所控制的王权

C.体现了维护等级制度和有效统治各部族的奥妙

D.青铜造像可能是随意的,并没有我们所推测的文化内涵

11.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    )

A.《诗经》                 B.《离骚》                 C.《论语》                 D.《墨子》

12.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诗经》的出现(    )

A.突破了神权主义精神桎梏                         B.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

C.显示出浪漫主义不合时宜                         D.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3.《开心辞典》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他采用楚国的方言,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离骚》。”他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屈原

14.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   )

A.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B.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

C.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                  D.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15.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问天”之名取自于先秦诗人屈原的长诗《楚辞·天问》;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均突出中国元素,彰显了我国源远流长的(    )

A.思想理论               B.政治制度               C.文化底蕴               D.经济繁荣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我国,北到东北长白山、新疆天山,南到岭南以南,东到渤海、东海沿岸,西至西藏等地,都有青铜器出土。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出土的一件铜刀(公元前3000年左右),进入夏代以后,很快出现鼎、爵等青铜礼容器;青铜器在商代晚期和春秋晚期分别达到它们发展的最高峰;秦汉以后,由于铁器、瓷器、漆器等器用的制作与使用方便,迅速成为新宠;但青铜器并没有绝迹,此后货币、铜镜等继续使用。

——摘编自黄薇《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三件青铜器的主要用途。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特点。

(3)青铜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你能为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甲骨文首先证明了商朝的存在,其相关内容基本能够与《史记·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相印证,同时又能揭示出太史公记载错误的地方。

——《甲骨文:殷商王朝百科全书》

(1)据材料一、指出这些甲骨文记载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为什么“能揭示出太史公记载错误的地方”?

(3)综上,谈谈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题中的材料提到将事件写在龟甲上,就是甲骨文。甲骨文主要在商朝比较盛行。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属于基础知识题。甲骨文主要对于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作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2. 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从春秋战国出现主要节气,经过秦汉农业生产实践积累完善,最终定型于《太初历》,并沿用至今,这体现出农业文明的延续和传承,C项正确;农业生产理论、实践并重, 中国精耕细作的技术是从农业实践中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四个主要节气,以后不断完善,这说明春秋战国没有已形成系统的农业,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https://www.0516ds.com/103812.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