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7日
资源编号 103806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09-07 七年级上册 0 32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5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新情境·史料实证】1.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其中有一部分记载到“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该盟书反映出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

A.诸侯争霸,变法的风潮盛行

B.铁器广泛使用

C.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

D.国家实现统一

【新素养·史料实证】2.西周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在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反映了(    )

A.西周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春秋时期青铜工艺高超

C.春秋时冶铁业有所发展

D.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

【新素养·唯物史观】3.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B.动荡的春秋时期

C.百家争鸣

D.早期国家的产生

【新情境·跨学科】4.《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美玉)。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姬姓诸侯国,都城朝歌)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与这一作品创作背景有关的史实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春秋争霸                                                  D.楚汉之争

【新情境·跨学科】5.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到:“周桓王死,因为穷,七年才得以埋葬……周朝最后一代的王周赧王,他无地无民。穷到向人民借贷,不能偿还,藏在台上避债。周人称这台为避债台。”这反映出(      )

A.礼崩乐坏               B.王室衰微               C.政治腐败               D.赋税沉重

【新素养·史料实证】6.春秋时期,曾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在大败晋国主持会盟后,同伍于“中国”; “蛮夷之国”的越国继吴而起, “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一度“号令中国”。上述现象表明(    )

A.蛮夷之国成为天下共主                            B.国家统一基础业已奠定

C.诸侯争霸助推华夏认同                             D.封建制度增强各国实力

【新素养·史料实证】7.《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论语·颜渊》载“司马牛问仁”,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说司马牛又叫“司马犁”。《国语·晋语九》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表明牛耕(    )

A.出现于春秋时期B.出现于战国时期        C.在当时不受重视     D.得到广泛的使用

【新素养·史料实证】8.有人说战争是“乱”,有人说战争是“变”。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对该历史时期“变”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

A.封建经济出现飞跃,生产工具革新

B.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C.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

D.人民深受战争灾难,起义不断爆发

【新情境·跨学科】9.春秋史书《国语》中有“宗庙之牺,为畎田之勤”(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和“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斧)、厮,试诸壤土”(制造铁农具来耕田)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B.商业活动很活跃

C.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周王室地位下降

【新素养·历史解释】10.下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量(件) 铁农具数量(件)
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91
河南辉县固围村 93 58
长沙衡阳61座楚墓 70余 17
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68

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牛耕技术的广泛使用

【新情境·史料实证】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时,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等国开始强大起来,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

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2)“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孔子对“管仲相桓公”持何种态度?材料中的哪句话体现了这一态度?

材料三: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即在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另据史料记载,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分析春秋争霸给人民和社会分别带来的影响。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楚)武王”;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前479年,某诸侯国国君朝齐晋楚达33次,而朝周王仅3次。这些现象意味着(    )

A.诸侯争霸造成社会混乱                            B.周天子影响力完全丧失

C.周分封制逐渐走向消亡                             D.变法改革推动制度革新

2.孔子说,天下政治昏暗的时候,诸侯来制定礼乐和发起战争。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这一言论的时代背景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C.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D.文化凋敝科技落后

3.春秋时期所谓“称霸”,就是因势力强大而成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春秋的“霸主”,实则就是“盟主”,号令诸侯,集合诸侯之兵,讨伐对周王不臣的诸侯国家及少数民族,这是周王赋予他们的权力。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霸主”(    )

A.实力高于其他诸侯                                   B.巩固周天子统治

C.没有太大的权力                                       D.已经是天下“共主”

4.下面思维导图反映的内容是(    )

A.远古的传说           B.原始农耕生活        C.动荡的春秋时期     D.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5.某班同学编排了某一时期的三幕历史剧,它们共同反映出(    )

A.早期国家产生                                          B.政权更替频繁

C.春秋争霸激烈                                           D.商鞅变法开始

6.某一本书目录如下,据此推断该书的主题是(      )

目录

第一章 周室东迁 王纲解纽

第二章 列国争霸的序幕

第三章 “尊王攘夷”

第四章 晋国的兴起和晋文公的霸业

……

A.文明起源早期国家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合纵连横改革变法                                    D.帝国始建二世而亡

7. 2023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现象级出圈。在淄博有位古人,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位古人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8.下面为某同学整理的历史学习笔记,这则笔记记录的人物是(      )

目的:争夺霸主地位

旗号:尊王攘夷

用人:任用管仲为相

结果: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越王勾践

9.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春秋时期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B.春秋时期,商品交换出现金属货币

C.春秋时期,齐桓公通过改革强大后参与争霸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10.(2023·福建三明·一模)如图反映当时的历史现象是(      )

A.武王伐纣               B.诸侯争霸               C.战国兼并               D.楚汉之争

11.围绕“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这句话,同学们收集到一张出土于山西的精美青铜器(见如图)图片。据这件青铜器的样式和说明文字,我们可推断出(    )

山西省浑源县出土的这件春秋晚期的牛尊(春秋牺尊)是一件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的青铜器。它纹饰华丽繁缛,构图新颖,造型古朴,牛的形象神色安详,四肢粗壮有力,最吸引人的是牛鼻突出,且穿有圆环,显得夸张,但又很真实,表明这是一头驯养的牛。

A.驯养牛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B.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使用牛耕

C.山西的畜牧业手工业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D.“三家分晋”已经发生

12.《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此记载表明当时(    )

A.禅让制盛行,政治形势稳定                     B.牛耕出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               D.社会动荡不安,学术思想活跃

13.(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春秋史书《国语》中有“宗庙之牺,为畎田之勤”(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和“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斧)、厮,试诸壤土”(制造铁农具来耕田)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B.商业活动很活跃

C.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周王室地位下降

…………

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材料“‘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侯马盟书可以作为研究晋国社会状况和卿大夫专权夺利的实物史料,C项正确;变法风潮的盛行应主要表现在各国的变法改革上,与题干“‘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铁器的广泛使用并不属于政治现象,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国家尚未实现统一,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实现了第一次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教材) https://www.0516ds.com/103806.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