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 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3日
资源编号 103497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 新教材)

2025-08-03 九年级上册 0 54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 新教材)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 新教材):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清单(沪...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清单

1章《开启化学之门》

1  认识化学科学

(一)有趣而神奇的化学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应用的自然科学。

2.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实验探究 跳舞的红豆 烧杯中有大量的气体产生 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持续产生的二氧化碳能推动红豆在液体中上下翻滚。
交流讨论 棉花燃烧实验 棉花能燃烧 乙醚的性质实验操作所引发的变化,乙醚先发生燃烧,再引发棉花燃烧。
观察思考 烧不坏的手帕 手帕燃烧,火焰熄灭后,手帕并没有被烧坏 酒精的沸点很低,当手帕被“点燃”后,相比于水,酒精很容易从手帕中挥发出来燃烧掉,而大部分水仍然留在手帕上,保护着手帕。
观念建构 基于实验现象展开思维

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通过分析实验操作实验条件和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我们可以展开思维,证实以前的一些猜想,或者从中发现未知的知识。

实验探究 探究微观粒子运动的实验  

实验1

 

烧杯A中溶液变红 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2 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构成氨气的微观粒子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3.化学可以创造出性能各异的新材料

用途广泛的塑料

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全碳气凝胶。

利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制备,具有很好的隔热效能,可广泛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

为抗击高温高湿的海洋气候环境对金属的腐蚀,我国科技人员研制出新一代高性能的防腐涂层钢筋。吊起港珠澳大桥的高性能绳索由特殊的聚乙纤维制成,这种纤维粗细仅有头发的十分之一,一条绳索由十几万根这样的纤维构成,强度高,承重力大。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和技术制成的。

(二)历史悠久的化学

古代化学 在新石器时代就能烧制陶瓷

 

殷商时期就能冶炼,铸造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已能熟练的掌握铁的冶炼技术,并用于各种器皿,农具,兵器的制造。

早在春秋中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发现木炭硫黄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钾)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能剧烈燃烧,为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到宋代时,曾公亮和丁度所著的《武经总要》中已明确记载了三种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火药配方,被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的火药配方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评价: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是从中国传出去的。

恩格斯评价: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有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近代化学 1661年,波义耳提出:化学需要通过实验收集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从而认识物质的本性 1775年前后,拉瓦锡建立了关于燃烧的氧化学说,运用定量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1811年,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原子分子论的基础。 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近代化学传播和现代化学发展 在近代化学传播和现代化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科学家也作出了许多贡献。例如,清代著名学者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并编写了多部化学著作,对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促进社会发展的化学

解决粮食危机 化学家通过模拟自然固氮,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氢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得氨气,并实现氨的工业化生产。氨气可用于生产氮肥,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 人类生产生活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化学家利用太阳能通过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捕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可作为燃料或粮食的有机化合物,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如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研制、开发新材料 新型武器的研制和武器性能的提高同样离不开化学科学。航天航空领域所需的新型高效推进剂,高强度、耐高温、老化的新型材料的开发研制也都需要化学科学支撑。

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各种具备卓越和独特性能的材料都需要化学家运用化学方法研发和制造。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广泛应用的半导体硅片和在工业、医疗与通信技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的光导纤维均要通过化学方法制取;制造具有广泛用途的纳米材料和各种合金也需要应用化学方法。

中国科学家  卢嘉锡 唐敖庆
生物有机化学家,中国抗生素研究和生产的奠基人

物理化学家,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物理化学家,中国原子簇化学研究奠基人

物理化学家,2008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预览已经结束,开通会员后可免费下载高清完整版资料———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 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103497.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