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1日
资源编号 89437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2024-12-01 九年级上册 0 73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中天然气是较为清洁的能源

2.甲烷作燃料利用的性质是(    )

A.密度小                  B.还原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3.天然气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常用燃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燃烧比煤燃烧产生的污染少           B.天然气燃烧时放出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C.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炭黑颗粒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安全用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B.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C.扇子能扇灭烛火的原因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原因是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本草纲目》卷六艾火纲目记载:“阳燧(时珍曰)火镜也。以铜铸成,其而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火镜”在点燃艾绒时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氧气

B.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提倡开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成本

B.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C.城市垃圾露天焚烧,减少土壤污染

D.加高工厂烟囱,废气高空排放

7.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

8.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中,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H2和CO                B.CO和O2               C.CO2和CH4            D.CO2和O2

9.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组装了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用于检测当地某日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NO2、SO2过多会造成酸雨

B.除已经监测到的污染物外,还需监测N2的数据

C.当日O3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比SO2严重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10.在加油站、纺织厂等场地,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以提示人们注意安全,下列图标与“严禁烟火”无关的是(    )

1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D.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2.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石油、煤炭资源丰富,可以无节制开采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13.《天工开物》中关于“烧石成灰”的记载如下:每煤饼一层,垒石(堆石灰石)一层。…灼火燔之(灼烧石灰石)。”“烧酥石性…以水沃(淋)之,亦自解散。”“水调粘合,用以砌墙。”下列对记载内容的阐释,错误的是(    )

A.“煤饼”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

B.“灼火燔之”时,碳酸钙发生了化合反应

C.“以水沃之”时,反应放出热量

D.“用以砌墙”的原理是

14.化学变化是人类获取生产、生活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下列获取能量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热取暖器取暖       B.天然气燃烧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供暖

15.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容器内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

D.面粉厂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

16.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给它们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B.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C.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D.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17.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

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

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图d中的现象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4题)

19.绿氢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生产绿电,然后利用绿电电解水生产绿氢。如图是利用绿氢合成氨的过程,其与传统氨合成在工艺流程、关键设备、设计与操作指标上并无本质差别。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合成塔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冷器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与传统煤制氨相比较,上述方法合成氨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20.“可燃冰”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储量丰富,燃烧热值大。可燃冰的开采极其困难,勘探不当,易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认识可燃冰】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可燃冰在海底不能燃烧的主要原因是海底低温且缺氧

B.构成可燃冰、干冰、冰的分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

D.与化石燃料相比,可燃冰完全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更少,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

(2)可燃冰有多种结构,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9H2O,其结构如图1示,该结构中平均34个H2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这6个笼内容纳的CH4与H2O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利用甲烷】

(3)二氯化碳酰在有机化学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图2为甲烷转化为二氯化碳酰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甲与不足量O2反应时可生成乙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属于化合反应

D.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21.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总结归纳出燃烧与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

(1)如图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条件,其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2)图中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________。

(3)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喷水防止复燃,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4)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序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____________ (举一日常生活实例)。

22.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重视的问题。

(1)《易经》有言:“泽中有火”。“泽”指池沼,“火”主要是指________在燃烧。

(2)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能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中蕴含煤炭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_能。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 (填“分子”或“原子”)。

三、科学探究题(共2题)

23.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

(1)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不同途径对全球“碳中和”都有一定的贡献。它们的贡献率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__。

(2)膜吸收法吸收CO2可实现碳封存。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氨基乙酸钾,一乙醇胺。二乙醇胺3种不同的膜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

(3)燃烧前捕集技术是将燃料转化成清洁气体能源,把二氧化碳在燃烧前就分离出来。一种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

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第一步转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第二步主要涉及的反应为,则“混合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CO2___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H2.(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个数之比与气体体积之比相等。)

(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_。

a.减少车辆接送,步行上学       b.正反两面书写,节约用纸

c.勤洗手勤换衣,讲究卫生       d.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利用

24.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一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钠(Na2O2)和碳酸钠(Na2CO3)不燃烧;

②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并伴有能量的释放,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B、C两组比较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A.水中的白磷        B.铜片上的白磷        C.铜片上的红磷

(2)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____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________;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四、计算题(共1题)

25.石油资源紧张是制约发展轿车工业的重要原因,因此不少国家正在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乙醇俗名:________。

(2)充分燃烧4.6kg乙醇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A

【详解】A、化工产品是经过化学反应制得的相关产品,石油又称原油,没有经过化学合成,不属于化工产品,故说法错误;

B、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沸点不同,可利用此性质采用分馏的方法将物质进行分离,达到不同的产品,故说法正确;

C、煤隔绝空气受强热时,有气体生成,其成分为煤焦油、焦炉气、氨水等物质,反应完毕后的黑色固体物质叫焦炭,故说法正确;

D、在煤、石油、天然气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为清洁的能源,故说法正确。

故选A。

2.C

【详解】甲烷具有可燃性,因此作燃料使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8943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