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清单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一)分子
1.构成物质的微粒
由原子构成 | 金属、稀有气体以及一些非金属单质 |
由分子构成 | 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由离子构成 | 氯化钠、碳酸钙等 |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提示】单个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分子的性质
小 | 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动 | 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
隙 | 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一般情况下,气体微粒间空隙较大,液体、固体微粒间空隙较小。 |
(二)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观念建构】物质的微观特征是理解其宏观变化的依据
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特征则是理解物质性质、把握变化本质的依据。
(1)解释物理变化:水发生气态、液态、固态“三态”变化,是因为分子间空隙发生改变。
(2)解释化学变化: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构成氢分子的氢原子和构成氧分子的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的结果。
3.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4.原子的结构
(1)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古代的原子思想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提出万物由“原子”构成,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有类似的微观粒子观念 |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
汤姆孙 |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确认了所有原子都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
卢瑟福 | 1911年,α 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实验:
①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未发生偏转,说明: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 一小部分 α 粒子发生偏转,说明:原子内有带正电的微粒 ③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该微粒体积小、质量大 |
20世纪80年代,借助先进技术使“原子”观测成为可能
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 |
(2)原子结构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
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不带电的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
(3)相对原子质量
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表达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注意点:“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1 ”,需省略。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Mr):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总和。
(三)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2.重要离子符号
氢离子H+、银离子Ag+、锌离子Zn2+、铜离子Cu2+、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氢氧根离子OH–、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铵根离子NH4+
3.离子符号的意义
———预览已经结束,开通会员后可免费下载高清完整版资料———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