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精品讲义
第16讲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内容导航——预习四步曲
第一步:学
析教材 学知识:教材精讲精析、全方位预习
第二步:练
练习题 强方法:教材习题学解题、强化关键解题方法
练考点 会应用:核心考点精准练、快速掌握知识应用
第三步:记
串知识 识框架:思维导图助力掌握知识框架、学习目标复核内容掌握
第四步:测
过关测 稳提升:小试牛刀检测预习效果、查漏补缺快速提升
知识点1 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17世纪70年代,英国化学家________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________了。
(2)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________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生成与分解的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 | ||
实验现象 | 锥形瓶中出现________,天平________ | 石灰石减少,表面有________,天平________ |
实验分析 |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
实验结论 | 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________ | 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________ |
实验反思 | 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 |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比较】
(1)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_,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是指反应中消耗掉的物质的质量,不包括催化剂和未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将未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计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当中。
(3)质量总和包括反应掉的物质和生成的物质的各种状态。
(4)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密度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___转化成生成物的过程。
(2)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________。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规律总结】
化学反应前后存在“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1)六个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质量
(微观)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原子的质量
(2)两个一定改变:(宏观)________________
(微观)分子的种类
(3)两个可能改变:(宏观)________________
(微观)分子的总数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有关现象。
(2)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及元素质量。
(3)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依据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4)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5)确定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5)推断反应类型等。
教材习题01(P126)
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前后 A. 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 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 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
解题方法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化成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
【答案】 | |
教材习题02(P126)
物质X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X的组成中 A.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可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氧元素,可能含有碳、氢元素 |
解题方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含C、H、O三种元素。反应物氧气(O2)仅提供氧元素。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必然来自物质X;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部分或全部来自氧气,因此X中可能含有氧元素,也可能不含。 |
【答案】 |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用下列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2.实验课上,同学们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现象 B.称量反应前的质量比反应后的质量小
C.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小明设计如图所示4个实验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束后实验①天平不平衡,其余均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②③④
B.实验②中气球的作用是减缓瓶内气压、防止橡胶塞被冲开
C.实验①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②中的白磷必须为足量
4.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1保持装置密闭。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2,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__m2;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白色固体消失,气球变鼓,受浮力影响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纸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_。
考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与微观示意图分析
5.水通电分解的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种类 B.元素种类 C.分子种类 D.原子数目
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8.《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
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和
考点三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9.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
10.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
A.N2 B.O2 C.H2O D.CO2
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图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生成物中共有3种单质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 B.x的取值范围:0≤x≤40
C.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 D.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
知识导图记忆
知识目标复核
【学习目标】
1.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定量认识化学反应。
2.能用实验证据证明质量守恒,并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学习重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g冰溶化成10g的水
B.5g硝酸钾溶解在50g水中,成为55g硝酸钾溶液
C.纸燃烧后质量减少
D.50mL水加入50mL酒精中,溶液的体积小于100mL
…………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17世纪70年代,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生成与分解的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