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4 文言文对比阅读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①《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②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节选自《承宫樵薪苦学》)
【注】①明:懂得;精通。②庐:屋,指书舍。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苦:干苦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好之(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 (4)遂通其经(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为人牧猪”中“为”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 B.可以为师矣
C.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D.愿为市鞍马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猪主怪其不还,寻之。
4.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分析承宫的事例是怎样体现【甲】文“生于忧患”这个观点的。
5.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
【乙】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释】: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所学何事 此物何足贵
B.从容谓吏曰 此之谓大丈夫
C.吾事毕矣 吾与汝毕力平险
D.见闻者无不流涕 经纶世务者
(2)用/为划线句子断句。(限段两处)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4)链接《周亚夫军细柳》所学过的知识,根据【甲】、【乙】两文完成如表。
任务 | 揣摩句子 | 分析形象 | 学习“大丈夫”的品质 |
文天祥 | ①_________ | ②______ | 威武不能屈 |
周亚夫 |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刚正不阿
不卑不亢 |
③_________ |
(5)请你仿照《感动中国》的节目,为孟子写一段颁奖词。要求概括人物主要事迹、精神;运用第二人称。
示例:
你宣传仁政思想,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观点,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准则,刚直不阿,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你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和机智应变的能力。你,做顶天立地中华大写人。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成都草堂,唐杜工部旧居之地也。堂屡废矣,辄新之者,重其人也。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以为诗道极于子美,而子美重于人者,不独诗也。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读其诗,考其素履①,一一可见。
【注释】①素履:比喻质朴无华、清白自守的处世态度。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世称子美者 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而子美重于人者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C.皆以功德流远不以疾也(《三峡》)
D.轩然与之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
9.按要求填空。
(1)甲文虽为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却能展露作者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胸怀。
(2)从乙文看,杜甫值得推崇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两篇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木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一处)
入则无法家拂士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空乏其身 空乏: (2)年谷丰稔 丰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3.《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14.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在下面。(用文中句子回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
【乙】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②,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成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子房:即张良,字子房。②馈饷:粮饷。
15.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节奏,标两处。
夫 运 筹 策 帷 帐 之 中 决 胜 于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1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池非不深也 池:_________
(2)亲戚畔之 畔:_________
(3)得地而不予人利 予:_________
(4)此所以失天下也 所以:_________
1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8.乙文中主要通过人物_________(描写)展开情节,汉高祖把自己和项羽进行了_________,探究取胜原因,可见刘邦善于反思。
19.乙文中大臣们认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甲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用来概括刘邦胜利的根本原因?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节选自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20.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而卒赖其力苦其心志
B.不然杂然相许
C.此士之所以不至也多助之至
D.士以故归之已而之细柳军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
22.给下面句子节奏划分节奏,划两处。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23.【甲】文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生活上的磨难具体是什么?【乙】文中,作者认为孟尝君有没有得到人才?简述理由。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兴起,指被任用 喜欢 同“弼”,辅佐 最终
2.A
3.(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去找他。
4.承宫年少无父,八岁给人放猪,因读书忘了猪差点挨打。这些忧患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能在徐子盛门下一边砍柴做工一边坚持读书,最终学有所成。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