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2025年八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题训练(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7日
资源编号 93581

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2025年八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题训练(统编版)

2025-01-26 八年级上册 0 82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八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题训练(统编版)
2025年八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题训练(统编版): 专题01 字词-2025年八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题训练(统编版) 专题02 语法修辞-2025...

2025八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题训练

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

内容早知道

第一层 巩固提升练(课内外比较文本)

第二层 能力提升练(课外综合性文本)

第三层 拓展突破练(创新探究型文本)

积累与运用⭐

一.主要考点

1.内容概括: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根据指定材料,分点(条)概述主要内容。

2.信息判断:选择源自材料的说法正确(错误)的一项;判断源自材料项目表述的正误。

3.原因探究:根据材料,分析(推断)……的原因;说说为什么……

4.材料比较:从不同材料中寻找相同(似)点;从同一材料或不同材料中辨析不同点。

5.图文转换:根据给定的表格,提取信息,得出结论;根据给定的漫画,说明其内容,分析其寓意。

6.字词品味:品味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分析加点字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7.手法分析:分析指定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分析指定句(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8.方案设计: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设计解决方案,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等。

9.观点阐述:对材料中包含的事实或道理做出自己的评判,并阐述理由;对特定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阐述依据。

10.感悟建议:结合材料,说说得到了哪些收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针对某一现象或者某一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应对策略

1.内容概括类

①直接提取法,从阅读材料中直接提取相关词句进行回答。

②连缀成句法,援引材料中的词句,并适度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归纳,形成答案。

③意思概述法,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直接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2.信息判断类

①材料与选项对照法,把阅读材料与选项进行一一对照,判断它们的正误。

②材料整合处理法,对所列材料进行整合与分析,印证选择或判断的正误。

③关注细节法,关注材料中的细节,进行比较鉴别,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部分。

3.原因探究类

①仔细审题,善于探究。明确题意,读懂材料,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外在变化,针对文本内容或文本所反映的问题、现象,展开大胆探究,并做出合理的推断。

②科学解说,巧妙阐释。根据语境,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及要点,将从材料中发现的现象、规律等,用精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材料比较类

①用心研读,研读命题者指定的材料,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大方面整体把握核心要点。

②潜心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把不同材料从横向与纵向作多维比较,归纳其中相同(似)之处。

③专心辨异,分析辨别同一材料或不同材料中的细微差别,进而把握它们的不同点。

5.图文转换类

◎表格题

①把握考题要求,注重整体观察,包括该表格的标题、纵横轴以及图例等。

②正确认读图表,注意图表细节,重视数据变化。

③讲究表达方法简要归纳出信息要点。

◎漫画题

①审读画面,观察画面构成要素。

②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③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6.字词品味类

◎词语品味

①联系字词,对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

②联系本句或上下文,分析字词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

③联系文章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情感,分析字词在表达人物情感和主题上的作用。

◎加点字词能否删去

①表态——不能删。

②定性,解释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或作用,如“比较”“几乎”“相当”表程度;“大约”“可能”,表估计;“左右”“多”表数量等。

③接着分析若删去该字词,句子意思的改变,不符合实际等。

④该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7.手法分析类

①聚焦语段,明确题目限定的句(段)区间,对其展开精读品味。

②判别手法,从句(段)文字出发,调用积累,对其所用手法作出准确判断。

③语境分析,针对不同文体,结合语境,按照“共性加个性”的原则,对该处手法的表达效果作出阐述。

8.方案设计类

①研读题干,理解设计的目的、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②从阅读材料中寻找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③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或对症下药,提出修改意见。

9.观点阐述类

①事实或道理分析法。引用事实或道理,然后进行分析,并表明态度与观点。

②围绕观点论述法。在亮出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阐明理由,论述言之成理,令人信服。

10.感悟建议类

(1)感悟题

①读懂原始材料,从中获取正能量的观点、方法与经验等。

②所谈感悟、启示切忌空乏肤浅,要善于结合材料,结合社会生活,结合自身体验,从不同角度去挖掘。

③表达时,应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

(2)建议题

①提出建议前,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②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建议具有指向性。

③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能够让被建议对象便于操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它的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节选自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乙)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态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节选自罗英《中国桥梁史料》)

(丙)①早就盼望在一个相宜的日子,夜宿卢沟,一览卢沟晓月的景色。今年过节的气氛比往年火炽。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

②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康熙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

1.三段选文都写到了卢沟桥,但内容、写法和目的各有不同,请完成填空。

选文 内容概括 写法 写作目的
(甲) ①________ 客观说明 让读者在有限篇幅内了解卢沟桥
(乙) 准确介绍卢沟桥的拱、桥墩、桥面、桥栏等 客观说明 ②________
(丙) 观赏“卢沟晓月”的情景:月光、桥下流水 ③_____ 表达喜悦陶醉之情

2.按括号里的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从说明文的语言角度赏析加点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本句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小语和小文同学撰写的《对卢沟桥柱狮保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现场考察】发现游人跨护栏,抱狮子合影,坐桥栏聊天等20多种破坏行为,特别是摸狮子的很普遍。发现旷野上与卢沟桥柱狮同年代的(金代、元代)石雕雕刻要比卢沟桥柱狮纹理更清晰,文字更清楚。

【现场测量】发现卢沟桥保护栏杆太低,游人轻易就可以跨过护栏摸到狮子。

问题:您觉得触摸狮子会损害古桥吗?选项人数百分比  A.不会45%  B.会55%

【问卷调查】

问题:您觉得触摸狮子会损害古桥吗?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A.不会 95 95%
B.会 5 5%

【查阅资料】汗液:PH值4.2~7.5.当雨水的PH小于5.6就定义为酸雨,在汗液PH值小于5.6时,对狮子的损害就有大于酸雨损害的可能。

A.卢沟桥柱狮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侵蚀和风化。

B.可见绝大多数人对触摸狮子会损坏古桥持否定态度。

C.旷野石雕纹理清晰、文字清楚是因为少有人为破坏。

D.增加卢沟桥保护栏高度,对石狮子有一定保护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节选自《梦回繁华》)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就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在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下,“文创热”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批文博类节目,让许多静静躺在博物馆中的国宝文物一夜之间活了起来、火了起来。

近年来,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已经成为文博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识。数字化是将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的重要手段。博物馆数字化指利用数字扫描技术和模拟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和计算机处理,再配合多媒体手段应用,将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给观众。故宫高度重视藏品数字化进程,从2020年开始,每年采集7万到7.5万件文物信息,现在已公开发布8.3万件文物影像,并建立了“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展示平台。其中,《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备受欢迎。展览采用长8.27米、高2.47米的8K超清八连屏,选取《清明上河图》画卷中的经典内容,由30余位画师历时两年,全手工勾勒出814名人物、船只、车马及建筑等。光线描稿就超过十万张,再一帧一帧串联制作动态影像,保证了展示中的每一位人物、每一驾舟船都活灵活现、神气十足,最大限度还原这卷千古名画的艺术之美、文化之美。观众置身其中,仿佛能与北宋汴京城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亲赴那场东京梦华。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4.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B.《清明上河图》中,在汴河之上有一座宛如飞虹的拱桥,其桥无桥柱,以巨木虚架而成。

C.数字化是将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的重要手段,能让文物、历史、文化说话。

D.《清明上河图3.0》光线描稿就超过十万张,完整还原这卷名画的艺术之美、文化之美。

5.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等词可知文段采用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

B.材料一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以乐章比喻长卷的画面布局。

C.材料二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表明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视。

D.材料二介绍《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时,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严谨。

6.如果柳州博物馆要将一幅珍藏的古代名画向大众推广,请你联系材料二、材料三,给博物馆支招,写出三种让这幅名画活起来、火起来的具体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介绍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     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的技术细节;     借景抒情。

2.(1)“约”表约数,“几乎”说明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这些词语的运用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石狮子的各种姿态,说明了卢沟桥装饰优美或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使读者印象深刻。  3.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2025年八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题训练(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58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