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八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题训练
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内容早知道
☛第一层 巩固提升练(基础积累题)
☛第二层 能力提升练(升阶能力题)
☛第三层 拓展突破练(综合创新题)
⭐积累与运用⭐
一.主要考点
1.作者作品; 2.文体知识; 3.文化知识。
二.学习策略
1.作者作品
(1)作家的主要身份特征; (2)作家与作品的对应;
(3)作品的类型; (4)重要作品的内容。
策略:①知识梳理,分类记忆;
②明确作家作品的基本信息,易考信息;
③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④客观题要多做题、多记忆。
2.文体知识;文体的基本特征。
策略:①分类整理,重点识记;
②结合教材,加深理解;
③多做真题,触类旁通。
3.文化知识;古典文化常识的积累与理解运用。
策略:①注意积累,分类梳理;
②结合教材,加深理解;
③多做真题,触类旁通。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代表作为《昆虫记》,课本选入科学小品《蝉》。
B.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并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一般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中的“富阳”,在富春江的南面。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B.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特点。
C.《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七言古诗,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D.《白杨礼赞》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作者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了坚韧、勤劳的北方军民。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又称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B.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
C.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比较枯燥地列出人物生平,因为作者叙述必须真实,不可以发挥想象。
D.始龀,指刚刚换牙,七八岁。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如羊角,故称“总角”,一般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阁下访问寒舍,在下深感荣幸,快快请坐。
B.非常感谢贵校师生对我的热情款待。
C.先生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再见。
D.回到老家以后,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美丽的颜色》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居里艾芙·居里。
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愚公移山》通过对愚公成功移山故事的叙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寓言具有双重内容结构,即借助故事依托另外的意旨,《愚公移山》就属于作者直接说出故事寓意的一类。
D.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其《白杨礼赞》采用托物言志方法,借礼赞“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号青莲居士,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渔家傲》一词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都运用了典故。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八句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领联、颈联、尾联。律诗全诗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D.《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鲁迅称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B.“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通过天神移走大山的结局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决心和意志。
C.《与朱元思书》中“书”的意思为“书信”,又叫做“尺牍”或“信札”,是古代一种应用性文体。
D.《周亚夫军细柳》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共130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三峡》——郦道元——《水经注》是历史名著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C.《蝉》——法布尔——《昆虫记》是“昆虫的史诗”
D.《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重谦敬之分,如谦辞有“高龄”“拙见”等,敬辞有“令爱”“赐教”等。
B.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每首八句四联,每一首的颈联和尾联必须是对仗句。
D.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汉阴”指汉水的北岸。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
B.《饮酒》作者是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入,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C.《蝉》选自《昆虫记》,作者法布尔,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家》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他的《答谢中书书》是写给友人的信。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光”为线索,根据作者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12.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中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B.《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C.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D.居里夫人(1867-1934),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忆录是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
B.《美丽的颜色》一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C.《背影》一文中,作者在描写父亲外貌时,写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14.下列有关课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影》一文中,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B.著名作家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的磅礴气势,回忆了昆明雨季中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昆明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C.《苏州园林》中,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中的《降侯周勃世家》,通过其他军队和周亚夫军队的对比,表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治军严明。
1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古人的别号是名和字以外另取的名号或称号,表明自己的情趣、寄托,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
C.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便是一首七律。
16.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杜甫的《春望》就是五律。
B.李清照的《渔家傲》中,“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中的“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C.传记作品强调真实性,要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法国作家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就忠实于生活。
D.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事实放在消息主体里。
17.请参与“趣味文化”活动,找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寓言,比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一首记梦之作。
D.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金字塔结构”。
18.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章丘人,宋代豪放派代表词人。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D.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汉阴,指汉水南岸。
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篇幅长短不限。如《石壕吏》。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归”有“女子出嫁”的意思,如《大道之行也》中的“男有分,女有归”;“省”指探望、问候尊长,《社戏》中的鲁镇有出嫁的女儿夏天回母家省亲的习俗。
D.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登勃朗峰》等。
20.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B.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宋代的李清照属婉约派,但她也创作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词作。
C.欧阳修与晏殊齐名,均长于小令,词风婉约,但欧词典雅,晏词深挚。
D.《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21.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诗句描绘的是除夕的景象。文天祥的“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描绘的是端午节的场景。
B.古时候,山、水的南北方向有阴阳之分,例如洛阳是因为城市处于洛河的北岸而得名。山阴县这个地名是因为县城位于复宿山的北面而得名
C.古时候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句中的“夜半”即子时,相当今天的23时一1时。
D.“她从豆蔻少女到期颐老人一直生活在丹东,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豆蔻少女指她当时只有十三四岁,期颐指老人已经一百岁了。
2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去公园游玩,看到一幅典型的仲春图景,马上联想到“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B.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蓬州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并非确指,泛指多数或多次。
D.小明在历史书上看到了“金字塔”图片,他说:“消息正文的结构就像金字塔结构,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
…………
参考答案
1. D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
D.结合“水北为阳”可知,“富阳”在富春江的北面,而不是南面,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
2. 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五言古诗,每句五字,不是七言;故选C。
3. 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