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9 名著阅读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1.下列对名著作品的相关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在上海发行时的中文版更名为《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更名的原因是为了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范围。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成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D.《昆虫记》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
2.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是一部全景式地描绘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全过程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它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B.《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的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C.《长征》中,1935年11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
D.《昆虫记》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阅读时要发挥想象力,进入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
3.依据《昆虫记》内容,下列各项的描述与括号内昆虫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蝉)
B.有仅次于人类的造房子技巧,歌声嘹亮,抑扬顿挫。(蟋蟀)
C.有残忍锋利的前肢,擅长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蝈蝈)
D.看起来天真温顺,却是一种食肉动物,擅长用麻醉术捕捉猎物。(萤火虫)
4.下面关于《昆虫记》的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B.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无数的奥秘:蜘蛛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C.法布尔常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在他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儿女操碎了心”。
D.《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鲁迅先生评价这本书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5.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中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
B.《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特立是一位极受人们敬重的教授,是毛泽东的老师,“人生五十始”,在五十岁时投身共产党。
C.《昆虫记》读之有益,读之有趣。萤火虫是法布尔笔下的“麻醉专家”,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矿蜂拥有电报线,还常常把巢建在结实的泥土里。
D.法布尔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在《昆虫记》中记录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
6.下列对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
B.由法国作家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既是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的《五猖会》一文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间的隔质。
D.读了《昆虫记》我们才知道蟹蛛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并且还是横着走路的。
7.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作者是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C.《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法布尔高超的写作技巧。这部作品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情趣盎然。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书中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8.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经典名著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读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_________》,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也必将照耀全中国;读《_________》,我们和尼摩船长一起航行,领略了海底的奇妙与美丽;读《昆虫记》,我们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被_________(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所感动……徜徉书海,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我们的思想变得深刻。
9.名著阅读
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
(1)本段文字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填人名)的《昆虫记》。
(2)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后,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10.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昆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的史诗作品
英雄史诗 | (1)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仪陇县马鞍庄。我的家族是穷苦的佃农。一九一二年下半年,我被任为云南讲武堂学生的队长,并在校里教授战术学、野战术、射击术和步枪实习。我在一九二二年十月间到达柏林,当场立刻加入。一九二七年冬季,我们在井冈山上停了六个月,我率部到了江西南部,在福建、广东、湖南为着苏维埃而实践长期的斗争。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①选文中的“我”是 _________(人名)。 |
昆虫
史诗 |
②请你参照示例,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种昆虫进行简要介绍。
参考角度:形态 习性 喜好 劳动 繁衍 死亡 品质…… 示例1:院蜂——它的形态比蜜蜂更为修长,尾部有一道油光程亮的沟槽,背部有漂亮的褐色与棕红相间的斑马纹腰带。 示例2:隧蜂——它做事一丝不苟,一生忠于职守从不妥协让步。 我选 _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朽史诗 | (2)同学们在校园论坛上讨论这两部名著的价值,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如图所示,请任选一个关键词 |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ㅤㅤ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
(1)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____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____的特点。
(2)鲁迅先生认为在法布尔的笔下,一只只昆虫都变得非常“有趣”,请运用你通过对《昆虫记》的阅读体验,说说法布尔笔下螳螂“有趣”的具体发现。
12. A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B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撇开这一点不谈,A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一只A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要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让位给另一只A,这使它变得宽容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
选文中,A是 _________ B是 _________,法布尔通过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
13.根据名著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
(1)上面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人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请结合文段具体句子,分析蝉的生活习性。
(3)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列举一个选文中的例子进行简要分析。
【甲】
绿蚱蜢(又译为“绿色蝈蝈”)是个嗜食昆虫者。尤其爱吃没有过硬甲胄保护的那些昆虫;这还证明它们特别喜欢肉食,但又像螳螂那样只吃自己捕获的猎物。这个蝉的刽子手还知道肉食热量太高,须用素食加以调剂。吃完肉喝完血之后,还要来点水果什么的。有时候,实在没有水果,来点草吃吃也是可以。
【乙】
①对于这一区别,加拿大人可能也了解,但康塞尔则是知之甚详。现在,他俩已成为好朋友,康塞尔不能承认自己在这个方面比尼德·兰知道得少。因此,他对尼德·兰说:
②“尼德朋友,您是鱼的克星,是个捕鱼高手。您捕捉过无数这种有趣的动物。但是,我敢打赌,您并不知道鱼是如何分类的。”
③“我怎么不知道!”捕鲸手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鱼分为两类,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④“那是馋嘴的人的区分法,”康塞尔说,“您跟我说说看,硬骨鱼与软骨鱼有什么区别呀?”
⑤“那我就不太清楚了。”加拿大人回答。
⑥“那好!尼德朋友,您听我解释,并好好记住!硬骨鱼类分为六个目:第一目,棘鳍目,上颌完整,能活动,鳃呈梳子状。此目又分为十五科,亦即包括了已知鱼类的四分之三。典型代表为河鲈。第二目,腹鳍目,腹鳍垂在腹下、胸鳍的后面,而不是长在肩胛骨上。这一目分为五科,大部分的淡水鱼都属于这个目。典型代表为鲤鱼、白斑狗鱼。……”
14.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巨著,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也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B.法布尔善于观察昆虫,他写绿蚱蜢时,不仅说它是一个食肉者,还是一个食素者,同时还写到它的另一个习性:和螳螂一样,雌蚱蜢也吞食自己的情侣。
C.乙文选自《海底两万里》,作者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通过非凡的想象力,在本书中,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D.乙文中的康塞尔是阿龙纳斯的仆人,忠实沉稳,为人随和,精通分类理论;尼德·兰是个野性十足的鱼叉手,向往自由,精通野外生存之道,脾气暴躁。
15.《昆虫记》和《海底两万里》,一本是科普名著,一本是科幻巨作,二者的主题有相似之处,而又各具鲜明的艺术特色。请按要求完成下表。
书籍 | 《昆虫记》 | 《海底两万里》 |
主题 | ①_________ | 追求自由与理想,对自然和对生命的热爱 |
艺术特色 | 以人性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 | ②_________ |
示例 | 作者常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还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如蝉在地下忍受四年的黑暗,然后在短短两个星期的生命里尽情地歌唱,从蝉的身上我懂得了③_________。 | 作品以超凡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幻瑰丽的海底世界和奇幻惊险的海底之旅。书中的深海潜艇、④_________等幻想,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科学预见,现在都已成现实。 |
阅读《昆虫记》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②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③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④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17.从选文可看出蟋蟀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18.小语和小文完成了《以真实为要素的非虚构作品读书报告》,请你结合阅读体验,完善报告。
篇名 | 《红星照耀中国》 | 《昆虫记》 |
体裁 | 纪实作品 | (1)_________作品 |
走进真实内容 | (2)_________ | 真实再现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
理解真实内涵 | 不屈不挠的精神 | (3)_________ 的科学精神 |
19.下面对《昆虫记》的介绍中哪一条不符合该书的内容及特点?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理由。
A.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人类的历史。
B.绝大多数章节是以一种昆虫为主。
C.被认为是科学和文学的完美结合。
…………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知识。
B.《红星照耀中国》更名的原因是为了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
故选B。
2.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C.“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错误,应是“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