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01-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75578

模拟卷01-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2024-05-09 七年级下册 0 83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 模拟卷01-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盐城专用)

第一模拟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本题8分)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6)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以抒发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题1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①中国人用筷子进餐至少将近有3000年的历史。筷子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   ),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受到我国影响,筷子文化也 fú shè到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国家。

筷子最初叫“箸”或“梜”,到了宋代才开始有“筷子”的称呼。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对于行船的人更是讳言,所以古人便反其意改“住”为“快”;加之筷子多以竹子为材料,所以又在“快”字上冠以“竹”字头而名“筷”,②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

民以食为天。轻便灵巧的筷子被人们餐餐使用,③筷子文化逐渐消散在中国人的血液里。中央电视台曾拍过一个主题为“筷子”的春节公益宣传片,④通过八个家庭在除夕不同地域使用筷子的故事,揭示了筷子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特有的rén qíng shì gù,令人感动。

方寸之中有乾坤。小小的筷子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说它是饮食文化的“中国符号”,也是(   )。

(1).(2分)下列依次给文中加点的两个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huì zǎi                   B.huì zài                   C.wěi zǎi                   D.wěi zài

(2).(2分)下列依次对文中两处注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幅射 人情世故                                         B.辐射 人情是故

C.辐射 人情世故                                         D.幅射 人情是故

(3).(2分)下列依次在这段文字括号里填入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标新立异        名副其实                           B.标新立异        名不虚传

C.独树一帜        名不虚传                            D.独树一帜        名副其实

(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改为“中国人用筷子进餐至少将近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

B.②改为“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

C.③改为“筷子文化逐渐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D.④改为“通过在除夕八个家庭不同地域使用筷子的故事”

(5).(2分)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箸”与“住”谐音,

②不符合人们祈望兴旺发达的民族心理,

③古人讲究忌讳,

④故谓不吉利之语,

⑤听着有“停滞不前”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           B.①⑤④③②           C.③①⑤②④            D.③①⑤④②

3.(本题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皇帝的新装》是丹麦安徒生的名作,代表作有《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C.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像家君、贤弟、愚兄等是谦辞,尊君、令堂、高邻是敬辞。

4.(本题5分)七年级(1)班要举行“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都在为此积极准备。

(1)(2分)为了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大家搜集了不少古代这方面的故事,下面是你的同桌搜集到的四个故事,你觉得哪个故事不恰当,请你指出,并陈述理由。________

A.子路百里负米    B.孟母三迁教子    C.老莱子戏彩娱亲    D.王祥卧冰求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班里要举行“孝亲敬老”传统文化故事展示会,班长要你当主持人,你拟写了这样一段开场白(要求不少于3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古诗文阅读。

(本题5分)阅读下面两首乐府民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木兰诗(选段)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乙】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2分)关于【甲】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选段简略地交代了木兰从军前的准备过程和奔赴战场的心情。

B.“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个句子可翻译为:(木兰)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C.“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两句夸张地写出了木兰行军速度快,暗示军情紧急。

D.“不闻……但闻……”两句以复沓的手法,反复吟咏,一唱三叹,刻画了小女儿的细腻情思。

6.(3分)北朝民歌音韵和谐,语言明白如话,但艺术概括力极强。请结合【甲】【乙】两诗加点词语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13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昔汝南有人,于田中设绳罾,以捕獐而得者。其主未觉,有行人见之,因窃取獐去。犹念取之不俟其主,有鲍鱼,乃以一头置绳罾中而去。本主来,于罾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村里因共而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转多奉之者,丹楹藻棁,钟鼓不绝。病或有偶愈者则谓有神行道经过莫不致祠。积七八年,鲍鱼主后行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主曰:“是乃吾鲍鱼耳,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五·神二十五》,有删改)

【注释】①汝南:今河南境内。②罾(zēng):网。③共:通“供”,供奉。④丹楹藻棁(zhuó):指给柱梁涂上朱漆或彩色。⑤致祠:供拜。

7.(2分)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______  (2)因窃取獐去:__________

8.(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行人见之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B.犹念取之不俟其主  无案牍之劳形(《附室铭》)

C.乃以一头置绳罾中而去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D.后转多奉之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9.(4分)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乃吾鲍鱼耳,何神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病 或 有 偶 愈 者 则 谓 有 神 行 道 经 过 莫 不 致 祠 焉

11.(3分)【甲】文中讲学家“闻之笑曰”的原因是A__。【乙】文中村里“共而置屋立庙”的原因是“B__”。【甲】【乙】两文阐述了一个共同的道理: C__。(AC两处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B处请用原文回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杜鹃花一样绽放

徐光惠

①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是我生命中最难熬也最难忘却的一段记忆。

②那年,我所在的单位改制裁员,我成了下岗工人。半月后,父亲又突患疾病猝然离世。意外的双重打击折磨得我憔悴不堪。

③朋友说:“小惠,咱们去金佛山走走吧!”我却提不起兴致,她们不由分说,将我架上车。

④车子进入南川境内,在狭窄的山路上蜿蜒前行,一路颠簸,终于来到全佛山“生态石林”。它造型奇特,规模庞大,如一片浩瀚的石海。坚硬的石头上生长着一棵棵鲜活的树木,根须深深扎进石头缝顽强地生长。“树缠石,石抱树”,树与石相依相存,远看是树近看是石,分不清是林海还是石海,冰冷的石头变得温情灵动,充满活力。

⑤暮春的金佛山,风有些凉,太阳光斑驳地洒在小路上。山间雾气氤氲,脚下溪流淙淙,耳边不时传来小鸟“啾啾”的欢叫。走着走着,不经意地抬头,竞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刹那间迷了双眼。

⑥错落有致。低处的杜鹃于草丛间温婉绽放,高处的杜鹃冲破丛林傲然挺立。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粉红似玉,红艳如霞。站在山,云海缭绕起伏,山间苍恋叠翠,满山杜鹃如天然锦缎,摄人心魂。

⑦我们在山脚下一处“如霞人家”的小院住下,房间不大,用木头修葺而成,干净、整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接待了我们,她说:“我叫如霞,有事就叫我,我准备晚饭。”

⑧四周很静,厨房顶上炊烟袅袅。院子墙角处,一大杜鹃花开得正艳,红彤彤的,无拘无束,热烈奔放,一朵朵花儿铆足了劲儿,争先恐后向上攀爬,挤挤挨挨,交头接耳,显现出自然朴素的美。

⑨“这花开得真艳,好养活吗?”我问如霞。“金佛山的杜鹃花生命力特别旺盛,年年常开不败,象征着爱与幸福。”如霞笑着说。杜鹃花不与百花争艳,默默开在山间、角落,顽强生长,认真地开出灿烂的花朵,给人们带来爱与幸福,一股暖流在心中充溢。

⑩后顿觉暖了许多。“就你一个人打理这个旅店吗?”我问她。

⑪“我家在山上,丈夫瘫痪在床,家里有个儿子五岁,年迈的婆婆身体不好,每年旺季我就来这里挣点钱,冬天就回山上。

⑫“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小旅店挣不了多少钱,不敢请人帮忙,不过我还扛得住,丈夫治病要花钱,儿子大了,我想让他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她笑着说,看不到半点忧伤。

⑬我点点头:“嗯,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我对地说,也对自己说。

⑭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那杜鹃花跟前,每朵花儿都昂着头,迎着初升的太阳神气得不得了。一缕风吹过,散发出淡淡芬芳。

⑮我们向如霞告别,车子开动,我回头,她披一身霞光朝我们挥动双手,依旧一脸笑容,自然、淳朴。_________。

(有删改)

12.(4分)根据文章内容,将“我”的经历及心情补充完整。

(1)_________——看到杜鹃花海,无比震撼——(2)_________——告别如霞,坦然面对苦难

13.(4分)请按要求赏析任选一句话。

(1)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粉红似玉,红艳如霞。(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朵花儿都昂着头,迎着初升的太阳神气得不得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5分)请在文章结尾处横线上加一个句子,起到画龙点睛、照应题目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5分)理解文章标题“杜鹃花一样绽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

①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②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④“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⑤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⑥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虎妞给他冲了碗姜糖水,他傻子似的抱着碗一气喝完。喝完,他钻了被窝,什么也不知道了,似睡非睡,耳中刷刷的一片雨声。

16.(3分)第①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3分)“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从这句对坐车人的描写并结合文段,想象当时坐车人的内心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3分)原著中这一章的结尾这样写道:“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结合文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

19.(本题50分)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每一个转折点都会有导师的引领,他或许是你的亲人,或许是你的老师, 或许是你的朋友,或者是一个陌生人……他们当时做的事、说的话,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以“成长路上的导师”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①写真实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

参考答案

1.江春入旧年     夕阳西下     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为师矣     不舍昼夜     静以修身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矣、昼、与、随、郎。

2.(1).B    (2).C    (3).D    (4).C    (5).C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讳言(huì yán):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

承载(chéng zài):承受支撑物体。

故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模拟卷01-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557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