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02-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75581

模拟卷02-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2024-05-09 七年级下册 0 63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 模拟卷01-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盐城专用)

第二模拟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本题8分)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诗文名句。

中华文化精深广博,晋代陆机《文赋》中曾言“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士别三日,__________”,表示学习进步一日千里;“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展现战场环境艰苦恶劣;“我亦无他,__________”,揭示道理,熟记于心。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字里行间透出世间百味:我们能从“_________,明月来相照”中,感受王维隐居生活的惬意美好;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和“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中,感知李白、岑参漂泊在外的无尽乡思;还能从“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中,感悟草木对春将逝去的留恋之情。

2.(本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瘁 ,以己之力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她)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rú皆知。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当之无愧英雄,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锋芒毕露

(1)(2分)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写出拼音对应的汉字。

亘(     )古不变    妇rú(     )皆知

(2)(2分)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               B.锲而不舍               C.当之无愧               D.锋芒毕露

(3)(2分)语段中划“    ”的“从”“因为”“都”“英雄”这四个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连词   介词   副词   名词                          B.介词   连词   副词   名词

C.连词   名词   介词   代词                           D.介词   副词   代词   连词

(4)(4分)小盐和小齐读了《木兰诗》之后,决定通过想象演绎一段木兰的战场生活,展示中华儿女的战斗精神,他们一起拟写课剧本第一稿,文稿部分摘录如下:

环境:风悲日曛,战旗猎猎,刀光剑影。

(木兰跃上战马,挺剑疾奔。此刻将军正被敌军包围,木兰冲进重围,奋力打退敌军。)

将军(大喊):壮士英勇,多谢救命之恩!

木兰(跳下战马扶住将军):卿不必言谢,杀敌卫国本是我们共同的职责。

将军(悲叹):征战多年,总想国泰民安早日回家团聚,可恨有人屡屡挑起事端燃起硝烟。

木兰(悲壮地):一朝辞别爷娘,就已经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希望我的热血可以换来家国安宁!

一时间,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只闻山河呜咽……

你阅读了这段文字后,告诉他们“卿”的称呼是用错的,因为“卿”是① ______________ 的称呼。小齐不能确定“马革裹尸”这个成语是否用对了,请说出你的观点:② ______________。小盐认为“只闻山河呜咽”这种抒情方式似曾相识,小齐认为它同下面的③ _________句一样,理由是④ ___________________。

抒情方式:

A.我们祖国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B.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3.(本题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④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⑤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4.(本题5分)班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3分)【读图】观察下面这幅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拓展】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00后”孝顺观有了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古诗文阅读。

(本题18分)【甲】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①通:能当官。理:道理。②渔歌:隐士的歌。《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而言。”

【乙】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吟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注:①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雊,野鸡鸣叫。②因驮黄檗(bò)人往:借驮黄檗的人前往之便(带这封信)。因,凭借。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茎内皮为黄色,也可做染料。③不一:古人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

5.(3分)小江在读【甲】诗时,因书籍沾污,诗中□处有个字不清晰。请你为小江选择合适的字,并说明理由。

①空    ②只

我选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故山殊可过(         )         (2)辄便往山中(          )

(3)与山僧饭讫而去(         )     (4)白鸥矫翼(          )

7.(2分)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夜 登 华 子 冈 辋 水 沦 涟 与 月 上 下

8.(4分)翻译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是中有深趣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分)王维在写给张少府的诗和给裴迪的书信中都有怎样的内蕴?请结合内容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18分)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有幽兰

秦和元

①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特别的新春佳节。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这可爱的小精灵,究竟在等待什么呢?

②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我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挤进来,阳光吻在花叶之上。兰花微笑着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

③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去寻。

④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斓,踩在上面松松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挂满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攀岩,探险,跨越泉溪……

⑤“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从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

⑥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它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它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

⑦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其实,我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

⑧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选一个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将红土砖碎渣混合颗粒泥炭,作为栽培的基质垫底,连同大洪山带回来的腐殖土,把野生兰花妥妥地栽入盆中,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

⑨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正气也;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董必武同志诗云“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是养气。

⑩现在,这馥郁的清香,蕴涵着淡雅的诗意,叫人迷恋,令人沉醉。

⑪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之躯,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

⑫兰花生幽谷,教我耐得住寂寞。这段日子,兰花是我身边最鲜活的事物,每一次俯下身来仔细观赏,它都会帮我置换心境,让我把自己想象成空山中的另一种幽兰——长在幽谷人未知,独有风韵静自开,它让我在焦躁不安时,忽然变得气定神闲。

⑬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我所住的不远处就是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的重危患者。我知道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但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在有限的空间内,读书、写作、锻炼身体。白天,我与兰花同呼吸;夜晚,我与兰花共剪影。此心安处是吾乡。

⑭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给我迎来春光的意志和信心。

⑮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重阳的第二日。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0.(4分)请细读文章第(3)-(14)段,根据提示梳理有关情节。

寻兰——_______________——挖兰——_______________——赏兰

11.(3分)“幽兰是我的好朋友”,疫情期间给了“我”哪些“心灵慰藉”?

                                                                                                                                                                                            

12.(6分)品析语言。

(1)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挤进来,阳光吻在花叶之上。兰花微笑着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从修辞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攀岩,探险,跨越泉溪。(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分)请联系全文谈一谈对“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本题9分)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独角鲸似乎一动不动地待着。也许,它游了一天,现在睡着了?任由波涛的颠簸?这可是个大好时机,法拉格特舰长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舰长下达了命令。“亚伯拉罕·林肯”号谨慎地缓缓靠近,以免惊动了对手。在海上,趁鲸鱼熟睡而将其捕获是常有的事。内德·兰德就曾不止一次地捕捉熟睡的鲸鱼。这个加拿大人现在又攀上艏斜桅支索,待在自己的岗位上了。

舰船悄悄地接近那头动物,在距离它两链处关机,依靠余速滑行着。全船的人都屏声敛息,甲板上一片沉寂。离那炽热的光源一百米时,那亮光更加强烈,刺得大家的眼睛都睁不开。

这时候,我正伏在艏楼的护舱板上,看着下方内德·兰德正一手钩着斜桅杆前的支索,一手举着他那极其锐利的捕鲸叉。他与那头静止不动的动物相距不到二十尺。

突然,他胳膊一甩,捕鲸叉扔了出去。只听见那捕鲸叉像是碰到了坚硬的物体,发出清脆的响声。

电光突然熄灭,两股巨大的水柱像龙卷风似的直射“亚伯拉罕·林肯”号甲板。人们被冲得前仰后翻,缆绳也被冲断。

在这可怕的水柱冲击下,我被从护舱板上冲了下去,还没来得及抓住什么东西,就被冲进了大海。

14.(3分)根据相关知识填空。

“亚伯拉罕·林肯”舰船的国籍是:___________;文中“我”的名字是:____________;文中的“独角鲸”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

15.(3分)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全船的人都屏声敛息,甲板上一片沉寂。”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请结合《海底两万里》的相关内容,简要说说“我”被冲进大海后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17.(本题50分)写作。

只要用心地去看、去听、去想,我们就能在山川溪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中得到心灵的共鸣,在衣食住行、待人接物、阅读写作中获得做人的启迪。

请以“我与_______在一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自选一个角度,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

参考答案

1. 即更刮目相待     朔气传金柝     惟手熟尔     深林人不知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双袖龙钟泪不干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朔、柝、熟、闻、柳、袖”这几个字的写法。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模拟卷02-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558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