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3日
资源编号 10348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5-08-03 七年级下册 0 77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省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省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①仰望星空,我们的“飞天梦”正逐步实现。看,“嫦娥”探测器轻盈地降落在月球表面,带回神秘土壤;“天问”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探索红色星球的奥秘【甲】更让人自豪的是,我们自己的“天宫”空间站已经建成,宛若一颗【乙】的明珠,稳稳镶嵌于hào hàn的苍穹。

②俯瞰大地,________________。zòng横交错的高速铁路上,“复兴号”列车像银色的闪电飞速穿梭,将遥远的城市紧密相连。辽阔wèi蓝的天空中,国产大飞机C919以密集航线与高频航班织就“空中走廊”,让出行更高效。

③总之,科技不仅拓展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边界,还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要让科技助益人类的发展,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1.根据拼音依次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甲】【乙】两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晶莹剔透                              B.【甲】。【乙】璀璨夺目

C.【甲】;【乙】璀璨夺目                              D.【甲】。【乙】晶莹剔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加点的三个短语结构完全不同。

B.根据上下文,第②段画线处可以填写“我们的出行正日益便捷”。

C.第②段“空中走廊”生动地写出国产大飞机让城际交通更方便。

D.第③段画线句运用关联词“不仅……还……”,强调科技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之大。

4.班级开展古诗文名句梳理活动,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精神品质 诗句 出处
乐观自信 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
_________ 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目光长远 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积极进取 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杜甫
洁身自好 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周敦颐

5.班级开展“科技之光”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小语一起参与策划。

(1)设计项目

小语:我想到了“科技成果展览”“科学家精神讲座”两个活动安排,你有什么想法?

你:还可以设计“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项活动。

小语:很好!不仅紧扣“科技”主题,还能激发大家的实践兴趣。

(2)拟写标语

你:我准备了一则活动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真棒!语言简洁,既突出科技主题,又巧用修辞,感染力强。

(3)精选对联

小语:我搜集了几副对联用于布置讲座活动的会场,但是不小心把它们搞混了,我记得赞颂“核武泰斗”邓稼先的上联是“赤子情怀,越洋跨海,一片丹心酬故土”,你帮我找一下它的下联。

A.民族英雄,浴血沙场,满腔热忱卫山河。    B.矢志攻坚,荒漠隐身,火箭腾空惊世界。

C.书生意气,晨昏求索,十年磨剑破长空。    D.丈夫肝胆,隐姓埋名,两弹功勋耀中华。

你:我觉得应该是(     )句。

二、阅读理解(66分)

(一)(6分)

6.阅读北宋强至的《五路岭》,完成下题。

一径高盘十里余,人心马足厌崎岖。

只凭顽石专为险,不识青云自有衢

地气难通树多瘦,阳晖应近草先枯。

我行方欲奋遐跖,顾尔安能碍坦途。

【注】①《五路岭》是诗人任浦江(今浙江金华浦江县)县令期间所作。②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③遐跖(zhí):远足。④顾:看。

学校文学社团拟将本诗拍摄成短视频,请根据表格提示,将视频拍摄脚本补充完整。

《五路岭》短视频拍摄脚本
镜头 音乐风格 画面内容 拍摄意图
首联

颔联

缓慢沉重 备选项:

A.优美抒情

B.欢快活泼

C.沉重悲伤

D.激情四溢

山路蜿蜒曲折,乱石遍布,疲惫的旅人牵着倦怠的马匹前行。 着重表现路途的艰险和前行的艰辛。
颈联 沉重悲伤 _________ 强调自然环境的恶劣。
尾联 _________(填选项) 旅人目光坚毅、昂首挺胸,步伐坚定地向前迈进。 _________

(二)(16分)

阅读以下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乙】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向;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方家:行家。②指爪:指甲。③缕悬:用丝线悬挂。④纩(kuàng):新蚕丝。⑤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⑥芥子:植物的种子,喻指微小的东西。⑦原:推究。

7.解释下列加点字。

(1)持就火炀之(       )         (2)字平如砥(       )

(3)不全南也(       )            (4)缀于针腰(       )

8.对以上两篇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介绍详述制字、排版、印刷等工序,突出这一印刷术“活”的特点。

B.【乙】文介绍磁石指方向的特性,指出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的结果完全不同。

C.【甲】文反映古人的创新精神,【乙】文展现古人观察的细致。

D.两篇文章语言简洁,条理清晰,画线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9.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其中有磨而指北者

10.翻译句子。

(1)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

11.补全你和小语阅读两篇文章后的对话。

小语:两篇文章旨在表现古人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的研究和探索,但《方家以磁石》的最后一句话“莫可原其理”,显得古人缺少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应该删去。

你:我不这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10分)

12.结合本学期整本书的阅读,聚焦“逆境和成长”主题,完成下表中的批注和笔记。

摘抄 批注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祥子完全入了辙,他不比别的车夫好,也不比他们坏,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这么着,他自己觉得倒比以前舒服,别人也看他顺眼;老鸦是一边黑的,他不希望独自成为白毛儿的。

——《骆驼祥子》

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暗示祥子面对困境,打算随波逐流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整个”“全部”“都”三个词语让我感受到了

_________。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要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价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下文写到保尔_________,可见,他是一个知行合一、意志顽强的人。
笔记:在人生的沙漠里,祥子活成了沙,保尔活成了仙人掌。他们不同的人生走向,启示我们这样看待逆境与成长的关系:_________ 。

(四)(12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通过AI技术让学生看到自己未来理想职业模样的视频在网络备受关注。以前,孩子们在作文中用文字勾勒未来,那些闪耀的梦想始终停留在想象的云端。而如今,AI技术化作一支神奇的画笔,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的画面。平时腼腆的孩子,看着屏幕上的“教师形象”笑个不停;活泼好动的男孩,盯着“消防员造型”目不转睛;可爱的小姑娘走向“T台”,在A镜头里,未来的镁光灯早就在她眼里亮起……AI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成为了“梦想孵化器”。

(摘编自2025年6月3日“南康教育体育”公众号)

【材料二】

教育用户关于AI+教育的观点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材料三】

①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走进校园引惊叹,AI(人工智能)挤进新课表……AI会如何重塑教育?会让学生更优秀吗?

②AI进课堂,______________。“李白您好,有人说您是看见了老者将铁棒磨成针后发奋努力的,这是真的吗?”“您在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时是怎样的心情?”在苏州一所学校的语文课上,老师借助AI技术“复活”了唐代大诗人李白,课堂气氛瞬间沸腾。学生们充满好奇,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学生们在AI的辅助下积极探索知识的海洋,传统课堂焕发出的新活力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高效。

③AI只是辅助,核心仍在师生情感连接。在南京一所学校,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引入AI一起创作少年探险家的故事。在制定故事提纲的过程中,AI提供不同角度的观点,启发学生跳出传统框架,探索更新颖的表达方式。在学习新兴技术的同时,学生也在老师带领下,探索技术与创作的平衡,巩固传统写作的人文价值。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学科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探索,也让孩子们多了互相启发的“学伴”,不仅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还培养了他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

④面对新技术,老师要“破壁”更要“护航”。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发展数字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战略任务,人工智能不是替代老师的对手,而是重塑教育的帮手,教师要以技术之智赋能教育之智,避免让技术使教学变得浅薄。同时要注意,AI对青少年的影响如规范不当,可能导致青少年主体性异化。比如,AI的精准回答容易影响青少年的自主能动性;AI在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帮助的同时,也可能剥夺青少年自主探索与选择的权利。

(摘编自2025年4月7日人民网)

13.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了AI技术,学生不再需要用文字勾勒、畅想未来。

B.从课堂借助AI“复活”李白进行教学的事例可见,AI可以取代教学。

C.南京一所学校用AI辅助创作的事例表明,师生间的情感连接仍是教育的核心。

D.AI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会让教学浅薄,剥夺青少年自主探索权利。

14.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15.请在【材料三】第②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16.有网友在【材料一】新闻下留言:“用AI教育孩子?别搞笑了,教育还是得靠真人老师”如果你是该公众号的小管理员,请结合以上材料进行回复。

(五)(22分)

阅读葛竞的《珍贵的月壤》,完成下面小题。

①“各号注意!根据飞控现场决策,钻取采样开始实施!”

②在邓湘金(“嫦娥五号”探测器采样封装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的指挥下,钻头扎扎实实地扎在月球表面,一点点向下深入。邓湘金目不转睛地盯着实时画面,转眼间就过去了12个小时,此时,钻头已经顺利深入月表下1米——这是预计深度的一半。

③然而,与航天任务相伴的是风险与不确定。此时,一个声音将所有人推向新一轮的旋涡。

④“报告,钻头无法继续深入!”

⑤“开始回转切削!”

⑥“报告,回转切削无效!”

什么?邓湘金和彭兢(嫦娥五号探测系统副总设计师)瞪大了双眼,随后双双陷入了沉默。钻头无法深入,就是碰到了更加坚硬的岩石,一般情况下,令钻头进行回转切削就可以排除障碍,但是这次并没有解决问题。

⑧“请问指挥员,是否启用冲击电机?”

⑨“等等,再等等……”

⑩由于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普通电机装置无法对在月球表面工作的钻头施以有效的推动力。针对这样特殊的重力环境,科学家们研发了适用于月表的冲击电机。当钻头遇到大块岩石无法深入时,就启动冲击电机施加压力,使其继续向下。然而,伴随着强劲动力而来的是不可小视的振动。如果振动幅度过大,则会导致已经收集好的月壤样品从收纳囊中抖出,如此一来,之前的一切工作都将付诸东流。

⑪邓湘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查看钻头深入月表的画面数据,心里不断重复着那条准则:冲击电机是本次钻取任务的最后手段,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能启用。

⑫这是重大利弊之间的权衡。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留给钻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控制大厅里的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最终决策。经过深思熟虑,邓湘金终于给出指令:“启动冲击电机。

⑬“收到!启动冲击电机!”彭兢立刻会意,展开针对冲击电机的指挥工作。

⑭“加长冲击时间!继续冲击!”

⑮“进了1毫米!”

⑯“再试一次!”

⑰经过反复尝试与不懈努力,“嫦娥五号”探测器终于获取了令人满意的月壤样品,现场决策团队也宣布了决议:“结束钻取!本次月面钻取任务圆满完成!”

⑱彭兢长舒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放了下来,邓湘金也为之感到兴奋。然而,这还不是最终的胜利,接下来的月表取样任务同样艰巨。

⑲“挖土”在地球表面似乎是一个再容易不过的动作,任何一个在街边玩耍的孩子都能轻松完成。然而,同样的事情放在月球表面就完全不同了。月球引力很小,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获取的月壤样品很可能会在倾倒回收时因摩擦力等原因而中途停止运动。不过,科学家们已经想出了对策——月球上的机械臂通过伸缩铲适度的抖动,使得挖取的月壤样品更好地运动,从而被顺利回收。

⑳“机械臂铲取月壤。”

㉑“机械臂抬升!”

㉒邓湘金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拇指关节在下巴上暗暗用力,似乎想将手上的力道传送到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上。

㉓“进行机械臂健康状态检查。”

㉔“注意,对伸展位置进行同步精准调整。”

㉕邓湘金与彭兢指挥着地面工程师们对正在月球工作的机械臂进行实时监测,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异常也逃不过航天人的眼睛。

㉖“各号注意,即将进行放罐步骤!”

大厅内瞬时鸦雀无声,所有人屏气凝神。

㉘放罐,是整个月面采样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本次取样任务的最后一道关卡。只有高精度操作,才能顺利将装满样品的采集罐精准平稳地放入封装器内。邓湘金深深吸了一口气,准备迎接这最后的挑战。

㉙“机械臂升至高点!”

㉚“放罐精调到位!”

㉛“实施放罐!”

㉜时间仿佛静止,大家紧紧盯着屏幕上的画面,机械臂一令一动,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地面上航天人的心,与大家的心跳同步。在大家的注视下,机械臂缓缓张开,采集罐一点点下落,最终精准地落入封装器内。

㉝“各号注意!‘嫦娥五号’探测器月面采样工作顺利结束!”

㉞大厅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发出了来自心底的欢呼。

…………

参考答案

1.     2.C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浩瀚(hào hàn):水盛大的样子;广大,漫无边际;繁多;现在广泛用于形容知识和艺术方面的博大精深;

纵横(zòng héng):竖和横;横一条竖一条的;形容奔放自如;奔驰无阻;

蔚蓝(wèi lán):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103480.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