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0 课外文言文阅读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阅读《雪夜访戴》,与小龙组一起学习《世说新语》中精简传神的写人手法。
雪夜访戴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②。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③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猷:王羲之的第五子。②戴安道:东晋时的隐士,③造:到。 |
1.小龙对本文重点词汇做了梳理,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文言词汇整理表 | ||
文言词汇 | 方法借鉴 | 字词释义 |
经宿方至 | 课内迁移法:去后乃至 | ① |
眠觉 | 语境推断法:夜大雪,眠觉,开室…… | ② |
人问其故 | 参考成语法:无缘无故 | ③ |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 查找字典法:①靠近;②到,从事 | ④ |
2.本文语言极其简练,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请参与完成小龙组的研读札记。
简练的语言,传神的形象之研读札记
①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②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 而返,何必见戴?” |
(1)请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结尾只简单地写到“王曰”,并没有任何修饰语,请你展开想象,设计王子猷说话时的神态或动作,并说明理由。
|
3.对于王子猷雪夜访戴而不入门的做法,文中有人持不理解态度。你认为谢太傅对这一行为会做如何评价呢?请结合本文与《咏雪》的具体内容,进行推测。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子敬骄人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③旁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④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选自《世说新语•简傲》)
【注释】①王子敬:官员,名门望族。②顾辟疆:吴郡人,他的花园,池馆林泉之盛,号吴中第一。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④伧:粗野,鄙陋。⑤箸:这里相当于“之于”。
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而 王 游 历 既 毕 指 麾 好 恶 旁 若 无 人。
5.“燕”字在《古代汉词典》中有以下四项释义,选文中“值顾方集宾友酣燕”中的“燕”意思是( )
A.燕子,一种鸟类 B.接近、亲近 C.通“宴”,宴饮、宴请 D.周代诸侯国国名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7.文中顾辟疆对王子敬的行为“勃然不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王子敬傲慢失礼、轻视他人,最终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名士风度,他的行为让我们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从选文结尾顾辟疆将王子敬“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与《陈太丘与友期》的“远方入门不顾”中感悟到了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不敢谩语
司马光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光父适见,诃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注】谩(mán):欺骗;蒙蔽。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女兄去( )
(2)一婢子以汤脱脱之( )
(3)女兄欲为脱其皮( )
(4)光父适见( )
10.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女 兄 复 来 问 脱 胡 桃 皮 者
11.翻译下面句子。
光自是不敢谩语。
12.文言文阅读。
童子戏蝎
管子客①商丘,见逆旅②童子有蓄蝎为戏者。问其术,曰:“吾捕得,去其尾,故彼莫予毒③,而供吾玩弄耳。”索观之,其器中蓄蝎十数,皆甚驯。投以食则竞集④;撩之以指骇然纷起窜。观其态,若甚畏人者然。于是童子大乐,笑呼持去。客谓管子曰:“得是术也可以御⑤恶人矣。”
(选自《寓林折枝》)
【注释】①客:旅居在外。②逆旅:旅店。③莫予毒:“莫毒予”的倒置,意为不能毒害我。④集:聚拢。⑤御:抵挡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撩 之 以 指 骇 然 纷 起 窜。
(2)观察图片信息,结合阅读经验,解释加点词。
①问其术
②投以食则竞集
③笑呼持去
(3)文言语言精妙,值得玩味。按要求完成下面各小题。
①文中画线句童子的话,你认为适用哪种语气来说?请简述理由。
②文中“观其态”前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境推测主语是( )
a.管子 b.童子 c.客人 d.蝎子
③结合文末最后一句,说说管子从中获得的启示。
13.阅读《颜氏家训》,回答问题。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科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选自《颜氏家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皆须爱护 _________
②读书未竟_________
③人不厌其求假焉 _________
④故无损败 _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2处)
或 有 狼 藉 几 案 分 散 部 帙 多 为 童 幼 婢 妾 之 所 点 污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
(4)假如江禄问你借书,你会借给他吗?为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14.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雅量篇联读
(一)嵇中散临刑东市①,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②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二)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③不得住。
(三)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①东市:指刑场。②靳固:吝啬固执。③跌荡:摇晃跌倒。
(1)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例句 《古代汉语词典》部分义项
①《广陵散》于今绝矣( ) A.断绝 B.横渡 C.非常 D.死亡。
②文王亦寻悔焉( ) A.寻找 B.使用 C.沿着,顺着 D.随后,不久
③书亦如故( ) A.所以 B.故意 C.从前,原来的 D.缘故、原因
④看书竟( ) A.竟然 B.终于 C.从头到尾 D.终了、完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②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3)简要分析三篇选文在刻画主要人物写法上的共同点。
(4)三则故事均出自《世说新语•雅量》,请结合三则故事内容探究雅量的内涵。
阅读以下这则故事,完成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歆辄难之:华歆感到为难。②宁可以急相弃邪:怎么可以因为事态的紧急而抛弃他们呢? |
15.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作者是如何表现华歆德行的?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7.如果初中《论语》读本要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配一个故事以阐释其内涵,你认为这个故事适合吗?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18.活动中,你所在小组搜集了《论语》中关于“君子”的部分语录(如下)。请认真阅读,完成学习任务单。
【资料夹】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②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③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外在修饰,质:指质朴的内在,野:粗野,史:虚浮。) ④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敬而无失:做事严肃认真,不出差错)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戚戚:忧愁的样子) 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⑦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⑧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君子之风”综合性学习任务单 | ||
学习任务 | 任务要求 | |
识义 | 课内迁移 | (1)君子易事而难说也:_________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查阅字典 | (2)君子喻于义:_________ A.明白 B.比喻 C.表达 | |
语境推测 | (3)文质彬彬:_________ | |
翻译 |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分析 | (5)分析上述【资料夹】中相关语录,简要说明君子应具备的品质。
|
19.文言阅读。
【甲】
A.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虽之夷狄③,不可弃也。”(选自《论语•子路》)
B.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选自《论语•公冶长》)
【乙】
华歆与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④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⑤?”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恭:端庄恭敬。②敬:严肃认真。③夷狄:边远蛮荒之地。④辄:立即,就。⑤邪:通“耶”,语气词“吗”。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 组词法(如:“择其善者而从之”中,“择”意为“选择”) |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成语推断法:玉石俱焚、二罪俱罚 | |
王欲舍所携人 | 课内迁移法:“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
遂携拯如初 | 字典查阅法:①顺心;称意②成功③于是 | ( )(填序号) |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始 吾 于 人 也 听 其 言 而 信 其 行 今 吾 于 人 也 听 其 言 而 观 其 行
(3)《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阅读【乙】文,请结合情境,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动作。
①朗( )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②歆( )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4)【乙】文结尾“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请联系【甲】材料中的A或B,结合【乙】文,分析谁优谁劣。
阅读《论语》中的下列语录,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友便佞③,损矣。”(《论语·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④子曰:“由,诲女④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⑤也。”(《论语·为政》)
⑤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注释】①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便佞: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④女:同“汝”,你。⑤知:同“智”,聪明。⑥亡:同“无”。
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
(3)诲女知之乎_________
(4)日知其所亡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2.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章号 | 内容 | 主张 | 章号 | 内容 | 主张 |
第①章 | 择师之道 | (1) | 第③章 | (3) | 学思结合 |
第②章 | (2) | 交益友,拒损友 | 第④章 | 学习态度 | (4) |
2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⑤章内容的理解。
…………
参考答案
1.①到 ②睡醒 ③原因 ④靠近(选①也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1)句意:经过一夜才到。至:到。(2)句意:他从睡眠中醒来。觉:睡醒。(3)句意:有人问他为何这样。故:原因。(4)句意: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就:靠近。
2.(1)【示例】“即”是就的意思,写出王子猷偶然想到戴安道就马上乘船找他。“方”是才的意思,经过一整晚才到,写出路途之遥远。结果到了门前没进去就返回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王子猷的洒脱、随性的个性。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