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第9课 追忆童年岁月 感悟成长滋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基础巩固
学习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班级计划开展“致敬鲁迅先生”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小语摘抄了课文中的一段,想在活动中和同学们分享。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签赏,这是荒园,____(人迹罕至 销声匿迹),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琢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1.(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觅食( ) 系一条长绳(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3)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2.下面文字是小文在“致敬鲁迅先生”的活动中写的学习体会,请你帮助修改完善。
___。他热爱生活。他调皮地存活于艰难竭蹶之中,跟反动者打“堑壕战”,跟生活快快乐乐地捉迷藏,对儿子和爱人仍十足地关爱,甚至还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感情,才是十足的鲁迅先生,尽管先生的感情深沉而静默。现实中我们也会碰到各种不如意,有什么可怕呢?像先生一样去确定和选择目标,去汲取和迸发力量,才是正道。
(1)画线语句有一处语序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2)填写在文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并不因生活的困苦和环境的严酷而颓废
B.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是十分顺利的
C.反动者总是要与鲁迅先生作对,不让他过得好
3.活动中,小科分享了自己所知道的“鲁迅小知识”。请你找出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鲁迅一生都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杂文集就有大约二十多部。
B.百草园本来只是一个蔓草丛生、人迹罕至的极普通的园子,因而在童年鲁迅的眼中,则是“我的乐园”。
C.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在少年时代也曾有在百草园捕鸟的童真童趣。
D.鲁迅先生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不单由于他的文学创作,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
4.活动中,班级组织了《朝花夕拾》研读会。下面是同学们在读书笔记中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5.“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小天读到这儿也试着写对联,请你帮他用下面的4个词组组成一副对联。
花香 室雅 不在多 何须大
上联: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
6.三味书屋里的戒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让当时学生最怵的打手板“法器”。后来,随着新学的兴起,私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戒尺也随之而去。如今,网上又热销起戒尺,不少人认为这是“开历史倒车”。请结合下图(当下的戒尺),说说你的看法。
二、能力提升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②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③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1.选文第①段写了“我”在百草园中的哪些趣事?
2.选文第②段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3.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4分)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4.选文引用“美女蛇”的故事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三、素养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9分)
百草园的月色
张西武
①后院里,就是那个被先生浓墨重彩描绘过的百草园了。
②灰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洒下一片朦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树干,浓密的枝叶,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荚树”,还是缀满“紫红的桑椹”的桑树。草园里的花草,也辨不清哪儿是“碧绿的菜畦”,哪儿有“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的情态,更难以摘食“覆盆子”那“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一样的果实了。
③月色朦胧。我们这一帮从南方和北方聚拢到一起的先生的学生,现在都散立在月色朦胧的百草园里的草地上,听一位据说是鲁(周)家同族后裔的中年人介绍这座故园的今昔。他说一口绍兴的地方话,真是叫北方人大惑莫解,几乎一个字也听不懂。朦朦胧胧的百草园,朦朦胧胧的树,朦朦胧胧的花草,朦朦胧胧的鲁镇的地方语言……
④既然听不懂,我索性不听了,一个人到园子里去转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听到介绍的话,只是想到这儿来走一走、看一看,站那么一会儿,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满足了。
⑤是啊,百草园,我早就熟悉了,早就背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也就熟知这儿的一切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在我心中印下的这幅动人的百草园的图画,掐指一算,已近三十年了,今天晚上才得以漫步其境了。
⑥时值初夏,夜气温爽,听不到蝉鸣,也听不见蟋蟀的叫声。我漫步在草地上,自然地记起学习这篇课文时的情景。
⑦语文老师是一位刚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青年,热情极高,甘肃人,一口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却把课文朗诵得十分动人……我听着老师的朗读,脑海里却展开了另一幅图画:刚刚收割过麦子的南坡上,田块层叠的坡地上,麦茬儿闪闪发亮,塄坎上和坟地里,野蔷薇红的和白的花儿开得一片灿烂,野葡萄藤蔓一直攀缘到枸杞树梢上去,酸枣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那绿色或紫色的蚂蚱,总是悄悄地藏躲在酸枣棵子最稠密的枝杈里。我和小伙伴们,头顶艳阳,脚踩枣刺,整晌整晌地捕捉那可爱的生灵,忘了吃饭,忘了时辰,直到渴得舌头搅不动,头上无汗可流,也顾不得到沟底去喝一口泉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
⑧而当我从乡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楼上明亮的教室里,听陇音普通话朗诵“百草园”的时候,才一下子戳开了记忆的窗户,唤起对我的百草园——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无限丰富有趣的依恋。
⑨读先生的这篇文章的时候,尚在我的少年时期,人生的那个充满幼稚心理的时期,极易与它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
⑩当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园中时,已经是个顶秃而须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却一下子返回到了童年……
11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国的先生的百草园!
12哦!我的遥远的北方家乡的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
(选自陈忠实《我的行走笔记》,有删改)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5分)
不同情境下的“百草园” | 特 点 | 情 感 |
① | 朦胧 | ④ |
印在“我”心中的百草园 | ③ | 向往 |
② | 充满意趣 | ⑤ |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句子。(6分)
①灰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洒下一片朦胧的月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朦朦胧胧的百草园,朦朦胧胧的树,朦朦胧胧的花草,朦朦胧胧的鲁镇的地方语言……(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3.读到12段时,两位同学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说说你的看法。(3分)
语语:第12段多余,删去不影响什么,文章还更加精练呢!
文文:我觉得它对主旨表达有一定的作用,不可以删!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到了百草园的生活,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两篇文章所表达的不同情感。(5分)
…………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1)mì jì (2)签 鉴 琢 啄 (3)人迹罕至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人迹罕至:少有人来。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根据语境,应填“人迹罕至”。
2.(1)把“选择”和“确定”调换位置。(2)A
【解析】 (1)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语句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选择”,再“确定”。
(2)题考查句子衔接的能力。结合“他热爱生活”“他调皮地存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可知,文段的内容主要是“鲁迅先生并不因生活的困苦和环境的严酷而颓废”。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