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读依依往事 解依依情思——《往事依依》-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 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23日
资源编号 103190

第10课 读依依往事 解依依情思——《往事依依》-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 新教材)

2025-07-23 七年级上册 0 74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10 读依依往事 解依依情思——《往事依依》

一、基础巩固

七年级文学社开展“文学助我成长”主题活动,邀请同学参加。

【活动一:拟写创刊词】

文学是贮藏先人智慧的宝藏,①文学是展现蓬勃朝气的舞台。对文学的热爱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社刊《文心》的诞生。

优秀的文学作品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感悟人生,贴近真理,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chánɡ徉在浩miǎo的文学海洋中,我们张开想象之翼,随书籍寻访九州胜景;③我们纵览古今美文,听文字讲述岁月流转的故事

《文心》杂志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用笔墨雕镂着时代的印记,镌刻着文化的脉络。相信《文心》在我们的精心琢磨下,会焕发出炫目的光芒!

1.下面是小明同学对文段中的拼音对应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chánɡ应写作“倘”

B.miǎo应写作“渺”

C.“镂”应读作“lǒu”

D.“镌”应读作“juàn”

2.一位同学根据“读书”主题,找到了几个带有“书”字的词语,下列词语中的“书”字与“读书”的“书”意思相同的是( )

A.奋笔疾书 B.琴棋书画 C.鸿雁传书 D.博览群书

3.编辑组对创刊词进行润色,发现文中三处画线语句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其中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活动二:开展交流会】

甲同学:仅半个学期,文学社的同学们就创办出属于自己的刊物,我对同学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乙同学:《文心》如同一位智者,谆谆教导,引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启迪心灵,启迪智慧。

丙同学:在人声鼎沸的街道上,我翻开《文心》,那一行行文字犹如避风港,让我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

丁同学:我搜索枯肠地阅读了最新一期的《文心》,感受到了文学带来的乐趣。

4.为促进《文心》进一步发展,编辑组特设留言专区供同学们交流想法,同学们纷纷留言,以上留言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5.宣传组从同学们的投稿中选出了以下两幅书法作品作为海报。对于这两幅书法作品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作品为行书,笔画连绵,潇洒飘逸,体现阅读文学作品须有端正的态度。

B.甲作品为草书,结构简省,苍劲有力,展现出文学可助人获得成长的力量。

C.乙作品为楷书,笔画平直,严整端正,正如好的文学作品可启心智、正品格。

D.乙作品为隶书,笔画圆转,古朴典雅,表现文学能带给人诗意与美的体验。

二、能力提升

阅读《往事依依》,回答下列问题。

往事依依

于漪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④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⑤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⑦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文章以“年华似流水”作为首句。结合文章内容体会这句话隐含了作者哪些细微的情感。

3.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谈谈“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给你的阅读启示。

【链接材料】

①著名作家刘白羽说:“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②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三、素养拓展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1—5题。(14分)

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高秀花

①萋萋毛,又名小蓟。这种野菜极常见极普通,它的叶子满身全是刺,嫩时刺软,可以做菜。叶子的汁还可以止血。它开出的小花,也蛮漂亮。

②说起萋萋毛,我情不自禁想起一些往事。

③1954年,我10岁,和邻居女孩一块报名上一年级。那时我父亲已病逝,母亲独自拉扯三个孩子,还能支持我上学,真是不简单。16岁我参加初中考试,只考语文数学。分数考得挺好,可惜按当年规定,年龄超了,没能录取。

④我20岁那年,村里办教育,缺教师,让我教孩子们学文化。我跟孩子们一块学习汉语拼音,一些字词也得到熟悉和巩固。24岁结婚后,整天忙着干农活,把孩子们养大,供他们上学,教书和读书也就没再继续下去。

⑤多年后,孙女出生了,我到北京帮忙照看。我和孙女一起看书,由此又开始提笔写字。这时候已经是字认识我,我不认识字了。孙女上小学后,每天她回家写完作业,我就和孙女一起抄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抄了好多遍,有的都能背下来,还能默写出来。这让我很高兴、很充实,觉得生活更有意义了。

⑥近些年,儿子鼓励我写回忆录,说将来给孙辈们看,有意义。我说一个农村老太太,没什么成绩,也没什么功劳,有什么可写的?儿子说,种地养家糊口就是成绩,把孩子培养成材就是功劳,就写小事小人物,慢慢来,写一点是一点。我偷偷写了一些,自己藏着。后来儿子偶然看到了,很高兴,说太好了,虽然看着像白开水,可是挺真实挺有味道。他拣出一些成篇的发到网上,没想到这些自言自语的白开水小文章,得到了网友们的喜爱和支持。

⑦那之后,我写得越来越勤了。写事、写人、写物、写吃、写玩,庄稼、蔬菜、家畜、饮食、用具等这些我熟悉的东西,都写到文章里。几十年里,眼见的、耳听的、亲历的,用笔记下来,还不少哩。

⑧张嘴说容易,写在纸上对我来说可就难了。要么字不会写,要么句子不通。我自己查字典,老伴在网上给我查成语、查谚语。一篇文章一两千字,草稿写两遍,最后再誊清一遍,基本一个礼拜完成一两篇。除去做饭、吃饭、刷碗、打扫卫生,每个星期抽出一天去公园,其余的时间,我都花在笔头上。

⑨有事忙挺好。在写的过程中,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快80岁的老人,忘记了我已腰弯背驼,全身心投入。过去的事浮现在眼前,挺有画面感。不少事几十年后再端详,苦的淡了,好的存了。写出来是放下,说出来是安慰。我写的文章,是最简单、最实在的那种,一眼看到底。能保证的,是自己真实的记录,是真诚的念想。

⑩写字作文锻炼了大脑,还锻炼了手指灵活度。自己生活自理,活得有质量,不给孩子们添负担,也是福气。写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快,仿佛又回到了儿时上学的日子。

11儿子给我当编辑,录入、配图、发文,给我买了大字本词典,还准备了好多本子,嘱咐我不要为了节约写得太满,方便以后修改。老伴每次用毛笔书写标题,还拍了誊清的稿子,通过微信发给儿子录入修改。我常想,如果当年娘不让我去上学,如果村里不让我当老师,如果不和孙女一起读书写字,如果不是儿子鼓励我继续写,如果不是大家鼓励指点我,就不会有这些文字。

12一次,孙女玩耍时管家门口的小花叫“生命花”,我发现这名字取得好,于是我的小书就取名叫《生命花》了。这本小书印出来了,让我在如今这个好时代里活得更有趣味。牡丹花是花,萋萋毛也有花。经历了生命的苦,才体会日子的甜。草木用生命开花,我们用生命生活。不怕千辛万苦,只要希望在,美好就在,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1.梳理全文情节,分析“我”能够写成小书《生命花》的原因。(至少写三点)(3分)

2.品味语言,说说你对第⑨段画线句“写出来是放下,说出来是安慰”的理解。(2分)

3.分析文章标题“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的作用。(3分)

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语言朴实,可用文中“看着像白开水,可是挺真实挺有味道”一句形容其特点。

B.“我”的写作经历,体现了“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乐观的生活态度。

C.“我”写字作文的目的是锻炼大脑和手指,生活能够自理,不给孩子们添负担。

D.“我”的作品能得到网友们的喜爱和支持,是因为内容的真实和念想的真诚。

5.清朝袁枚有一首小诗《苔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本文结尾也提到了牡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这种写法的妙处。(3分)

…………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 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浩渺”指水 面辽阔无边。“雕镂(lòu)”指雕刻。“镌(juān)刻”指雕刻。

2.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读书”的“书”指装订成册的著作。A项,“奋笔疾书”指提起笔疾速书写。书:写字,记录,书写。B项,“琴棋书画”指弹琴、下棋、书法、绘画,泛指各种艺术技能。书:写字,记录,书写。C项,“鸿雁传书”指用大雁来传送书信。书:书信。D项,“博览群书”指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读依依往事 解依依情思——《往事依依》-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统编版 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10319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