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
苏州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20题,满分为13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丙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测试范围:第一、二、三单元。
5.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
1.下面是小丽同学在中秋节写的一篇随笔,请帮助她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9分)
静(mì)的月,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的脸庞,幽幽地照在树叶上,又轻轻地( )回来,把树点(zhuì),一片片,一点点,显得十分( )。温柔的银光一缕缕洒在路上,像母亲的手在( )着;她又溜进人的心里,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 (rùn)着,冰凉又轻快。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如此美好的月夜,我不忍心做其它的事。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我不想把它惊动,我怕这位美丽少女隐(nì)了。恬静的夜,恬美的月儿,这是上帝的宠儿。我在想:今夜,倒上一杯香茗,摆上一盘可口的月饼,静静地倚在窗台上,恰若置身于世外桃源。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①静(mì)_________ ②点(zhuì)_________ ③滋 (rùn)_________ ④隐(nì)_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反弹 秘密 抚爱 B.反射 神秘 抚摸
C.反弹 神秘 抚摸 D.反射 秘密 抚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阵风吹来,树影摇曳着,月光、树枝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一阵风吹来,月光摇曳着,树枝、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树影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成长路上少不了朋友的陪伴,朋友是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①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朋友会相聚也会分离,离别时就深深地思念,②________________曾写下“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品尝到“夕阳西下,⑤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⑥________________》)的孤寂愁苦,但对人生要永远怀有“潮平两岸阔,⑦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期待,培养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⑧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的博大胸襟,获得自我成长。
3.阅读漫画,简要概括其寓意。(3分)
小王: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0分)
(一)名著阅读。(6分)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4-5题。
4.七年级新生做了《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你将下面篇目的序号(每处2个)即所缺的内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3分)
亲爱的同学们: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__________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___________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________________。
A.《狗·猫·鼠》 B.《藤野先生》 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范爱农》 I.《阿长与(山海经)》 J.《琐记》
5.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选择《阿长与<山海经>》中“温馨的回忆”,《五猖会》中“理性的批判”的相关内容各一处,加以阐述。(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6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下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首句点出了诗人远游季节的是“秋”字,第一、二两句分别以俯视和仰望的不同视角,写出动静之景。
B.“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第二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D.诗境中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7.作者在短短的28个字中,运用了五个地名,这样的写法有着怎样的效果?(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①
①江宁、苏州、杭州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②以绳③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④之隐明告鬻梅者,使之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⑤,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有删改)
【注】①清朝封建统治者为加强思想统治,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法定文体,又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人才因此遭受严重摧残。本文作者龚自珍是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②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③绳:名作动,约束。④孤癖:特殊的嗜好。⑤诟厉:讥评,辱骂。
8.下列加点的“以”与“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以我酌油知之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9.小菲谈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人画士”以陈腐的审美情趣和赏梅观点去品梅,认为梅以“曲”“欹”“疏”为美。
B.“蠢蠢求钱之民”砍掉了梅端正繁密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来谋求大价钱。
C.作者喜爱欣赏梅的曲欹之态,所以选购的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
D.本文以“病梅”比喻被束缚、被摧残的御用人才,以“自然之梅”比喻个性解放的俊杰人才。
10.小菲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11.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补充资料,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等角度分析)(4分)
①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补充资料】
【资料一】
“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
(《乙酉之际著议第九》龚自珍)(“不才”指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帮凶)
【资料二】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
【资料三】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己亥杂诗》龚自珍)(与《病梅馆记》写于同一年)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1分)
自行车,人类的最佳发明
①清晨,成群结队的汽车在路上缓慢地前行,远远望去就像一群蠕动的蜗牛;排气管冒出的黑烟,污染了我们头顶上的这片天空;喇叭发出的噪音,刺痛了我们本已不堪重负的神经……以至于有学者说:汽车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对曾经是自行车大国的中国来说,每个人似乎都有过骑自行车的经历,如今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拥堵和污染等问题,人们越发怀念起自行车来了。
③自行车又叫人力脚踏驱动两轮车,无噪声,无污染,自重轻,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广泛用于交通代步、运载货物、体育锻炼和竞赛。自行车是代步工具中的最佳发明,民间研制百年,普及全球百年,几乎被汽车挤出现代化城市,如今又凭借其生态文明之魅力高调归来。
④自行车不是哪个专业研究所设计的,其聪明才智来自民间。相传最早的自行车出现在意大利画家笔下。1790年法国西夫拉克伯爵在狭窄的街道遇上堵车,被马车溅了一身泥水,他没生气,而是突发奇想:如果把马车从中间切成两半,会车时不就容易通过了吗?于是他给木马前后各装一个木车轮,骑着它脚踏地面前行,旁观者觉得很有趣,称之为“木马轮”。冯德赖斯男爵又在“木马轮”上加装车把,成为可控制方向的木质两轮车,并于1818年在英国申请了发明专利。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伦在此基础上制成了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制两轮自行车,骑上去,两脚离地,蹬踏曲柄前行。但他不知摔了多少跤,遭受多少讥笑。围观者说,这个两轮单车本身就站不住,人骑上去还有不摔跤的?而麦克米伦认为,两轮单车在静止状态会倒,在动态中随时调整方向就可以不倒。他坚持练习,熟能生巧,终于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跑了。
⑤此后还有许多热心发明创造的聪明人不断完善自行车,法国人米肖给它装上能转动的脚踏板,爱尔兰兽医邓洛普加装充气橡胶轮胎,直到188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斯塔利这位集大成者,才制作出“前叉把握方向、链条驱动后轮”的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并且获得批量生产,迅速普及全球。
⑥两个车轮前后纵向配置,动力来自乘车人自身,自行车的这两个设计特点都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因为马车、汽车等各种车辆,两轮四轮或多轮,都是左右横向配置,车身较宽,占用道路的面积较大,而自行车又名单车,占用道路的宽度最小,羊肠小道也能通行。再者,马车靠畜力,汽车火车耗油耗煤耗电,人力车也靠车夫拉,骑自行车用的则是自身力气。体育锻炼、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一举多得。
1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自行车的?(3分)
13.对文章第①段的作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具体的生活场景写汽车带来的问题,引出自行车这一说明对象。
B.描写了汽车带来的问题,虽然很生动,但和下文无关,可以删除。
C.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开篇吸引读者。
D.以汽车是“最糟糕的发明之一”与题目形成强烈对比,引出下文。
1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⑥自然段。(3分)
15.为什么说自行车是代步工具中的最佳发明?(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5分)
永不受伤的飞翔
①那天,下班的路上,我骑车往家里赶。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什么东西。
②正好这辆车要拐弯,速度慢了下来,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
③那只鸟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努力地保持着向上飞的姿势。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④我本能地紧蹬了几下,赶在那辆车的前面停了下来,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⑤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摩托车又一次启动了,地上的鸟还在挣扎,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我正要放弃,这时,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老板的孩子。
⑥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男人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车开走了。
⑦鸟半躺在地上,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我想表达自己的悲哀。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
⑧这个孩子父亲早亡,他随着母亲来到这座小城,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四处吆喝着卖馒头。有时,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我的悲悯。
⑨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它说话的……”
⑩我想,这样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选自《读者》有删改)
16.选文第②段画线句“竟然是一只鸟”中的“竟然”能换成“果然”吗?为什么?(4分)
17.“我”劝说拴鸟人放鸟,没有成功,小男孩的劝说,为什么会成功?结合第⑤段画线句(小男孩说的话),结合上下文,至少答出三点原因。(3分)
18.第⑧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19.说说第⑩段画线句的含义,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4分)
第三部分(60分)
20.作文。(60分)
从前,有一对仙人夫妻常在山顶下围棋。旁边有一棵树,树上住了一只金丝猴。它长年累月地躲在树上观看这对仙人下围棋,终于练就了非凡的棋艺。不久这只猴子下山,它到处找人挑战,未逢敌手。最后,竟连一流的高手也成为他的手下败将。后来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应战,宣称自己有绝对的取胜把握。比赛那一天,大臣在桌子上放了一盘鲜艳的水蜜桃。比赛中猴子始终盯着桃子,结果它输了。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左右。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参考答案
1.(1)谧 缀 润 匿 (2)B (3)D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静谧:安静。谧,读作mì;②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缀,读作zhuì;③滋润:水分多;不干燥。润,读作rùn;④隐匿:隐藏,躲起来。匿,读作nì。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反弹:运动的物体遇到障碍后向相反的方向弹回。比喻价格、行情回升。反射:光线、声波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返回原媒质的现象。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于刺激所发生的反应。空一,根据“月,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的脸庞,幽幽地照在树叶上,又轻轻地( )回来”语境,此处应使用“反射”;神秘:高深莫测,超乎寻常理性认识之外。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