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2日
资源编号 95660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2025-02-21 七年级下册 0 53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统编版2...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4分)沉浸于《木兰诗》所描绘的时代画卷,依据语境完成下列字音字形甄别。

花木兰身处北魏,值国家征兵之际,其父年事已高,体弱力衰,面对军帖(   ),面露难色。木兰晨起,目睹庭院机杼(   ),忆及昨夜父亲的叹息,毅然决然挺身而出。她迅速筹备行装,女扮男装,跨上骏马,向着未知的征途疾驰而去。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无数jiān(   )苦,终在沙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凯旋后,木兰荣归故里,褪去戎装,重拾红妆,对镜梳妆之时,尽显女儿温婉。彼时,家中炉火熊熊,似在热(   )chén她的平安归来。

(1)(2分)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机杼(     ) A.zhù   B.shū

②军帖(     ) A.tiē   B.tiě

(2)(2分)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汉字。

①(     )苦 A.坚   B.艰

②热(     ) A.忱   B.沉

2.(14分)某学校七年级(5)班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四个学习任务。

(1)(3分)请根据所学对联知识,结合活动主题完成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人生时时有感悟

(2)(4分)为丰富活动形式,请根据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示例:办“语文与生活”手抄报

我的设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设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学习小组开展网络热词收录活动,请你根据收录的材料,解释“奇葩”和“硬核”两个热词的含义。

材料一:

嫉妒老乡说普通话感觉受辱,奇葩男子愤怒踢伤老乡。——每经网

鳄鱼摆上超市货架,盘点那些年的“奇葩”货。——中国网

材料二:

欧洲多国“硬核”补贴骑车出行,中国自行车出口三季度或迎高峰。——和讯

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习近平

奇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下列不属于作为此次活动形式的一项是(   )

A.正眼看招牌     B.制作垃圾分类箱    C.寻找最美对联        D.我来看广告词

3.(4分)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构成排比句。

祖国母亲,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孕育着我们;祖国母亲,______;祖国母亲,______。少年们,努力奋斗吧!成长为让祖国母亲骄傲的栋梁。

4.(3分)小雨选择朗诵《黄河颂》,请你选出他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A.小雨注意到这样几个字的读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píng)障……将要在你的哺(bǔ)育下发扬滋长!

B.小雨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这首诗歌,想体现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的悲伤。

C.小雨想表现出黄河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力量,他这样处理重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D.小雨朗读“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有意放缓语速,并且“转”和“环”做了拖音处理。

5.(3分)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木兰诗》)

(2)《木兰诗》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木兰在边塞的艰苦生活,渲染出凄凉悲壮、寒冷孤寂的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2分)

6.(18分)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甲】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丙】

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节选自《木兰从军》)

注:①骑:骑马。②当行:在征发之列。③驱驰:策马疾驰。

(1)(4分)释其词·走进文本:请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见往事耳 课内积累 ①见:______

 

 

少习骑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①练习;②习惯;③熟悉。 ②习:______
度黑山 关联教材:

关山度若飞

③度:______
长而益精 关联成语:精益求精 ④益:______

(2)(3分)品其诗·理解内容:下列对《木兰诗》有关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互文的手法写出战况激烈和战争持久。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确数。

(3)(2分)读其文·明确句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两处)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4)(3分)明其义·疏通文意: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分)取其精·分析手法:甲乙丙三篇古诗文在详略安排上都独具匠心,请结合语段内容分别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毽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朵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节选自《老山界》)

(1)(2分)“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中的“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选文第⑪段写景,作者调动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⑫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某社交平台,一位旅游博主分享了自己重走长征路的经历和感受。以下是两位网友的评价,请你跟帖网友B表明你的观点,并结合选文说出理由。

网友A:重走长征路,可以借此追溯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缅怀一群可歌可泣的英雄,感佩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感悟一种矢志不渝的信仰。这样的旅行,很有意义。

网友B:除了走路,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备船,洪水来了避让。有向导、绳索、有天气预报,甚至有医生,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土地的誓言》节选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乙】

《乡村的泥土》

①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②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③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手温。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做出了决定。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父亲留下的这块地顶多只有三分,春天种了玉米,接着又种了一茬芝麻。夏天我回豆村时,发现他和母亲蹲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一个吃力地翻着土,一个用槌棒敲打着土坷垃。目睹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一涌一涌的。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这地不能再种了,要是热出个好歹,不值得。父亲一边敲打着土块,一边说,再种最后一茬。母亲也附和说,再种最后一茬。这样的话,他们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每次都没有兑现。季节一次次地向前延伸,父亲的庄稼也跟着一次次地向前延伸。其实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

④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我们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的迎送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微笑着走进泥土。试想,如果没有它们一茬又一茬地陪伴着我们,我们的一生该是多么苍白啊!

⑤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⑥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

(1)(2分)阅读甲文,说说为什么“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乙文第③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乙文“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中的“揽”能否换成“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0分)

9.(30分)按要求写作。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体验,都有不同的感受。有快乐,也有苦恼;有动力,也有压力;有觉醒,也有困惑……

请将“成长的__________”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

参考答案

1. (1)     A     B(2)     B     A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①机杼:jī zhù,指织机。故选A。

②军帖:jūn tiě,意思是军中的文告。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①“艰苦”指艰难困苦,“艰”侧重于困难,“坚”侧重于坚定,这里应填“艰”。故选B。

②“热忱”指热情,“忱”有真诚的情意之意,“沉”无此义,应填“忱”。故选A。

2. (1)生活处处皆语文,或校园处处见语文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9566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