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内蒙古专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下册第1~5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6分)
语文课本为我们开启了一段学习的旅程。在旅途中,我们欣赏了《紫藤萝瀑布》,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遮住了盘虬(A)卧龙般的枝干;走进《驿路梨花》,我们聆听瑶族老人和哈尼小姑娘讲述众人默默修qì(B)小屋,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的故事;诵读《爱莲说》,我们培养如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情操……(甲)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还可以感受亲情,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 。(乙)一幅幅“美景”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感叹。
1.(2分)给语段中A处加点字注音并按照B处拼音写出汉字。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2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甲画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欣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3.(2分)文中乙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6分)古诗文里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怀,它们是古人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去细细品味。
安贫乐道是美德,“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刘禹锡恬淡居于陋室,在清幽宁静的环境中坚守情操;至死报国是美德,“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龚自珍辞官离京,但仍不忘满心牵挂国家;不畏困难是美德,“ 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面对重重困难,却始终目光坚定、行动坚韧。见贤思齐,认同美德,践行美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具有美德的人。
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了探究建设良好家风对我们的影响,学校将开展以“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本次专题学习活动,完成5-8题。(8分)
5.(2分)【传承孝文化】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仿照活动一,再拟写两种活动名称。
活动一:举行“孝亲敬老”主题班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分)【弘扬孝文化】请以对联形式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
7.(2分)【践行孝文化】七年级(1)班班委会拟于今天邀请陈校长6月29日参加专题活动,下面是班委会起草的给陈校长的邀请函,但有三处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陈校长:
七年级(1)班拟于2024年6月29日下午2点在班级教室开展“创建孝亲之家”专题活动,请您务必参加!
此致
敬礼!
七年级(1)班班委会
①邀请函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应把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② 有两处格式错误,请写出改正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你将在活动开幕式上担任主持人,撰写主持词,下列顺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这样看,“家风”之“家”,其实也是“国家”之“家”。
②孟母三迁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清正的家风能让传统美德代代相承。
③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家风故事,阅读名人家书,体“家国情怀”。
④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寄寓着传家久、继世长的深沉用意。
⑤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家训不仅是自家事,更关系着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家风正则国兴。
⑥我们宣布,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开幕!
A.④②⑤①③⑥ B. ④②⑤①⑥③ C.④⑤①②③⑥ D.④⑤②①⑥③
二、阅读。(40分)
(一)(14分)
以下是小墅的一次古诗文学习经历的展板,请你一起参与。
【甲】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做批注,可以探究核心词】“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风光的赞赏。
【做批注,可以质疑关键词】诗中的“古风存”,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书巢记 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②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③不觌④,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⑤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⑥,或至不得行,则辄⑦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⑧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⑨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陈:陈列。③妻子:妻子儿女。④觌(dí):见,相见。⑤间:间或,偶尔。⑥槁(găo)枝:枯干的树枝。⑦辄:就。⑧引:邀请。⑨信:确实。
【做批注,可以联系课内外】本文和《陋室铭》都通过写书屋来寄托自己的志趣,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活动一】布置展板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对材料内容不理解,请你帮忙解答。
9.(2分)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的是诗人游村的见闻和感受,整首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题。
B.诗歌前两句渲染丰收之年农村欢悦的景象,也道出了农家待客的热情。
C.诗歌五、六句生动地描摹了一幅春社之后宁静而古朴的乡村生活画卷。
D.诗歌结尾两句写诗人游兴未尽,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喜爱与向往之情。
10.(2分)解释加点词。
加点词 | 方法提示 | 解释(填写文字) |
俯仰四顾 | 查阅词典:①回头:回头看。②视;看。③看望;拜访。④副词,但;却;反而。 | (1)顾: |
既入又不能出 | 结合语境。 | (2)既: |
11.(2分)下列对“他的‘书窝’”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D.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12.(2分)把展板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活动二】请你完成“他的诗作”展板。
13.(2分)请借鉴对诗作首联的批注,简要概括诗中“古风存”的具体表现。
【活动三】请你继续完成“他的‘书窝’”展板。
14.(4分)请结合展板小贴士,说说《书巢记》和刘禹锡《陋室铭》表达的情感、情趣有何不同。
【小贴士】知人论世,是解读古诗文的一大法宝。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创作这两则诗文时,已年过半,然宦海浮沉,他最终去官为民,归隐乡村。
(二)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蚕豆
①蚕豆主要种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为这个缘故,它被种在田埂或河岸-类“边角料”的地方。蚕豆最好的吃法是炒,香极了,嘎嘣脆。唯-的缺点是太硬。可是,孩子们的牙更硬–有了金刚钻就不怕瓷器活。不过,我小时候吃炒蚕豆的机会并不多,只是过年的时候操练操练。
②我要写下我和蚕豆的故事,这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
③我出生那-年,父母在杨家庄小学做代课教师,没时间给我做饭,他们决定请个人帮着烧午饭,附带着带孩子。奶奶就这样成了我的奶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我五岁,父母工作调动,奶奶没有和我们一起走,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奶奶她不是我的亲奶奶。
④我十一岁,父母要调到很远的地方工作。临行前,我去了一趟奶奶家。奶奶格外高兴,她的孙子来了,都“这么高了”。那时,奶奶守寡不久,爷爷的遗像挂在墙上,奶奶高高兴兴地对着遗像说了一大通的话。可无论奶奶怎样高兴,我始终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重。她的笑容很重,很吃力。奶奶和我谈起了爷爷,她很内疚。她对死亡似乎并不在意:“哪个不死呢?”但奶奶不能原谅自己,她没让爷爷在最后的日子“吃好”。奶奶说:“家里头没得唉。”奶奶让我到锅里铲了一些锅巴,放在了爷爷遗像前–这是让我尽孝 ,我得给爷爷“上饭”。奶奶望着锅巴,笑了,说:“死鬼嚼不动咯。”
⑤傍晚,奶奶决定让我早点回家。她在犹豫,她在想让我带点什么东西走。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真是太难了,穷啊。真的是家徒四壁。奶奶拿过来一根丫权,从屋梁上取下一个竹篮,里头是蚕豆。奶奶最后的决定是炒蚕豆让我带走。多年后,我知道了那些蚕豆是奶奶预备着第二年做种用的。蚕豆炒好了,她把滚烫的蚕豆盛在簸箕里,簸了好长时间,给蚕豆降温。然后,奶奶高兴地让我把褂子脱下来,把两只袖口给缝上了一袖管就成了两个大口袋。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
⑥我第–次拥有这么多的炒蚕豆。你可以想象我这一路走得有多欢–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奶奶当时有多艰难!-路走,一路吃,路的–侧是河流,我还可以-路解渴。杨家庄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奶奶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后来的岁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这个将预示着我和奶奶长久分离的画面。等我到了-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
⑦1986年,我在扬州读大学。有一天,接到父亲的来信,说我的姑姑,也就是奶奶唯-的女儿,死了。再回到了杨家庄,我已经是个二十二岁的大小伙子了,我已经十–年没有来看望奶奶了。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我再一次站在奶奶面前,她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她的个子那么小,却坚持要摸我的头,我弓下腰来她才能如愿。奶奶看上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悲伤,这让我轻松许多了。她只是抱怨了一句:“死丫头她不肯活咯。”
⑧事实上,奶奶没多久就去世了。她一定承受不住这样的伤痛了。但奶奶就是这样,从来不轻易流露她的伤心与悲痛。尤其在亲人面前–我是从另一个可亲的老人那里理解了我的奶奶的。她们时刻愿意承担亲人的痛,但她们永远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人分担她们的痛。
⑨1989年,奶奶的孙女小妹来南京读书了,我去看她。小妹说:“哥,你的头发很软。”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小妹说:“奶奶告诉我的。奶奶时常唠叨你,到死都这样。”
⑩小妹的这句话让我很难受。我知道的,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
⑪但是,或多或少,我每一次想起奶奶总是从那些蚕豆开始的,要不就是从那些蚕豆结束–蚕豆,就这样成了我最亲的食物。
(节选自《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有删改)
- (2分)请根据提示,概括“我”和奶奶交往的几件事,完成表格。
时间 | 事件 |
“我”出生到五岁 | 奶奶给“我”做饭并照顾“我”。 |
“我”十一岁时 | ① |
“我”二十二岁时 | ② |
16.(3分)题目是“蚕豆”,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我和奶奶的故事”,请写出你的理解。
17.(4分)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2)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请从描写的角度给这句话作批注)
18.(3分)一篇文章包含的情感往往不止一种,细读这篇文童,想一想文中蕴合着作者哪些情感。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短视频娱乐应用软件,成为我们打发时间、减轻压力和休闲放松的一个媒介。但更多的受众在观看短视频中,不知不觉流失了宝贵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感官刺激产品较多,对青少年诱导性较强。各短视频平台中的各类极限活动的视频,比如蹦极、攀岩、跑酷等极限挑战项目,对青少年的感官刺激较大,很容易诱发青少年的模仿行为。青少年自制力较弱,意志力不够坚定,很容易去模仿此类极限动作,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短视频的用户群多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群,生活层次较高。诸多网红短视频被豪车、豪宅、名牌服饰、豪华酒店会所等高消费产物所充斥。不少十几岁的青少年,从青春期开始就崇拜各种网红,追求各种高档奢侈品。这一现象引起了部分青少年的盲目攀比、跟风。
(选自《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有删改)
材料三:
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介与互联网接轨,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交织越来越紧密,“流量”的意义更为宽泛,被用来指称各类线下线上事物、人物的热度。于是,“流量”成为数字时代通用的量化评价指数。
但需要明确的是,流量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流量与价值并非“正相关”,一些低俗、“打擦边球”的内容也可能获得高流量,这样获得的流量自当弃之如敝屣。流量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共同制造的,虽有互联网传播规律可循,但因为互联网舆情瞬息万变、多种因素纷繁复杂,流量或多或少地存在偶然性。流量反映的,往往只是事物的一个侧面,不能被用于评价事物的全部。
(选自《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有删改)
19.(3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用户使用短视频的时长也在不断增加。
B.根据材料一可知,2020年我国短视频用户月度人均使用时长相比2018年有较大增长。
C.短视频的用户群多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群,他们生活层次都较高,都有豪车、豪宅、名牌服饰等,并经常出入豪华酒店会所等高消费场所。
D.互联网的发展赋予“流量”更宽泛的意义,可以用来指称各类线下线上事物、人物的热度。
…………
参考答案
1.qiú 葺 2.B 3.一幅幅“美景”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解析】1.本题考查读音和写法。
A.盘虬——pán qiú;盘曲的虬龙;
B.修葺——xiū qì,意思指修理(建筑物);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在自然中可以欣赏美景;
第①空是“探访历史”的具体解释,应该与“③感受风云变幻”衔接;
第②空是对“又可以走进自然”的具体解释,应该与“①欣赏世间美景”衔接;
第③空是对“还可以感受亲情”的具体解释,应该与“②享受温暖盛宴”衔接;
第④空是对“更可以了解社会”的具体解释,应该与“④品味人世百态”衔接;
故排为:③①②④。
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