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江苏•常州)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Fe-56 Cu-64 Ca-40
第Ⅰ卷 (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其主要原理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炭黑制墨 B.矿石炼铁 C.沙里淘金 D.楠木制舟
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乱扔生活垃圾 B.合理开采矿物 C.焚烧废弃塑料 D.过度使用农药
3. 为确保安全,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等处通常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的标识是( )
4. 空气和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B.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C.地球上的水总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D.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5. 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清代瓷盘 B.明代书画 C.西周铜鼎 D.宋代石函
6. 下列有关化学史上研究成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B.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
C.卢瑟福发现电子
D.诺贝尔研究炸药并改进引爆装置
7. 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食品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较好效果的是( )
A.加铁酱油 B.高钙牛奶 C.富硒茶叶 D.含碘食盐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CO2和CO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D.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9. 生活中常用的502胶水,其主要成分为a-氰基丙烯酸乙酯(C6H7NO2),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6:7
B.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C.a-氰基丙烯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125
D.a-氰基丙烯酸乙酯分子中氢的含量最高
10.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干冰可做制冷剂
C.银丝常用作电线 D.石墨可切割玻璃
11. 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12. 以下化学知识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冶炼金属的年代:钢铁早于青铜
B.空气中体积分数:氧气高于氮气
C.固体硬度:金刚石大于石墨
D.地壳中元素含量:铁元素大于氧元素
13.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B.平时使用的铁制品大多是纯铁
C.人体适当补铁能预防贫血症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14. 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铝在空气中表面易氧化:
C.铁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高温下与焦炭化合:
15.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H2O 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性质相同
B.分类:塑料跳绳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分析:化学反应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1gC 与1gO2反应生成2gCO2
D.推理: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铁条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16.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1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18. 下列实验设计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点燃的方式除去CO2中的少量CO
B.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氧气和氮气
C.用酒精和水混合验证微粒之间有空隙
D.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汽水中含有CO2
19. 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自热重整合成气”工艺,其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如图2所示(其中相同的小球代表同种原子),以下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涉及到了两种氧化物
B.合理利用该反应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C.反应中和的质量比=2:7
D.图中所示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0. 取 10.8g 过氧化钙晶体,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先失去结晶水:CaO2•XH2OCaO2+XH2O,加热时固体中钙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6 B.a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C.生成水的质量为8.0g D.b点对应固体的化学式为 CaO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 常州博物馆的国宝——南宋时期的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如图)是古代仕女化妆盒。
(1)该漆奁周身纹饰均采用戗金技法,盖面上更是以漆为纸,以刀为笔,金箔为墨,勾描出一幅庭院仕女消夏图。
①制作过程中工匠们利用了金的________ 性将金块打造成金箔。
②历经几百年后,该漆奁出土时戗金纹饰仍呈现出金光闪烁的效果,说明金的化学性质________。
(2)该漆奁分为盖、盘、中、底四层,合口处镶银扣。出土时,盘内盛棱边形铜镜,中层盛木梳、竹篦、竹剔签、银扣镶口的圆筒形粉盒,底层内放小锡罐、小瓷盒。铜镜出土时表面部分存在绿色锈蚀,该锈蚀的主要成分Cu2(OH)2CO3,这是铜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成分Cu2(OH)2CO3,可用棉签蘸取________擦涂去除。
(3)博物馆保存文物时除了要恒温恒湿,有时一些文物还需在充满________(填化学式)的氛围中进行展示。
22. 化学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某汽车漆面保护膜采用了全新TPU材料,主要成分为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能有效防止剐蹭、飞溅颗粒对车漆造成永久伤害。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中碳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汽车车架一般采用轻质、高强度的材料。你认为可能是________。
a.锰钢 b.铝合金 c.不锈钢
(3)钴酸锂(LiCoO2)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碳化硅是生产新能源汽车大功率、高压充电桩的重要材料。
①碳化硅的微观结构和金刚石类似,碳化硅由________ (填微粒名称)构成。
②碳化硅中硅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3.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获取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涉及到的操作有:溶解、________;所在山泽中在冬月有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①20°C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 g。
②NaCl中混有少量KNO3,提纯NaCl可采用的方法是溶解、蒸发结晶、________。
③50℃时,分别将17.1gKNO3和NaCl加入20.0g 水中,充分溶解。下列关于所得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均是饱和溶液
b.NaCl饱和而KNO3不饱和
c.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NaCl
24.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方法有多种。
方法一:植物纤维造纸
(1)如图为一种植物纤维造纸流程,操作a的原理类似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所得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方法二:方解石造纸:
资料:1.方解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还含有少量MgO、Fe2O3、SiO2等杂质;
2.聚乙烯塑料、SiO2、粘合剂均难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2)如图为一种方解石造纸流程,为提高“石头纸”质量,将方解石粉碎成超细纳米级粉末;此造纸流程全程无需用水,加入可降解塑料和无毒无害粘合剂;混合器内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相较方法一,此法造纸的优点有________ (写一点)。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A、炭黑制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矿石炼铁过程中生成新物质铁,属于化学变化;
C、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楠木制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 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