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03日
资源编号 91807

苏州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

2025-01-03 九年级上册 0 79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
江苏各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 镇江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 扬州卷-2024-2025...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江苏•苏州)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造纸步骤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斩竹漂塘       B.煮徨足火       C.荡料入帘       D.覆帘压纸

2.“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能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以下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节约成本

C.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出行

D.研发新工艺,有效捕集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铁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下列问题:

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形成的化合物氮化镓(GaN)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可通过以下反应获得:,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5.下列有关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

C.镓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31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6.获得氮化镓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以上均不正确

7.GaN中Ga的化合价为(   )

A.+1       B.+3       C.-3       D.-1

8.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入药品       C.加热固体       D.收集氧气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 个氮原子:N2

B.硫酸铝:Al2(SO43

C.2 个铁离子:2Fe2+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B.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石墨质软,可作电池电极材料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11.下列元素中,人体内含量过多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是(    )

A.铁       B.钙       C.锌       D.碘

12.某净水装置使用膜处理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滤膜能滤去大分子和蛋白质,而超滤膜不能

B.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

C.经膜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水样是纯净物

D.实验室通过过滤也可滤去悬浮颗粒和细菌

1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空气污染指数值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14.“雨过天晴云破处”是对汝窑瓷器的一种赞美。陶瓷以黏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4FeS+7O22Fe2O3+4X等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陶瓷是混合物

B.该反应方程式中FeS与X物质的质量比为4:7

C.X是SO2

D.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15.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奥司他韦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H28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物质分类上看:C16H28N2O4属于混合物

B.从宏观组成上看:C16H28N2O4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结构上看:C16H28N2O4中有1个氮分子

D.从质量占比上看:C16H28N2O4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8

16.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武德合金比成分金属熔点低可做保险丝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D.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7.如图是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得到50%的a溶液

C.a中混有少量的b,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进行提纯

D.t2℃时a、b、c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18.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纯铜和黄铜:相互刻划后比较硬度

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振荡

C.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观察固体的颜色

D.和: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19.下列实验的原理与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验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0.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SUNCAT系统,借助该系统利用如图所示的原理可持续合成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只有Li、O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C.理论上,每合成68gNH3,就需要消耗56gN2

D.理论上,每消耗28gN2,需额外补充42gLi

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苏州的许多传统与现代工艺都与化学息息相关。

(1)传统工艺

①文物贴金。金箔不易变色,说明黄金化学性质_____(填“稳定”或“活泼”)。

②传统粉墙。用石灰浆(氢氧化钙的悬浊液)抹墙后,墙壁表面变白且坚硬。在上述过程中,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钻石切割。钻石和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硬度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

(2)矿物颜料

①朱砂可制成鲜红色颜料,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2)。硫化汞的化学式为_____。

②赤铁矿(主要成分)可用于制作红棕色颜料,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_____。

③孔雀石[主要成分为]可用于制作青色颜料,对酸敏感。补充完整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

(3)创新科技

①新能源客车。电池充电时的能量转化方式:电能转化为_____。

②多晶硅制备。气体被加热分解为硅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6分)高铁已成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结合图所示信息回答问题。

(1)电网通过石墨电剧给动车供电,体现了石墨具有良好的_____性。

(2)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制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_____ (填“大”或“小”)。

(4)晶体硅是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电子芯片的关键电刷车身材料。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为:SiO2+2CSi+2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

(5)乘客喝完矿泉水后的塑料瓶应放入_____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3.(12分)食盐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自然界中氯化钠储量很大,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在2%~3%。

(1)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是_____(填微粒符号)。

(2)据记载,炎帝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熬煮海水获得食盐的技术。这种技术与实验室的_____(填操作名称)原理相同。

(3)科学家从海水中取样,根据样品中氯化钠和海水的质量比,进而计算出海水中大致的含盐量,理由是溶液具有_____性。

(4)配制100g2%的食盐水并模拟熬煮海水实验。

①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 (填序号)。

②量取上述实验所需蒸馏水时,选用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

a.100mL烧杯   b.100mL量筒   c.50mL烧杯   b.50mL量筒

③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

④模拟熬煮海水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

(5)现有60℃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_____g(结果保留整数)水后开始有晶体析出,并在下图中画出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_____。

已知: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7g。

…………

参考答案

1. 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 斩竹漂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煮徨足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荡料入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覆帘压纸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苏州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 https://www.0516ds.com/9180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