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语法与修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 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资源编号 90894

专题06 语法与修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4-12-23 八年级上册 0 51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题01字音、字形、基础知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06 语法与修辞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1.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挂在天上的一首诗,会拨动我们的心弦,牵动我们的情思。

②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它是一切美的想象的总汇。

③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

④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

⑤花月披离,余香袅袅,象征典雅艳丽之美;

⑥皓月当空,通脱潇洒,象征雄浑高古之美……

⑦由此,在中国人心里,月亮不又是一幅绝美的画吗?

A.第①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月亮是触发人们内心情感的美好形象。

B.第②句引用“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强调月亮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表达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C.第③④⑤⑥句运用排比,形象地写出了月亮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美感。

D.第⑦句运用比喻和反问,生动有力地表现出中国人心里因为有了如画的月亮而喜悦的心情。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燕山雪花大如席”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

B.“我国在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探测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一句的主干是“我国取得成果”。

C.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

D.“普通工人也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这真是个好时代啊!”这个句子是感叹语气。

3.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蝉声凄切之后,山茶花开了,三尺高的红枫像燃着一团火。秋天里优雅闲寂的情趣,却荟萃在我家的庭树上了。假若我是诗翁蜕岩,我将吟咏:独怜细菊近荆扉”屋后有一株银杏,每逢深秋,一树金黄,朔风乍起,落叶翩翩,恰如仙女玉扇坠地。一夜雨声,早起开门一看,满庭灿烂。屋顶房檐的落叶,把黄金翠锦都铺到院子里了。

A.画线句末尾的句号应移至引号里面。

B.“优雅闲寂”“黄金翠锦”都是并列短语。

C.“三尺高的红枫像燃着一团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房”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七笔的笔画是撇。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反语的一项(   )

A.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问问精通时事的人。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

B.像拙政园这样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的园林,在苏州大约有二百来处。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D.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清国留学生”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C.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D.(我)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7.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   )

成长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要为融进泥土的花蕊悲哀,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的过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的乐章。

A.“成长是一个千面女郎”是陈述句,“不要为融进泥土的花蕊悲哀”是祈使句。

B.文中画横线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语势,突出表达效果。

C.文中句子的“悲哀”和“深沉”都是定语。“注定”是状语。

D.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是病句,可以将“并非不是”删去。

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B.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

C.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D.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9.选出下列各项语法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句话是感叹句。

B.“你有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这句话是疑问句。

C.“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吵嘴。

D.“你看她,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10.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解说:本句说法正确。

B.这篇散文的确是当年的妙手偶得,构思精巧,不愧是大手笔!解说:本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C.2020年《开学第一课》围绕“担当·团结·科学”三个篇章展开,弘扬抗疫精神,普及防疫知识,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解说:本句没有语病。

D.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应为:生命不像衬衣。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见,如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些成语也带有夸张的手法,如“天翻地覆”“只手遮天”。

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实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新闻特写也就等同于消息。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每首诗八句,计四联,一般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D.“队伍靠着闪电的光亮辨识路径。”一句的主干是“队伍辨识路径。”

12.对下面各句中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排比)

B.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比喻)

C.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拟人)

D.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比喻)

1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笑一笑,十年少。”

B.来个三十岁的人听相声,哈哈一乐,剩下二十了。

C.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D.秋天的枫叶,远远看上去好像一团火焰,近看又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树上翩翩起舞。

1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幸福是什么?也许它就是冬日里一缕久违的阳光,或者它又是爸爸粗糙手掌的轻轻抚摸。(运用设问,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诠释了作者对幸福的理解,引发读者的思考。)

B.母亲,用皱纹,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音来,惟恐爱被我们觉察。(运用排比,突出强调了母亲的衰老无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C.病魔恰到好处地扼住了我的咽喉,一次又一次将我死死控制,它狞笑着想让我在它的爪子下屈服。(运用拟人,将病魔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凶残。)

D.童年像远逝的风筝,被风刮得无影无踪,我们只能痴痴地凝望着它离去的方向,发着呆,做着梦,跺着脚,笑着哭。(运用比喻,把童年比作风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童年一去不复返的惋惜,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与依恋。)

15.对下面这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①仲春时节踏上旅途,眼前的风光就是一幅清丽的图画。

②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路旁的小花,纤蕊若丝,带露绽开。

③一路走,一路看,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

④享受着这和煦阳光的抚慰,置身于清爽春风的怀抱,耳边传来呢喃的鸟语,扑鼻的花香令人心醉。

⑤此时,胸中纵有万般的愁绪又怎能不被化解?

A.第①句把旅途的“风光”比喻成“图画”,形象地写出了仲春时节旅途风光的清新美丽。

B.第②句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写出细柳摇摆的柔美与小花绽放时的娇美。

C.第④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阳光清风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阳光清风的活泼欢畅。

D.第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仲春旅途美景能够使人忘却忧愁,倍感轻松惬意。

16.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反复、拟人)

C.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拟人)

D.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17.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个句子属于感叹句。

B.“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D.“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的宾语是“喝”。

18.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句子按语气可分四类,“比尔,你在哪里?”是感叹语气,所以是感叹句。

B.“王美丽很爱做美容,别人提起她总是说:‘她不是在做美容,就是在去做美容的路上’”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C.“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一句中,“我”是主语。

D.“神舟14号和神舟15号的六名中国航天员实现历史性的太空会师”一句中,“航天员实现会师”是句子主干。

19.选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颔联、颈联)应是对仗句。

B.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见,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等。有些成语也带有夸张的手法,如“惊天动地”“气吞山河”。

C.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新闻特写也就等同于消息。

D.“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句子的主语是“它”谓语是“融入”和“等待”。

20.根据所学诗文判断下列修辞手法不同的一组(   )

A.负势竞上    几处早莺争暖树

B.何夜无月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烽火连三月    沉鳞竞跃

D.甲光向日金鳞开    庭下如积水空明

21.对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赏析: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喻与亲人围坐在炕上,说的话像江河的浪花一样多,“千万句话”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与亲人欢聚时有说不尽的话。

B.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赏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延安的蓝天比喻成大明镜,映照着美好的景象。

C.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赏析: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要把延安看个够,想要身上生出千万条腿和千万只眼,表达了对延安城的喜爱。

D.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枣园和延河相对应,寓意革命形势大发展。

2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比喻、排比)

B.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反问)

C.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拾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比喻)

D.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对偶)

23.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②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③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④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

A.比喻   反复   反问   拟人

B.拟人   反复   设问   比喻

C.比喻   排比   反问   拟人

D.拟人   排比   设问   比喻

2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C.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5.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C.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2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C.只要有恒心,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加点词为连词)

D.把一篇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一般可以参考“留、替、调、补、删”这五种方法。

2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C.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8.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夸张)

B.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比喻)

C.我想,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肥皂泡,那么其价值会是多少呢?(反问)

D.乡俗还愿,会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比喻)

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顶天立地”“丰功伟绩”“支持和关怀”都是并列短语。

B.“他酒没沾边,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水”的主语中心语是“老人”。

D.“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的主干是“他吵嘴”。

30.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句话的主干是“感情支配着我”。

B.“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句话是感叹句。

C.“在连轴转做了几天的核酸检测后,护士小刘把一年的觉都睡完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大疫当前,来自中国的援助物资和医疗专家组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温暖与力量。”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从来不跟别人吵架。(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不吵架。)

B.你看她,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老师站在教室门里边,迟到的学生在教室门外边站着。(“在教室门里边”“在教室门外边”分别是各自句子的宾语和状语。)

D.“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这三句对话从语气上看,分别是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

…………

参考答案

1. 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判断及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

D.⑦句“月亮”为本体,“画”为喻体,“是”为比喻词,句末使用了问号,句尾无回答。“第⑦句运用比喻和反问”的判断无误。使用比喻的修辞,可使表达形象生动;使用反问的修辞,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更强烈。该句表达的是月亮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个美好的存在之意。故“表现出中国人心里因为有了如画的月亮而喜悦的心情”有误。故选D。

2. C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C.“习惯上称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的表述错误,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故本项表述错误。

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06 语法与修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 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089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