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人教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2日
资源编号 90066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人教版)

2024-12-12 九年级上册 0 54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01  微粒的共性

【例1对下列教材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苯分子之间有间隔

C.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D.只有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

【变式1-1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

【变式1-2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

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   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0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例2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恢复原形——分子体积变大

D.23g金属钠中含有钠原子约 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很小

【变式2-1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变式2-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03分子运动实验

【例3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变式3-1某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如图1.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在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N段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NP段与MN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PQ段为实验③测得的数据

D.实验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最终塑料瓶中无氧气

【变式3-2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分子运动”时,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1中的装置A取一个60 mL的试剂瓶,盖上一个单孔塞,单孔塞中插入一根带玻璃旋塞的导气管;装置B为一段医用输液管,内置一根浸泡过酚酞试剂并干燥的棉线。用橡胶管将A、B两装置链接。装置A 中加入约20 mL浓氨水,装置B的另一端连接导气管,导气管伸入小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实验2、3、4的装置与实验1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实验需要变换了A、B装置和小试管的位置。

【实验步骤】①打开玻璃旋塞,观察现象。②将棉线润湿。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①干燥棉线没有明显变化。②湿润的棉线由a→b 逐渐匀速变红。 湿润的棉线由a→ b迅速变红,并且棉线变红的速率明显高于实验1 湿润的棉线由a→ b逐渐变红,并且棉线变红的速率明显低于实验1 装置。c→b 段棉线变红的速率比较缓慢,近b 端甚至不能变红。 湿润的棉线逐渐变红,并且a→b

段棉线变红的速率明显高于c→d 段棉线变红的速率

(1)以上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①氨气不能使干燥的酚酞变色,氨气与水共同作用能够使酚酞试剂变红;

04探究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因素

【例4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微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白烟是氯化铵(NH4Cl)固体。

2.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6.5。

(1)如上图所示,用长柄 V 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 V 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实验观察到大量白烟,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之一      

(2)实验观察到白烟的位置偏右,(兴趣小组同学查找了资料――得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根据实验现象可推论: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3)①为了证明分子的运动,实验操作中     (填“要”或“不要”)不断摇晃长柄 V 形玻璃管。

②酒精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使用完酒精灯应      

05探究分子其他性质综合实验

【例5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      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2)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分子性质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运动的特点

【操作与分析】

(3)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线为图2中AB段,请从分子的性质角度回答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是     

(4)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对比曲线AB和BC可知:温度升高,分子     

(5)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曲线为CD段,对比AB段,请分析CD段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的原因是     

实验二:通过化学反应探究分子数目与压强的关系

【操作与记录】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并确保其气密性良好。

操作1:将5mL水一次性注入到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滤瓶内,轻轻振荡,发现95℃热水无明显变化。

操作2:若将操作1中注入的水改成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相同实验,观察到95℃热水立即沸腾。

【方案三】如图5、图6

如图5和图6所示,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

06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

【例6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铁                         C.C60                        D.水

【变式6-1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碳酸钠                  C.金刚石                   D.铜

【变式7-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水                   B.氯化钠                  C.氧气                      D.金

07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变式7-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再分

【变式7-2下列有关微观粒子构成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只有金属

B.二氧化氮分子是由氮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由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蔗糖溶液由蔗糖分子和水分子构成,则氯化钠溶液是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

08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推理判断

【例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

B.水和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分子中原子种类不同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变式8-1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变式8-2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氮气、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都是气体

C.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09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

【例9下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I为物理变化,变化Ⅱ为化学变化

B.变化I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了改变

C.变化I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变化I和Ⅱ中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变式10-1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变式10-2小球“”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代表单质的是(   )

11微观图像的分析和应用

【例11从下列图片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

D.受热水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变式11-1影片《黄金大劫案》中,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节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生成四氯合金酸分子(结构如图),没有氢气产生。下列有关四氯合金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酸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

B.这种酸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C.这种酸分子由不同元素构成的

D.这种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变式11-2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每个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参考答案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01  微粒的共性

【例1D

【分析】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详解】A、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真实存在的,正确;

B、分子质量小、体积小、有间隔,苯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C、分子原子永远是运动的,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正确;

D、分子运动是永远的,不是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错误;

故选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人教版) https://www.0516ds.com/9006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