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沪教版 江苏专用)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1日
资源编号 89388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沪教版 江苏专用)

2024-12-01 九年级上册 0 81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沪教版 江苏专用)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沪教版 江苏专用):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化学上学期期...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1章《开启化学之门》

一、选择题

1.下列能证明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烛泪流淌        B. 产生黑烟       C. 蜡油凝固       D. 灯芯处引出白烟

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含量最高的物质是(    )

A. 氢气                          B. 氧气                          C. 氮气                          D. 水

3.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漏斗  B. 烧杯  C. 滴瓶  D. 蒸发皿

4.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 骑自行车上学            B. 少用纸巾                   C. 不开无人灯                D. 使用一次性木筷

5.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        B.             C.      D.

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 甲烷和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可用于制铅笔芯                                       B. 氮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汽油可用于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8.氦气可代替氢气用于探空气球的充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 氦气也是空气的成分之一

C. 气球充氦气比充氢气安全

D.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

9.下列仪器一般不是由玻璃制成的是(    )

A. 试管                          B. 烧杯                          C. 蒸发皿                       D. 量筒

10.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

A. 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 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C.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 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1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是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              B.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 空气污染指数值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 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12.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能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以下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B. 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节约成本

C. 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出行                                   D. 研发新工艺,有效捕集二氧化碳

13.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B. 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

C. 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                                          D. 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

14.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15.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镊子夹持镁条燃烧                                          B. 用托盘天平称取8.25gNaC1固体

C. 用温度计搅拌加速溶解                                       D. 用MnO2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

16.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国产“C919大飞机”所使用的钛合金,具有硬度大的特点

B.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

C. 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中和”

D. 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控制病虫害,实现我国粮食“19年连丰”

二、非选择题

1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黄铜②铜绿③酒精④洗洁精⑤碘酸钾⑥氮气⑦焦炭

(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的是___________。

(2)常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

(3)目前工业上,炼铁的原料之一是___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电器零件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_。

(5)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

18. 2021年11月11日至12月10日,无锡市空气质量指数如图所示。空气质量指数(AQI)0-50优,50~100良,超过100为污染。

无锡市30天内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

(1)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氮

(2)大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2021年11月11日至12月10日,无锡市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30天        b、29天        c、28天

19.空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I、空气成分的发现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为研究空气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①他把少量汞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十二天,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空气体积减少了五分之一左右;②通过对剩余气体的研究,他发现这部分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也不助燃,他认为这全部是氮气;③拉瓦锡又把加热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中再加热,得到汞和氧气;④他把得到的氧气导入前一个容器,所得气体和空气性质完全相同。

根据以上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减少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上述②中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_______ (填“是”或“否”)。

(3)拉瓦锡在实验中的得到的红色粉末是氧化汞(HgO),实验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下列有关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汞是一种非金属单质

B. 常温下汞呈液态

C. 实验中汞的作用仅作反应物

D. 实验中用过的汞要妥善处理,否则可能污染环境

II、空气中的“碳—氧”平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空气中CO2含量升高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导致该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B.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剧

(6)“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量_______ (选填“>”“<”或“=”) CO2的吸收量,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

(7)如图是某利用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符号是______。

(8)2022年卡塔尔足球世界杯是首届“碳平衡”世界杯,在此次世界杯中,“中国元素”大放光彩。下列中国制造对实现碳平衡起到重要作用的有______。

A. 中国承建的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阿尔卡萨800兆瓦光伏电站

B. 中国制造的888台宇通纯电动客车为比赛提供通勤用车

C. 中国制造的服装、足球、包、吉祥物、纪念品等

一、选择题

1.天宫空间站中的“人造空气”与地球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加入固体

C. 滴加液体                                   D. 振荡试管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

B. 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D.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铅笔芯

4.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固体的质量,将砝码和固体位置放反,结果一定偏小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的量不足,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C.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D. 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剩余固体的量来测定生铁的含铁量,硫酸量不足,导致结果偏小

5.西太湖和长荡湖水光潋滟,为了防止水污染,两湖创新区建设中下列措施可以采纳的是(    )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周边工厂的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C. 周边农田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D. 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加热面粉,固体消失      B. 铜绿中滴加稀盐酸,固体由绿变黑色

C. 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红光      D. 敞口加热碳酸氢铵,产生刺激性气味

7.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物质
A 金属材料 硬铝、青铜、磁铁矿
B 磨砂仪器 量筒、滴瓶、广口瓶
C 无色溶液 白酒、硬水、稀盐酸
D 化学工艺 瓷器烧制、活字印刷、火药发明

A. A                              B. B                               C. C                               D. D

8.下列使用化学品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B. 不在密闭的居室内燃烧木炭

C. 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的纯度

D. 在做液体实验时戴上护目镜

9.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用缝衣针泽火处理后制鱼钩                                B. 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C. 用6B铅笔芯做石墨导电性实验                          D.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收集纯净的氧气:一开始冒出气泡就收集

B. 取20毫升液体:用胶头滴管滴加

C. 加快溶解速率:用玻璃棒搅拌

D. 称量固体药品: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11.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原子不同,所以二者物理性质差异巨大

B. 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C.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为发射火箭的燃料

D.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耐腐蚀

12.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原子不同,所以二者物理性质差异巨大

B. 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C.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为发射火箭的燃料

D.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耐腐蚀

13.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氮是一种溶液

B. 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 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 液氮气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

14. 2022卡塔尔世界杯创造了多个世界杯首次,并评为最佳世界杯,其中化学工业的贡献功不可没。足球烯(化学式为)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超导物质,其结构与足球十分相似。下列描述属于足球烯化学性质的是(    )

A. 具有金属光泽                                              B. 可以溶解在二硫化碳中

C. 常态下不导电                                               D. 能与金属钾、钠反应

15.为了探究铁的锈蚀,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的家庭小实验,表明实验取得成功的现象是红墨水液面(    )

A. 两端持平              B. 左高右低

C. 左低右高              D. 无法判断

16.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红磷再塞紧橡皮塞

B. 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和产生大量白雾

C. 等红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二、非选择题

17.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1所示,测定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电火花点燃装置工作时对环境温度基本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启动电火花点燃装置,红磷开始燃烧

B. t2时红磷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装置向外散发的热量

C. t2~t3压强减小主要是因为瓶内O2不断被消耗

D. t4时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三颈瓶内

18.载人潜艇中舱室内的空气成分需要科学调控以维持工作人员的正常呼吸。实验小组围绕该课题展开相关研究。

(1)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百分比。

已知:。

①实验时,用嘴对准呼吸口,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吹气。吸气时,空气的进气口为___________(填“E”或“F”)。

②实验时,若瓶Ⅰ溶液增加0.98g,CO2的密度为1.96g/L,在E出口测得的气体总体积为13.8L,计算此次实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对潜艇内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测定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空气成分 舱室内空气 正常呼出的气体 变化值
氧气 20.77% 17.17% 3.60%
二氧化碳 0.056% 3.67% 3.61%

载人潜艇需保持舱室内氧气的浓度为19%-21%,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3%-1%。

你认为潜艇内调节气体成分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探索用过氧化钠调控舱室内空气成分的可行性。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Na2O2)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采用下列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时打开阀门,使二氧化碳气体能够缓缓地通过两边的导管。

①你预测甲、乙两个烧杯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潜艇舱室中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推测潜艇内开启空气调节设备的时间为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A、烛泪流淌是指石蜡融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产生黑烟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炭黑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蜡油凝固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灯芯处引出白烟,其中白烟为石蜡固体小颗粒,则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沪教版 江苏专用) https://www.0516ds.com/8938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