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重点字词: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ǔ)夯(hāng)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百里奚(xī)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集市。
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空(kòng)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曾(zēng)益:增加。曾,同“增”。
恒过:常常犯错误。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入:指在国内。
法家拂(bì)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
重点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译文: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4.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译文: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 ②傳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
③而后作______ ④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下面链接材料中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他的成功,还借助于哪些外在因素?
【链接材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①,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②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③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管要列传》)
【注】①游:交游,来往。②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③多:称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论语》)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选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选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的启发。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告之于帝 青出于蓝
B.必先苦其心志 其妻献疑曰 自圆其说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则素湍绿潭 以身作则
D.而后作 环而攻之而不胜 挺身而出
8.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孟子认为造就人才需要哪两方面的条件?
10.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都提到了“法度”,请分析两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①,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②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到无过务矣。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③,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④;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⑤。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悖:谬误,荒谬。②殇子:未成年而死的孩子。③七十一圣:指古代的圣贤君主。④镆铘(mò yé):宝剑名。⑤骥骜(jìào):骥、骜都是千里马名。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行拂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_ (2)衡于虑 衡: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3.《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从文中举一例做具体分析。
14.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链接材料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材料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百里奚举于市 愿为市鞍马
D.征于色 天山共色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生于而忧患死于安乐也。
17.联系全文说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8.如何才能成为担当“大任”的人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链接材料: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面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节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对比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陛侧阶。晏子②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③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景公:指齐景公。②晏子:名晏婴,齐国名臣。③除:同“途”。
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晏子入见 不见曦月(《三峡》)
B.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C.今君不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D.无言其名 有仙则名(《陋室铭》)
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2)晏子能明其所欲。
21.请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婴 闻 古 之 贤 君 饱 而 知 人 之 饥 温 而 知 人 之 寒
22.用【甲】文原文填空。(注意句子的通顺,可以不是一句话)
【乙】文中的晏子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①__________,眼看齐景公沉湎于自身的②__________,晏子坚持③__________,向齐景公阐明了自己的意见。而齐景公前后的做法也说明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确实做到了④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陈臻①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②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③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④;辞曰:‘馈眠。’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⑤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注释】①陈臻;孟子的弟子。②兼金:好金,多指黄铜。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④赆(jìn):给远行者赠送路费或礼物。⑤货:贿赂、收买。
2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 面山而居
B.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征于色
C.则今日之受非也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前日之不受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闻戒,故为兵馈之。
25.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拂:______ (2)喻:______ (3)焉:______
26.用“/”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予 何 为 不 受 当 在 薛 也 予 有 戒 心
27.【甲】【乙】两文都是议论文,【甲】文的观点是A____________,【乙】文是针对B____________事件加以论述的。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田单①将攻狄②,往见鲁仲子③。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虞⑥,黄金横带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⑧之所及。及援桴⑨鼓之,狄人乃下。
【注释】①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②狄:地名,在今山东高青东南。③鲁仲子:齐国高士。④夜邑,在今山东掖县。⑤淄:水名。⑥虞:通“娱”,娱乐。⑦黄金横带:腰系黄金的带钩。⑧矢石:箭和垒石,是守城的武器。⑨援桴(fú):拿鼓槌。
28.请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天将降大任 田单将攻狄 B.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不胜者也 D.必先苦其心志 先生志之矣
29.请将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3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明 日 乃 励 气 巡 城 立 于 矢 石 之 所 及
31.【乙】文中的田单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
32.两段选文中,体现“安乐会导致失败”这一道理的句子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③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④,此子房⑤教之也。当淮阴⑥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节选自《留侯论》,有删改)
【注】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敝。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33.解释加点词语意思。
(1)劳其筋骨 (2)衡于虑
(3)必有过人之节 (4)破齐而欲自王
34.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B.舜发于畎亩之中 高祖忍之
C.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D.必先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
3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
3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1.发,兴起,指被任用; 选拔、任用; 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常常犯错误
2.用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3.磨难:管仲贫困、管仲囚焉;外在因素:好友鲍叔牙在生活上的帮助,在危难时的推荐;齐桓公不计前嫌,量才而用。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发:兴起,指被任用。
②句意: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举:选拔、任用。
③句意: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④句意: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恒过:常常犯错误。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句意为:用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动:使……震撼;忍:使……坚韧;曾:同“增”,增加。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