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除了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外,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还有( )(双选)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2.载入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2Li2O2+2CO2=2X+O2 ,X的化学式为( )
A.Li B.Li2O C.Li2CO3 D.LiOH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4.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乙硫醇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空气污染物,该气体可能为( )
A.CO B.CO2 C.SO2 D.NO2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5 B.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丙可能是催化剂
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7.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8.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为2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
9.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下图所示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思维。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
11.下图表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前是两种物质的单质分子 B.反应前是两种物质的化合物分子
C.反应后是一种物质的化合物分子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2.将一定量的N2、H2和物质M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参加反应的N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C.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H2和NH3质量分数之比为1:1
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反应物 B.x的值为20
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14.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B.体现了氢气的还原性
C.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
15.在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O2为空气污染物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在NO中N的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质量比为15∶16
16.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17.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①ZnCO3ZnO+CO2↑ ②C+2ZnO2Zn+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18.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19.在反应2A+B2═2C中,21g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6 B.28 C.30 D.32
20.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
A.96g B.128g C.136g D.224g
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021年春晚舞台特效采用了长沙某公司研发的“电子烟花”,避免了传统烟花燃放时造成的污染。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写出电解水的化的学方程式 。
22.仪陇县龙岗气田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其天然气中因含有少量硫化氢(H2S)需脱硫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硫化氢具有可燃性,硫化氢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出现的氧化物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
23.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生成物丙的化学式为 ;
(2)该反应中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
2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A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
(2)A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___________。
(3)B图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4)对比A图和B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 C.一定不变
26.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地球。空间站内利用物质的转化使O2和CO2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O2来自水的电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1)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如图是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图中虚线方框内物质C的微观模型图是 (填数字序号)。
②参加反应的物质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3)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 。
三、实验与探究(1小题,每空2分,共6分)
28.如图所示,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
C.红磷太少 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
四、分析与计算(1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9.某同学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为增强导电性,加快水的分解速率,取一定质量的Na2SO4溶解于水中,配制成Na2SO4溶液(Na2SO4在水通电分解前后质量不变)。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g3%的Na2SO4溶液,需要Na2SO4的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
(2)将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H2O 。
(3)根据生成O2的质量,可求出 g水发生了分解(写出解题过程)。(4分)
(4)请通过计算确定图中的a= 。
(5)将剩余的ag Na2SO4溶液蒸发掉46.4g水,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D
【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正确。
B、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的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相等,故选项错误。
C、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物质的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2、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如题,反应前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8、2,反应后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0、2、0,则2X中含有4个锂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锂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