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山巅(diān) 滞笨(zì) 鲜为人知(xiǎn)
B、挚友(zhì) 胸脯(pǔ) 粗拙(zhuō) 气冲斗牛(dǒu)
C、污秽(huì) 颤抖(chàn) 选聘(pìn) 忧心忡忡(chóng)
D、辜负(gū) 嗥鸣(háo) 震悚(sǒng) 目不窥园(kuī)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枯槐 愧作 妥帖 大庭广众
B、猥琐 俯瞰 闲暇 荒草萋萋
C、瞬息 烦燥 厄运 妇儒皆知
D、深宵 高梁 拖沓 锋芒毕露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______________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______________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_______________。面对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时代,______________。
①为广大劳动群众指明了光明的未来 ②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
③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④为广大劳动群众赋予了光荣的使命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4、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经典的代表“四书五经”,“五经”分别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编的,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D、《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等名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热烈粗犷”和“表扬鼓励”是并列短语,“更加坚强”和“完全相信”是偏正短语,“老师讲课”和“大家唱歌”是主谓短语。
B、“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中“浓烈”是形容词,“战栗”是动词。
C、“满街的深圳市花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用了拟人手法)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滨州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加大”应改为“加强”)
6、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这位女歌手有着天籁般的歌喉,声音入木三分,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C、不可否认,当今许多成功者都是从白手起家开始的,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终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D、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为骗取顾客的信任,店里每天都会殚精竭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
7、 默写。
(1)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泊秦淮》中借歌女来表达作者对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忧虑愤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6)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8)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9)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8、 下列有关名著《骆驼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有一次在送走一位女客人之后,因杨太太的无礼,忍无可忍的祥子愤怒地辞掉了这份工作。
B、《骆驼祥子》作品中,刘四爷不给虎妞一分一毫,虎妞租了两间房子,与祥子成了亲。婚后,虎妞不让祥子拉车,让他放高利贷。祥子直诚,认为太危险了,坚持出去拉车。
C、祥子“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经过辛苦努力,终于凑了一笔钱,和别人合买了一辆车,还设想跟车一起过“双寿”。
D、《骆驼祥子》中,虎妞大胆泼辣但有点变态,敢于追求幸福却又好逸恶劳,控制欲极强,她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9、 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二、阅读
(一)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早 兴
[唐]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
(1)这首诗颈联中的“乍”字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乍”字的妙处。
(2)请结合本诗尾联与《钱塘湖春行》中结尾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说说它们的抒情方式与表达情感有何相似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亭亭净植(立) B、可爱者甚蕃(多)
C、囚法不当死(法律) D、将弃官去(离开)
(2)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纪昀《河中石兽》)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欧阳修《卖油翁》)
C、杀人以媚人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乃委手版归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甲】文用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旧时月色
①四时的月色,是各有千秋的。
②春天的月色,清澈透明,伴着草芽儿和花的清香,吸上一口,有微醉的感觉。夏天的月色,轻歌曼舞,轻盈若羽,如梦似幻。秋天的月色,浓酽黏稠,像冰得化不开的奶油。冬天的月色,如盐胜雪,洁白闪亮。
③在城里很难得见到这样的月色了。即便有月亮的晚上,你发了心,一定要看看月亮。然后,你站到阳台上,等了好久,等着月亮爬上来。隔着许多的高楼,隔着许多的灯光,你寻过去,夜色浑浊不清。没有星星,天上的那枚月,很像宣纸上滴落的一颗泪,模糊着,看得你心疼了。
④你轻轻叹息,也只能,去记忆里寻。
⑤年少的记忆,是浸泡在月色中的。
⑥我看见月光探了身子,跑到屋内来,跑到母亲的梳妆台上,那上面放着梳子、镜奁、百雀羚、剪刀和母亲晚上新裁的鞋面子。月光均匀地吻过每一样物件,吐出一朵一朵银白的花。蒙了一层纱的窗,亦描着银边,那么的亮。满世界仿佛都藏着秘密。多年后,我知道,那是自然的大美,任一个小孩,也为之动容。
⑦冬天的月夜,陪着母亲去担水。母亲白天要忙农活,家里的吃喝用水,都是晚上去一公里外的河里挑。有母亲在,是没有害怕的。天上空空荡荡,只一个明晃晃的月亮,把我和母亲的影子拉得忽而短,忽而长。近处远处的田野,都铺上一层白霜似的月光。小路上,则像敷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糖,让人忍不住想弯腰下去舀上一勺。
⑧我们踩着这样的月光路,到河边。冰面上,敷着同样一层厚厚的白糖。河边的树和芦苇,浴一身月光,再看不出萧条和枯萎,有的,只是温情脉脉。母亲用扁担砸破冰面,清幽幽的水里,立即掉进一个大而白胖的月亮。这个月亮很快被母亲装进水桶里。母亲挑着装着月亮的担子,晃晃悠悠地走。我开始唱歌了。那样的月色,唯有唱歌,才能消化。母亲也唱歌了。母亲不识字,唱的是她自己编的歌谣。我们的歌声,消融在月色里,变成了月光,四处飞溅。
⑨转眼是春。春天的月色,浸满花香。这边是桃花。那边是梨花。胡萝卜开的花也是好的,像头顶着一个一个的胖蘑菇。菜花更不用说了,一开一大片,满地滚地金。我们几个孩子约了去放风筝。所谓的风筝,是用破塑料纸做的,是包东西剩下的牛皮纸做的,风筝线是偷的母亲的纳鞋线。我们牵着这样的风筝在乡村土路上快乐地叫着跑着。风筝被月光托在半空中,像只展翅奋飞的鸟儿。眼前的各色花们草们,被月光涸染,像瓷雕的。我们一时惊诧,齐齐仰了头看天上的月亮,觉得它也像一朵盛开的花,梨花,或是胡萝卜花。
⑩最喜欢的,是夏天的月夜,孩子们不会待在屋里。大人不会待在屋里,他们要趁着好月色,去社场上剥玉米。
⑪母亲是剥玉米的能手,一晚上能剥上百斤,可以换到十来只脆饼。那个时候,脆饼是我们有限的见识里,最好吃的点心。我们都自告奋勇地跟着母亲去,帮着剥玉米。一路之上,月光曼舞,风中飘来阵阵稻花香。青蛙们的合唱此起彼伏。萤火虫多得像撒落的星星。社场那边,早已人声鼎沸,玉米棒子堆成了一座金黄的小山。
⑫我们加入进去。月光被搅动得四处流溢,又迅速合拢,如船划过一道道水波。终于,所有人各就各位,迅速剥起玉米来。大人们喁喁闲谈,偶尔有轻笑的一两声。月光也安静下来,趴在人们的头发上、肩上、膝盖上,淌进每粒玉米里。我们几个孩子剥会儿,手就火烧火燎地疼,也不大坐得住,心早野了,母亲叹一口气,宽容地说一声玩去吧。
⑬我们如得了特赦令,立即飞跑开去,追逐嬉闹,如快乐的小鱼,在月光里游弋。玩到大半夜,困了,回家睡去。却不知母亲什么时候回家来,第二天,枕边有脆饼的香,扑鼻。而母亲,早去地里忙活了。
⑭那个时候,从没见母亲吃过脆饼。我们以为,那是属于小孩子吃的,所以,吃得理所当然。多年后,母亲也回忆起那样的月夜,她剥玉米的事。她总是要剥到月亮西斜,手掌通红,火辣辣的。孩子多,她要多挣些脆饼。看着你们吃,我就很满足了,母亲说。一片月光倾泻下来,淹没了我的心。我追问,妈,你当时想没想过要吃?母亲笑了,傻丫头,那么好吃的东西,怎么会不想?
(选自丁立梅《只因相遇太美》,有删减)
(1)文章题目为“旧时月色”有何妙处?
(2)文中作者围绕“旧时月色”作者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画线字的妙处。
月光也安静下来,趴在人们的头发上、肩上、膝盖上,淌进每粒玉米里。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姚二烧饼
①早上起来,突然想吃烧饼了,姚二烧饼。
②姚二烧饼出名,小城里,好多人都知道。那是伴着一代人成长的。有孩子长大了,去外地工作,回忆家乡的味道,少不了要说说姚二烧饼。“想吃啊。”他们说。半夜里爬上微博发图,画饼充“馋”。
③是条很古旧的居民巷子。小城里,原来有好多这样的老巷道,都铲除掉重建了,唯独这条巷道,还保留着。两边的房,高不过两层,大多数是平房。一家挨一家,密密匝匝。这家炒菜那家香,那家说话这家应,真个是和睦又亲厚。我从那里走过,常恍惚着,以为掉进了旧时光。
④姚二烧饼店就在这条老巷子里。很小的门面,墙体灰不溜秋的。屋上的瓦,也是灰不溜秋的。门口搭一遮雨棚,烧饼炉子就摆在那雨棚下。等烧饼的间隙,人站在店门口往里看,里面幽深幽深的,跟口老井似的。有一对眼珠子,突然蓝莹莹地看过来,是只大白猫。都十多岁了,老了。它蜷缩在一张凳子上,如老僧打坐般的,看门口的人,眼神儿透亮透亮的。一张案板,从门口一直延伸到里面。姚二夫妇和面做饼,都在这上面。上面有时还搁着大把大把的葱,肥肥的,绿绿的。
⑤人贪恋那口旧旧的味道。纯手工的,手工擀皮子,手工剁馅儿,手工贴炉,任炉火慢慢烤着,烤得两面焦黄。烧饼刚出炉时,一股子麦子和芝麻的浓香,不由分说钻进你的五脏肺腑,热烈得有点火辣辣的。为了那口香,他们的烧饼店门口,便常站着不少在等烧饼出炉的人,等多久都愿意。
⑥等的人有时跟姚二夫妇搭话:“姚二,你家生意真好啊。”姚二的女人听了这话,冲说话的人笑一笑,手里的活,没有慢下一点点。姚二则抬一抬眼皮,回道:“还凑合吧,承蒙大家关照。”手里的活,也不见慢下一点点。
⑦夫妇二人,都四五十岁了。长相颇相似,胖胖的,敦厚着的。是日子过得很四平八稳的模样。姚二是从十六岁起,就在这儿摆上了烧饼炉子,之后,一直没挪过地。他结婚后,女人加入进来。夫妇二人起早带晚,做的烧饼,还是不够卖。
⑧有人建议他们,找两个帮手,把店铺再扩一扩。姚二慢言慢语回,不用了,就这样蛮好。
⑨的确,就这样蛮好。好多人都习惯了“就这样”。走过路过,看到他们夫妇,一个在案板上擀皮子,一个在包馅儿,也听不见他们言语什么,大白猫独自蜷在一旁打瞌睡。始觉尘世的寻常里,有香,有静,有稳妥,有相守。没有人介意那店铺的窄小,介意那墙壁和屋上瓦的灰不溜秋,几天不吃姚二烧饼,就很有些想了。
⑩如我这般,一大清早起来,穿过大半个小城,奔了去买。然不过两个星期未见,那黑不溜秋的木门上,已贴上通告一张:姚二烧饼,从今天开始谢幕。谢谢大家多年来的关照。姚二。下面签着年月日。
⑪旁有邻人,看着发呆的我说:“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跑空弯子。唉,关了,不做了,大前天就关了。”我怅惘伫立良久,方才慢慢走回。半路上不住回头,为什么就关了呢,为什么呢?
⑫过几天,不死心,我复跑去看。那里的门面,已全被推翻掉,在重新翻盖和装修。据说要开一家化妆品店了。
(选自丁立梅《只因相遇太美》)
(1)第①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姚二这一人物形象。
(3)结合文章第⑫内容,请简要分析“姚二烧饼”承载着作者哪些情感?
三、综合读写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解答】
A项,“滞笨”的“滞”应读作“zhì”;B项,“胸脯”的“脯”应读作“pú”;C项,“忧心忡忡”的“忡”应读作“chōng”;故选D。
…………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