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45306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02-19 七年级下册 0 88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7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84分,9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悚(sǒnɡ)   亘古(ɡènɡ)    酌油(zhuó)    诘问(jié)

B.粗拙(zhuō)     滞笨(zhì)       愧怍(zuò)      侮辱(wǔ)

C.镶嵌(qiàn)      门槛(jiàn)     忿然(fèn)       家圃(pǔ)

D.霹雳(pī)          取缔(dì)        自矜(jīnɡ)      撬开(qià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烦琐     滞笨      卸却       诲人不倦

B.晶莹     掬躬      循环       颠沛流离

C.竹篾     契约      恳切       如释重负

D.朦胧     愣住      折损       以生作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C.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D.父亲老实厚道点头哈腰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6、下列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怎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呢?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7、下面对课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怀念感激之情。

B.《台阶》以“台阶”为线索,通过父亲劳累大半辈子终于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赞美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

C.《卖油翁》是南宋欧阳修所写的一则记事明理的故事,表明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D.《老王》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老王艰难的生活和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的批判社会对不幸者的麻木。

8、阅读《骆驼祥子》,感悟名著魅力。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___________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____等等。

(2)祥子命运的三部曲是“精进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教材原文内容填空。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5)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7)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二、古诗文阅读鉴赏。(14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0~11题。(5分)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①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②飞。

【注释】①蓟(jì)庭:蓟地的庭院。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②断蓬:断梗飞蓬,喻漂泊不定。蓬,即蓬蒿,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干枯,风吹折断而飞。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歌。在中国古代,重阳节也被称为“九日”。

B.这首诗的首句“蓟庭萧瑟故人稀”,点明了登高送别的地点是在蓟州边极荒凉萧瑟之地。

C.第三句中的“暂”字,既有诗人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又含有暂时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的复杂情感。

D.全诗抓住暮春的时令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

11.末句“明朝应作断蓬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2~15题。(9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涑水记闻》)

【注】①吕蒙正:曾任宋朝宰相。②佯:假装。③同列:同僚,共事的官吏。④诘:询问,追问。⑤遽(jù):立刻。⑥穷问:彻底查问。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正遽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人皆服其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中的卖油翁不仅酌油技术高超,还十分会讲道理,是一位民间高手。

B.“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问。”这个句子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乙文中的吕蒙正因为没有听到别人对他的讽刺,所以才没有与之计较。

D.“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句话体现出卖油翁不卑不亢的沉稳形象。

15.甲、乙两文中陈康肃与吕蒙正都遭遇到别人的“轻视”,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结合两人不同表现,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16~20题。(15分)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围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坨,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A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6.选段围绕《山海经》展开叙述,请梳理事情脉络,完成填空。(2分)

①____________,我知道了《山海经》。

②从阿长那儿,我____________。

③从《山海经》后,我更搜集绘图的书。

17.文中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联系选文,说说你对“伟大的神力”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赏析加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语境,在A处补上一段关于“我”的心理描写,不少于30字。(5分)

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补充交代阿长的身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16分)

春风辗转

王继颖

①春风像曲曲折折又线条流畅的柏油公路,蜿蜒行进在群山间。我和爱人驾车入山,被春风引至一个山坳里的村子。依山而建的房屋在公路一侧,公路另一侧是一片田园。我们把车停在公路边,沿小路走进田园。春风裹挟着泥土和粪肥的气息自由弥散。正是午后,村民大概多在家中小憩,时空静谧,视野里,几只喜鹊上下翩翩飞舞。

②这片山间田园,地势高低起伏。走上一个高坡,看见一小块矮灌木枝圈起的长方形园子。一对老夫妻,在园子一角忙碌。一堆湿润的泥土旁,躺着几十棵白菜。白菜刚从挖开的坑里取出来,老两口弯腰低头,慢慢剥着压伤的白菜叶子。园子中间,鼓着一小堆儿新鲜的粪肥。

③“你们从哪儿来,到谁家的呀?”老妇人看到我们,停下手里的活儿,直起腰身,像迎接远客般热情招呼。

④“我们离这不远,不去谁家,随便转转。”我嘴上回答着,紧挨园子停下脚步。

⑤老妇人走到园子边,隔着灌木枝和我聊起来。她身材微胖,蓝底红花的旧棉袄沾着泥土,黑里透红的脸挂着饱满的笑容。清瘦结实的老汉也放下手里的白菜,直起腰身听我们闲话。他微笑的脸上波纹起伏,颜色也是黑里透红。

⑥一番闲话得知,老夫妻都已七十五六岁,三儿六孙,分出去三个小家。老两口单独过日子,坚持种庄稼地和打理菜园子,衣食不愁,身体还凑合,只是老妇人血压高,腰疼腿疼,吃药不少花钱。两位老人觉少,吃过午饭,在家躺不住,就出来忙。白菜运回家,把坑填好,园子里施上肥,就要种春菜了。

⑦“阿姨,您和大叔接着忙,我们再走走。”我们继续移步前行,老两口挥手目送。

⑧我们返回时,老夫妻还在忙碌,剥好的白菜整齐地码在一起。

⑨“你们等会儿,带两棵白菜回去!”老妇人一边招呼,挑出两棵白菜抱在懷里。

⑩“阿姨,我兜里没带钱。您有手机微信吗?我转账给您。”

⑪“白菜是送你们的,不要钱。这么多白菜,我们吃不完。再说,我们不会用手机。”阿姨和我说着话,走到园子边。

⑫择得干干净净的白菜递出来,我一手接住一棵,沉甸甸的白菜冰凉冰凉的。微寒的春风轻拂,把一股暖意送进我心里。

⑬此时,大叔也走到园子边,一手一棵干净的白菜,执意递到我爱人手里。

⑭四棵白菜放进后备厢,我翻遍车里的储物箱和手提包儿,才翻出三张纸币,一张五十的,一张十块的,一张一块的。我再次返回园子边。三张纸币,阿姨和大叔再三推辞,我执意把钱放到灌木枝里面,又快步走向公路边。

⑮返程时,后备厢的白菜气息,带着山野春风的料峭和温煦,萦绕在汽车内室里。我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也都七十多岁,血压高,吃药不少花钱。这样的午后,他们或许在午休,或许也睡不着,一个在电脑上下棋,一个对着手机玩成语游戏。孝顺的儿女孙辈成群,常见的老年病,不影响他们安享幸福晚年。园子里的两位老人,儿孙们也该是孝顺的吧!

⑯一路辗转,黄昏返回平原的城里。街边一位清洁工大爷,仍在坚守岗位。我们靠路边停车,从后备厢取出四棵白菜,把山野老人的善意,送给小城的老人。

⑰夜坐书房,我默念“辗转”一词。除了解释为“翻来覆去”,“辗转”还有一个意思:经过许多人的手或许多地方。这个意思,让我心生春风般柔软的亲切感。只要善意长住心田,就有春风辗转人间,经由你的手,拂过我的心,再伴随他的微笑,吹过谁的暖语,由城市到乡村,由山川到平原……

2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主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她身材微胖,蓝底红花的旧棉袄沾着泥土,黑里透红的脸挂着饱满的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画直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夫妻的形象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标题有哪些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共70分)

  1. 作文。(70分)

题目上:我从没有这样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舒畅、激动、认真、自责、伤心、烦恼、懊悔等。 ②以写人、记事为主,记事要完整、具体,要有真情实感。③要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④要在叙事的基础上准确恰当地运用抒情、议论。⑤书写要工整,字体要端正、匀称。⑥字数在600字左右。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7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84分,97分)

1、B

【解析】考查对字音的识记。A项,“亘”读“ɡèn”;B项,正确;C项,“槛”应读“kǎn”;D项,“矜”应读“jīn”。据此,答案为B。

2、C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要结合词义把握。A.“烦琐”应为“繁琐”;B。“掬躬”应为“鞠躬”;D。“以生作则”应为“以身作则”。故选C。

3、D

【解析】A.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使用正确;

B.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使用正确;

C.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使用正确;

D.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低眉顺眼”;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530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