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A卷
九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22分)
1、小太同学读《苏州日报》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4分)
苏州配上月亮,才更像苏州,就像美女配项链,英雄配弓箭。苏州与月,天生就是绝配。
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从被窝里爬出来,天静静的黑。从学校集中出发,来到虎丘山门,守门人睡眼惺忪地打开大门,万(lài)俱寂的夜就此被打破。老师布置完活动规则,一群小黑点就消失在黑魆魆的树丛里。虎丘塔倾斜身子,月亮徘徊于它的头顶,笑盈盈地将银光窸窸窣窣地洒在人身上,阴阴凉凉水水润润的。石湖能串月,但月亮似乎故意在躲藏,我们绕着行春、越城桥一带兜兜转转,也未能串成一颗月亮,粼粼的波浪狡黠地将月影幻化成一湖碎银。这是幼时的印象。
苏州发展日新月异,早已不再是灵巧雅致的小家碧玉了,但悬一轮月亮依旧让城市平添风采。作为新时代新门户的东方之门每晚总是第一个恭候着月亮。月亮冉冉,如晶(yíng)剔透的明珠,照亮苏州的夜空。东方之门像遮掩在星云下的巨人,迈开大步,奔向灿烂的明天。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①万(lài)______俱寂 ②晶(yíng)______剔透
③徘徊______(A、huí B、huái) ④狡黠______(A、xiá B、xié)
(2)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哪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句不同?(_______)(2分)
A、月亮徘徊于它的头顶,笑盈盈地将银光窸窸窣窣地洒在人身上,阴阴凉凉水水润润的。
B、苏州发展日新月异,早已不再是灵巧雅致的小家碧玉了。
C、东方之门像遮掩在星云下的巨人,迈开大步,奔向灿烂的明天。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是鸟也,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_________》)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⑥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名著阅读。(6分)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林冲见了,说道:“天赐其便。”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飞也似踊跃而来。林冲见他来得势猛,也使步迎他。
①文中的大汉是谁?
②林冲为什么说“天赐其便”?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的好汉,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既是江湖人士的特点,也是江湖人士的道德缺陷。请选择其中一位好汉为例加以说明。
4、观察下面这幅题为《在岗言岗》的漫画,简述漫画的内容和寓意。(2分)
内容:
寓意:
第二部分(4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②便拟归③。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④深处亦沾衣。
[注]①春晖:春光。②轻阴:阴云。③便拟归:就打算回去。④云:指雾气、烟霭。
5、下列对该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首句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
B、第三句诗人揣度客人心理,转到对万里无云的无雨时节的描写。
C、“入云深处”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令人神往的意境,引起客人游山之兴。
D、这首诗虽然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6、试品析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弄”字的表现力。(3分)
7、“莫为轻阴便拟归”这一句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张辽①受曹公②命屯长社③。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④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曰:“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冯述评:周亚夫⑤将兵讨七国,军中尝夜惊。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吴汉⑥为大司马,尝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皆还按部,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此皆以静制动之术,然非纪律素严,虽欲不动,不可得也。
(选自《智囊·上智部·张辽》,有删改)
注:①〔张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名将。②〔曹公〕曹操。③〔长社〕地名,今河南长葛。④〔造〕制造,作。⑤〔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统帅汉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⑥〔吴汉〕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曾任大司马一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乃令军中曰蒙乃始就学
B、不反者安坐尔安敢轻吾射
C、吴汉为大司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军中尝夜惊尝射于家圃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军 中 有 谋 反 者 夜 惊 乱 火 起 一 军 尽 扰。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11、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古代汉语词典》“顷”的义项:①中国市制田地面积单位。②短时间。③刚才,不久以前。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
12、张辽、周亚夫、吴汉的军事故事,体现出三人怎样的军事领导才能?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5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因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冠状病毒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人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此次疫情防控中,从武汉市初发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但新型冠状病毒究竟通过何种动物媒介传染给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持续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节选自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教育手册》)
(材料二)
埃博拉虽说尚未在人类中引发无法逆转的决定性大爆发,但这一天似乎越来越近了。多年来它频频在非洲各处引起微爆发。科学家担心某次微爆发会酿成无法阻止的滔天巨浪。一种病毒能杀死九成感染者,疫苗和治疗手段都不存在,你可以想象会有什么后果。后果就是全球大爆发。埃博拉的行为不可预测。假如出现了以空气传播的埃博拉毒株,它会像流感一样在六周内席卷全世界,杀死无数人口。当然,它也可能永远悄然游走于边缘地带,每次只夺去少量的性命。
埃博拉病毒粒子只有七种蛋白质:七种不同的大分子排列成状如长辫的结构,组成埃博拉病毒粒子的长丝。我们大致了解其中的三种蛋白质,另外四种则完全未知:结构和功能都是谜团。无论这些埃博拉蛋白质是什么,它们似乎都能瞄准免疫系统进行特定攻击。这一点上它又有点像同样摧毁免疫系统的HIV,但和HIV的悄然袭击不同,埃博拉的攻击是爆炸性的。它在人体内肆虐的时候,整个免疫系统都会失灵,你会像是丧失了应对病毒袭击的能力。人体像是被围困的城市,城门大开,敌军拥入,在公共广场上安营扎寨,放火焚烧所有一切;就在埃博拉病毒进入血液系统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几乎肯定难逃一死。你无法像击退感冒那样击退埃博拉,埃博拉十天内就能完成艾滋病花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
(节选自[美]理查德·普雷斯顿著《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材料三)
2003年的SARS,死亡率是10%。为什么很多人病得严重?因为当一个新的病毒攻击人类,你对它没有抵抗力,只能靠我们的免疫力。而我们的免疫力不会很快有反应,因为我们所有的细胞对这个新的东西没有记忆,所以先跟它产生严重的斗争,这个斗争是天然免疫,就是我们所有的白细胞开始攻击,在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把一些炸弹扔进去,炸得到处都是。于是肺里就产生了炎症。但是,如果是有过一次病毒性感染或者打过一次疫苗,我们就认识它了,下一次这个病毒再来到你身上,体内有记忆的细胞会一下子扔出来很多炸弹把它干掉。所以对于一个未知的病毒,就像一百年前流行性感冒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死掉五千万人,首先因为全世界对它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另外,也不知道怎么隔离。
所以为什么2003年SARS最后好了?因为我们采用了非常好的隔离态势把它控制住了。流感和感冒不同,流行性感冒有可能非常重,它是一个特殊的病毒,这个病毒有可能会引起极为严重的临床表现,比如肺炎,而重症肺炎是有可能会死人的。
……
今天大家面对的是一个在生物界中进化的非常成功的病毒,这个成功的病毒,我们叫它季节性流感,而且它每年都要变。流感病毒时刻存在,这意味着在座各位的生活从来没有那么静好,之所以这样,一定有人在维护,比如说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在边疆,比如说还有我们。(掌声)其实病毒一直存在,当你看海底或抬头看天空,病毒都会和你一起看,因此感染的风险也就一直存在。
(根据2020年1月18日张文宏教授CC-talk演讲整理。题目为《让流感不再肆虐,你必须知道的真相》,有删减)
13、(1)根据材料中的描述,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冠状病毒可能是图片________,埃博拉病毒可能是图片___________。(2分)
(2)根据材料中目前的科学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传播。(1分)
14、三则材料体裁不同,阅读对象也有所差异。请仿照以下示例,结合材料中的具体语句,选择材料二或材料三说明其语言风格和传播效果。(3分)
示例:材料一选自政府部门印发的“健康教育手册”,主要面向的是想要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普通大众。语言风格:平实简洁、科学严谨,比如“有可能导致”、“有待进一步研究”等,显示了关于新冠病毒的科学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传播效果:这段文字给出了具体消灭病毒的方式,有助于普通家庭及时预防,切实减少了读者的担忧焦虑。
材料二选自美国纪实文学畅销书,阅读对象主要是对埃博拉病毒有兴趣的科普爱好者……
材料三选自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的演讲,主要面向非医学专业的青年听众……
15、《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书中,作者这样写道:“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当今社会,与疫情作战的已不再是个人,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5分)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