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
语文试卷(提高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23分)
1.(本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霜降既过、孟冬已至,长江两岸绿树成片、野趣àng然,时常可见白鹤浅飞【甲】鱼儿游yì,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迈之景跃然眼前。“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乙】古代诗人笔下的江河盛景,正成为你我身边的美好。
为保护一江碧水,营造美好生态,受大江恩泽的人们正孜孜不倦地汲取智慧,探索人与自然和xié共生的城市新路径。特色花海和健康步道,让一江两岸换上新装;防治污染,严格禁渔,使长江水质显著改善。长江人正以qiè而不舍的努力,奋力谱写“与江共生”的生动篇章。
(1)(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野趣àng_______然 游yì_______
(2)(2分)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3)(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人笔下的江河盛景,正成为你我身边的美好”一句中的“盛”是美好的意思。
B.文中划线句是个并列复句。
C.“白鹤浅飞”“健康步道”“汲取智慧”“奋力谱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长江人正以qiè而不舍的努力,奋力谱写‘与江共生’的生动篇章”一句中的“努力”是名词。
2.(本题9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天地无私,草木有情。看“槲叶落山路,(1)__________”的飘洒明丽(温庭筠《商山早行》),“秋草独寻人去后,(2)__________”的孤旷空寂(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__________,郁郁青青”的茂盛青翠(范仲淹《岳阳楼记》);听“(4)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的荒芜沧桑(许浑《咸阳城东楼》),“树林阴翳,(5)__________”的盎然生机(欧阳修《醉翁亭记》);悟“(6)__________,(7)__________”的新旧更迭之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雾凇沆砀,(8)__________(9)__________”的天地交融之境(张岱《湖心亭看雪》)。
3.(本题8分)学校开展“舞台天地——戏剧主题周”活动,请你参与。
(1)(3分)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戏曲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请你帮班长小文拟写一条短信发给本班家长。
(2)(2分)学校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你选出的下联是( )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3)(3分)团委组织“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
请你概括从表中获取的两条主要信息。
二、(57分)阅读。
(一)(本题13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忠定张尚书①曾令鄂州崇阳县。崇阳多旷土②,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忠定令民伐去茶园,诱之使种桑麻。自此茶园渐少,而桑麻特盛于鄂、岳之间。至嘉祐中,改茶法,湖、湘之民苦于茶租,独崇阳茶租最小。民监他邑,思公之惠,立庙以报之。民有入市买菜者,公召谕之曰:“邑居之民,无地种植,且有他业,买菜可也。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笞③而遣之。自后人家皆置圃,至今谓芦菔④为“张知县菜”。
(选自《梦溪笔谈》)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①忠定张尚书:张咏,谥号“忠定”,北宋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②旷土:荒芜的土地。③笞(chī):用竹板打、抽打、鞭打。④芦菔(lú fú):萝卜。
4.(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加粗)词的意思。
①诱之使种桑麻( )
②笞而遣之( )
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④太守谓谁( )
5.(4分)翻译下列句子。
(1)民监他邑,思公之惠,立庙以报之。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5分)【甲】中的张知县和【乙】中的太守欧阳修都深受百姓爱戴,试结合两则短文分析原因。
(二)(本题16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纯文学的标准,赛亚•伯林在《艺术的责任》一文中有简洁准确的归纳:表达的艺术性(个人艺术才华)、情感的真诚性(道德或情感态度)和内容的重要性(人类或社会责任)。这三个标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关联的有机体。现在,我们用这三个标准来讨论刘慈欣的作品。第一,他想象力丰富,有艺术才华,他的艺术想象,从地球开始遥望太阳系,最后直奔银河之外;第二,从他的人物塑造中可以看出,作者有悲悯和同情之心,情感态度也是真诚的;第三,问题重要吗?地球快要毁灭了,看上去很重要,但文艺的“重要性”,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而不是化学、物理学、太空学意义上的。从这个层面上看,其“重要性”需要斟酌。
【材料二】
豆瓣网《我在岛屿读书》热评>请多制作一些这样的文化节目,而不是娱乐至死。
>朋友们,这才是向往的生活啊! >应该找个更有文学底蕴和节奏更好的主持人。 >只要能跟书相遇,什么时候都不晚。 >万千的不确定之中,书里会留下一方天地容人喘息。 >当文学走上荧屏,余华苏童带我们找回阅读的快乐 >一场面朝大海的书香之旅 >被狠狠治愈了!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文学偶像。 |
|||
排名 | 节目名称 | 播放频道 | 收视率 |
1 | 我在岛屿读书 | 江苏卫视 | 0.983 |
2 | 2022悦读之夜 | 北京卫视 | 0.782 |
3 | 今日评说 | 浙江卫视 | 0.3900.390 |
4 | 快乐再出发 | 湖南卫视 | 0.219 |
5 | 最炫国剧风 | 山东卫视 | 0.184 |
6 | 爱情保卫战 | 天津卫视 | 0.135 |
7 | 欢乐东北风 | 吉林卫视 | 0.084 |
2022年11月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材料三】
解锁文学破圈①的更多可能性
①海风摇曳椰影,海浪伴着书香,余华、苏童、西川等知名纯文学作家在沙滩边的“分界书屋”聊生活、读书和写作,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开启别具一格的读书之旅。
②《我在岛屿读书》的突破之处在于打造了一个近乎世外桃源式的开放外景,设计野餐、篝火诗歌朗诵等情境将氛围感拉满,让铅字背后的作家变得鲜活立体。外景纪实的“生活流”叙事风格拉近了作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解锁文学破圈的更多可能性。
③《我在岛屿读书》期望用美景、好书和文坛老友构建起的阅读场景,唤醒更多人对经典阅读的向往,并提醒大家: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出抉择。
④聊起经典,这些已经佳作等身的作家也会表现出敬畏心,解读鲁迅《孔乙己》好在哪里,探讨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意义,赞叹沈从文《湘行散记》的影响力,这些家喻户晓的作品经过他们生动而又独到的解读,让人豁然开朗。如果说读书是一种遇见,那么经过这一期节目,很多人重新产生了与经典邂逅的冲动。
⑤在苏童看来,经典作品的光辉,是不会被岁月磨灭的,只会随着时间焕发出更大的光辉。经典阅读引领人的内心生活,哺育人的精神世界,也让人们探索心灵。
⑥“阅读不是马上让你学会什么,马上让你掌握什么,当你在阅读一部好作品时,你会忘了自己,那种乐趣是无穷的。”余华坦言,直到35岁之后才敢说读懂了一些鲁迅。他认为经典就是经得住重读的、历久弥新的好东西。“人是很容易沦陷在‘自我’‘小我’里的,而阅读让你打开了世界,让你看到大海是那么辽阔,无边无际,视野完全不一样了。”
⑦有趣的灵魂相遇,总能发生许多趣事。《我在岛屿读书》记录下“灵光乍现”的瞬间,不少随性幽默片段令人莞尔。首期节目里,西川便闹出一个“乌龙”——他拾起沈从文的一本书,先是煞有介事道“慌慌张张,不必生活”,念完后又纳闷似觉不妥。此时身旁的苏童早已忍不住大笑,说书名是《生活不必慌慌张张》。
⑧听他们讲文坛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娓娓道来,更是有趣,比如说苏童写字用力很大,给余华写的约稿信上还有上一封写给铁凝的印痕;提起旧时光他们都像孩子似的开心,聊到好友史铁生又不由伤感;西川说话很风趣,聊起全唐诗却有一种诗人特有的格局和视野。
⑨苏童曾担忧,过去的作者多是通过文字与读者交流,突然“组团”曝光于镜头前,会否让观众对作家的神秘感和对文学的敬意消失?他还不忘调侃,读完《活着》,再看到嬉皮笑脸的余华本人,难免有种“喜悦的崩溃”。不过,说到底,文学不会拒绝想要靠近的人,就像余华在节目中感叹的:“岛屿书屋用浪漫的气质和朴素的容貌迎接所有人。”
【注】①破圈:网络流行词,指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并认可。
7.(3分)下列选项中对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慈欣的作品中谈到地球毁灭的问题,具有化学、物理学、太空学意义上的重要性,这样的作品肯定不是纯文学作品。
B.2022年11月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榜反应了一个现象:现在的观众对生活娱乐类的综艺节目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
C.《我在岛屿读书》用美景、好书和文坛老友构建起轻松闲适的阅读场景,让铅字背后的作家变得鲜活立体,唤醒更多人对经典阅读的向往。
D.创作出长篇小说《活着》的余华在节目中常常嬉皮笑脸,苏童觉得有种“喜悦的崩溃”,作家的这种形象曝光于镜头前,容易让观众失去对文学的敬意。
8.(4分)从下面的备选课文中任选一篇,结合材料一中纯文学的标准判断鲁迅作品是否属于真正的纯文学,并说明理由。
备选课文:《故乡》《孔乙己》
9.(4分)小语观看了《我在岛屿读书》后说:“现在的社会娱乐至上,很是浮躁,这样的读书类节目肯定没多少观众。”请你结合材料二加以应对。
10.(5分)阅读文学作品能带给人思想的浸润,而现实中喜欢文学作品的读者很少。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联系实际,就“文学如何破圈”谈谈你的认识。
(三)(本题16分)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梁惠娣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旱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真小儿无赖溪头卧孙莲落”闲读灾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在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里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时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11.(4分)品味文中两处划线句,按要求答题。
①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品味加点词“紧紧”“轻轻”的作用)
12.(3分)第⑤段写大公鸡在屋檐下踱步发出动人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13.(4分)第⑦段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4.(5分)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一谈文章第⑧段的作用。
(四)(本题12分)名著阅读。
《水浒传》内容摘抄
清人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A三人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① 焦躁,便把碟儿盏儿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① 气愤愤的。
B② 道:“甚么闲话!我便肯时,有一个不肯。你问得他肯便去。”陈达道:“好汉教我问谁?”② 道:“你问得我手里这口刀肯,便放你去。”陈达大怒道:“赶人不要赶上,休得要逞精神。”
C③ 说:“这黑汉子是谁?”最后得知是宋江时,他拍手叫道:“我那爷!你可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
D④ 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学会用辩证发展思维看中国古典名著。
15.(4分)阅读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水浒传》中的人物。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16.(4分)《水浒传》在享受着广泛赞誉的同时,也承受着同样广泛的诟病。批驳主要集中在水浒英雄忠义背后暴力、血腥的行事作风。有人评价“梁山好汉的灵魂里,住着一个正义的捍卫者,也住着一个暴力的土匪。”请结合上题人物中的任意一人,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17.(4分)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吸引了很多困惑的青年。无论是梁山的绿林,还是江南的儒林,女性都很稀少。很多同学不禁产生了疑问:古典小说中的女性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请你以下面两位女性为例阐述理由。
备选人物:扈三娘《水浒传》 鲁小姐《儒林外史》
八、作文(共4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老师给我的缕缕关心,我不曾忘记;各种活动带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
请以“拾起校园的点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布局谋篇要思路清晰;表达有新意有个性,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参考答案
1.(本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盎 弋 谐 锲
(2)B
(3)C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盎然(àng rán):形容气氛、趣味等浓厚的样子;
游弋(yóu yì):指巡逻,无目标地兜游,监视某些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指在水中游动;
和谐( hé xié):协调而匀称;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