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4分)阅读下面这段回忆性的文字,完成字音字形挑战。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阿长是个极为特别的存在。她生得矮而胖,常穿着一身旧棉袄,说话时带着浓浓的乡音。有一回,我心心念念一本叫《山海经》的书,向阿长xù( )述时,她虽有些懵懂,却还是将我的诉求记在了心上。为了买到这书,阿长跑遍了集市,费了好大周折。终于,她带着那朝思暮想的书回来了,我接过书,看到封面上奇形怪状的图案,内心满是欢喜。阿长虽有诸多规矩,让我曾心生fán( )闷,但此刻,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只留下对她深深的感激。
(1)(2分)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①懵_____②矩_____
(2)(2分)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汉字。
①( )述 A.叙 B.序
②( )闷 A.繁 B.烦
2.(10分)读小说,人们希望它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谈人生,谁不希望一帆风顺,一路向着理想飞奔?正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就给人这样的体验,让人唏嘘叹惋人物的命运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1)(6分)请你结合全书故事情节补写下面的表格。
(2)(4分)小北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做了许多摘抄,请你在下面的两段摘抄中任选一句,帮助他完成批注。
①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②凡是有人出钱的事,他全干。三毛也好,两毛也好,他乐意去打一天旗子,随着人群乱走。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理解性默写。
(1)王维《竹里馆》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集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回首故乡,愁思萦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写花草树木珍惜最后的美好春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8分)
4.(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乙】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4分)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乙】诗一、二两句(划线)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笛”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两首诗都选取“笛”声抒情,请说说【甲】【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选自宋史《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陈尧咨善射 善:_______ 及守荆南回 及:_______
(2)(8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甲】文中,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3分)阅读《山地回忆》(节选),完成问题。
①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他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天津是很显得突出,也觉得土气。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穿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一九四一年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部队决定休息几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我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②这样冷天,我来洗脸,反倒妨碍了人。我心里一时挂火,就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③“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那人说。
④“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她冷冷地望着我,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
⑤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
⑥“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⑦“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⑧“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⑨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⑩“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⑪“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⑫“不会求人做一双?”
⑬“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⑭“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⑮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⑯我洗过脸,回到队上吃了饭,就到女孩子家去。她正在烧火,见了我就说:
⑰“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
⑱屋里蒸汽腾腾,一个大娘和一个四十多岁的大伯,围着一盆火坐着。在大娘背后还有一位雪白头发的老大娘。一家人全笑着让我炕上坐。女孩子说:
⑲“明儿别到河里洗脸去了,到我们这里洗吧,多添一瓢水就够了!”
⑳大娘从炕角里扯出一块白粗布,说:“这是我们妞儿纺了半年线赚的,给我做了一条棉裤,剩下的说给她爹做双袜子,现在先给你做了穿上吧。”
㉑我连忙说:“叫大伯穿吧!要不,我就给钱!”
㉒“你又装假了,”女孩子烧着火抬起头来,“你有钱吗?”
㉓大娘说:“我们这家人,说了就不能改移。过后再叫她纺,给她爹赚袜子穿。早先,我们这里也不会纺线,是今年春天,家里住了一个女同志,教会了她。还说再过来了,还教她织布哩!你家里的人,会纺线吗?”
㉔“会纺!”我说,“我们那里是穿洋布哩,是机器织纺的。大娘,等我们打败日本……”
㉕“占了北平,我们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齐备!”女孩子接下去,笑了。
㉖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和这一家人熟了,就又成了我新的家。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㉗“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㉘“怎么沾了我的光?”
㉙“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㉚我笑了。
㉛女孩子说:“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㉜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㉝“你看,她来查账了,”大伯说,“真是,我们也该计算计算了!”他打开放在被垒底下的一个小包袱,“我们这叫包袱账,赚了赔了,反正都在这里面。”
㉞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㉟“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㊱“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㊲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㊳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㊴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干什么用?”我问。“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象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3分)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回忆从我到河边洗脸开始,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起点接续叙述,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B.小说故事情节别开生面,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结构。
C.小说体察人民苦乐,直面人生,以博大的人道主义关怀,使作品散发出耐人寻味的清香。
D.小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故事虽然发生在战争年代,却没有刀光剑影,生活也充满着诗意。
(2)(6分)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妞儿的形象?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孙犁的小说常被人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①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涩岁月,更多是因为它的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老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③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就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锁进一个肥皂箱里,也不许我们碰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来,放进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④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是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⑤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木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在小雨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他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呈现出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在泥泞中,默默祈祷。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我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⑥后来他再也没回过乡中心小学。
⑦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窗。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虽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丑陋”的砖块以它们的坚韧和执着,甚至是“牺牲”构筑起了金碧辉煌的底架。
⑧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⑨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⑩我们愿意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⑪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1)(3分)请你通读全文,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5分)请你按括号内的要求为下列句子做批注。
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这里的“微笑”和“叹气”矛盾吗?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你如何理解“‘普通’的伟大”?请结合链接材料,并联系本文内容,加以阐述。
[链接材料]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0分)
8.(30分)按要求写作。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像阿长这样的人,她(他)或许很平凡,甚至有一些缺点,但却在某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那个特别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你对她(他)的情感。
…………
参考答案
1.(1) měnɡ ju(2) A B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①懵懂:měng dǒng,糊涂、心里不明白。
②规矩:guī ju,规定的法则、标准和习惯。
(2)本题考查字形。
①叙述:xù shù,写出或说出事情的前后经过。故选A。
②烦闷:fán mèn,心里憋闷;心情不畅快。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