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探索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沪教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3日
资源编号 95715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探索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沪教版2024新教材)

2025-02-22 九年级下册 0 59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沪教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沪教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探索溶解现象》单元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7章《探索溶解现象》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选择题(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B.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一种

C.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析出晶体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下列厨房用品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面粉                      C.食盐                      D.黄豆浆

3.有100g10%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加10g硝酸钾固体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减少一半溶剂                                     D.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4.如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打磨干净、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此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个金属球分别浸入到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待反应结束后,取掉烧杯,两个金属球均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铁球会上浮

B.实验结束后取掉烧杯,杠杆左端下沉

C.反应结束后,右侧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D.实验结束后,左侧烧杯中溶液质量比右侧烧杯中溶液质量小

5.开展跨学科研究学习,才能更深入理解科学本质。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硝酸钾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

A.试管内溶液仍然饱和溶液                    B.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6.一块体积为V%的木块漂浮于装有硝酸钾(KNO3)溶液(有部分硝酸钾固体未溶解)的小烧杯中,如图甲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硝酸钾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B.由图乙推断温度改变的方式是升温

C.M点时烧杯底部没有硝酸钾固体

D.V排增大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7.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8.现有1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质是氢氧化钠,溶剂是水

B.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0

C.取出2g此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

D.从微观角度看,溶质溶解既有扩散过程,又有水合过程

9.实验室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好标签的试剂瓶并盖好瓶塞

10.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粗盐溶液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该再过滤一次

B.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C.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D.当蒸发皿中的水全部蒸干时,再停止加热

11.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操作I是加水溶解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经过操作 I~Ⅲ后,若所得 KNO3晶体仍不纯,需要进行重结晶

12.硝酸钾和熟石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格。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30 50 60 80 90
溶解度 13.3 31.6 45.8 85.8 110 169 200
0.185 0.165 0.153 0.138 0.116 0.094 0.085

A.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物质

B.3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90℃时,将硝酸钾加到水中,充分搅拌后降温至20℃,析出固体

D.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3.将一定质量的固体甲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再小心地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在溶液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固体乙溶于水且不与甲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④中木块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应多于③中的木块

C.三个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③>②>① D.甲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4.学校化学社团开展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室温下做了以下实验:量取10mL水于洁净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固体配得硫酸铜溶液,再不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直到该固体不再溶解,然后冷却到室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40 60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g 98 109 129 174

A.当Ⅱ中氢氧化钠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消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9g

B.两次玻璃棒的作用均为搅拌,加速溶解

C.Ⅲ中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D.实验结束时,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6%

15.CaCl2和NaCl是常用的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小组同学分别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冰块,按①~⑧所示试剂及用量进行实验;90min时,测定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试剂及

用量

24%的NaCl溶液/g 2 4 6 8 6 4 2 0
24%的CaCl2溶液/g x 0 0 0 2 4 6 8
水/g 6 4 2 0 0 0 0 0
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g 3.57 6.77 9.44 14.19 12.84 11.54 9.97 9.5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x=0

B.对比⑤⑦可得出24%的NaCl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的CaCl2溶液

C.实验②~④说明融冰效率与NaCl溶液的浓度有关

D.实验⑥中,NaCl与CaCl2的质量相等

16.某钢铁厂处理高盐废水(含氯化钠、硫酸钠及微量的其他盐)的流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

B.母液1、2、3都是不饱和溶液

C.降温至0℃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硫酸钠

D.40℃时,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

17.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部分操作及原理如下:

步骤 操作 原理
1 30℃时,将NH3、CO2依次通入饱和NaCl溶液
2 过滤,加热NaHCO3固体

根据图表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B.3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

C.NaHCO3析出的原因: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

D.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中不含NaHCO3

18.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图1是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按图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能配制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KNO3和NaCl溶液

C.“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是d点→b点

D.t2℃时将等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

19.医药商店销售的某种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注射液部分说明如图,测得该葡萄糖注射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混合物

B.葡萄糖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该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40%

20.实验室有一瓶稀盐酸,欲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先加入12.5g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208.1g,再继续加入25g该种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211.2g,则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4.6%                                                    B.3.65%

C.7.3%                                                      D.10.95%

  非选择题(6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除标明外,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0分)

21.(11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融雪剂已成为国内外冬季融雪化冰,保障道路畅通、安全的必需物资。氯盐类融雪剂成本较低且融雪效果明显。常用融雪剂主要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

Ⅰ、不同融雪剂效果比较:

分别将10g不同种类的融雪剂均匀撒在200mL的冰块上,密封后,置于-10℃的恒温箱中。冰块融化后,融雪剂会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每10分钟后取出,立即用注射器抽出容器中所有液体,迅速称量液体质量后,将液体倒回,继续实验。试验过程总时间为60分钟,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综合比较,融雪效果最好的药品是        

(2)40分钟时,倒出的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3)融雪剂融雪效果随时间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Ⅱ、融雪剂虽给交通带来便利,但同时对路面行驶的车辆和钢筋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实验小组通过对比几种融雪剂对金属铁的腐蚀情况选出一种对金属腐蚀性较小的融雪剂,减少融雪剂使用的后顾之忧。

…………

参考答案

1. A

【详解】A.根据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中可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 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析出晶体,如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温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 C

【详解】A、植物油难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B、面粉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

D、黄豆浆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探索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沪教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9571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