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同步实验汇总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同步实验
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1.实验原理
(1)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即为瓶内消耗氧气的体积。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注意】
(1)此实验对实验药品的要求:只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
(2)实验开始时,预先在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①吸收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
②吸收生成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3)倒吸进集气瓶的水不能充满整个集气瓶的原因: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且不溶于水。
(4)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实验误差分析
(1)若实验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
①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
②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③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2)若实验结果大于1/5,原因可能是:
①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部分气体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
②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
3.实验改进
(1)改进原因:
①实验时在容器外点燃红磷,燃烧产物会污染环境,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大,因此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②集气瓶的刻度读数较粗略,且会有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改进思路:
①点燃方式的改进:实验过程中不打开装置,使装置始终保持密闭,如图①、②所示。
②测量方式的改进:利用量筒或注射器等测量仪器,减小实验误差,使测定结果更加精确,如图③所示。
【典例01】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大于五分之一
【典例02】下图所列实验装置不能够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典例0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燃烧消耗氧气
B.最终量筒内液面上升到40 mL处
C.该实验反应迅速,现象明显
D.此实验铁丝绒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典例04】资料显示,红磷和白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室分别用红磷(曲线ab)和白磷(曲线ac)燃烧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的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燃烧停止后,容器中剩下的气体都主要是氮气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能力大于白磷
D.该图示说明选用红磷燃烧没有用白磷燃烧实验效果好
1.(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木炭、硫或铁丝代替红磷,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B.红磷要适量,若红磷过量,则测得的结果偏大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燃烧停止后白烟慢慢消失
D.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
2.(2023·河北邯郸·校考二模)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
B.点燃红磷前必须事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C.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D.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3.(2023·江苏徐州·校考二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铜丝能够引燃白磷,主要利用了铜丝良好的导热性
B.通过注射器内水体积的变化,得出试管内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C.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等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时所用白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4.(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三模)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取用的红磷必须足量
B.引燃红磷后,左管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冷却后升至刻度1
C.该装置环保,所得结果更准确
D.该装置还能测得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
5.(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药品时,取少量的红磷
B.点燃酒精灯后,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应处于最左端
D.注射器量程足够大时,弹簧夹始终打开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6.(2023·山东德州·统考二模)下图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惰性电热板”通电发热后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左右有隔板,隔板间距离为20cm。关于该实验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电热板上的红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B.若装置气密性不好,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偏大
C.反应结束后切断电源,冷却至室温后左右隔板间距离约为16cm
D.反应后剩余的主要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2023·安徽·校联考三模)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发生反应。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先点燃过量的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钟罩内水面上升约1/5体积。再使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点燃镁带,镁带继续燃烧,水面继续上升到约7/10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
A.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目的是使镁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B.该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
D.金属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8.(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给硬质玻璃管中的铜粉(足量)持续加热并不断来回推拉注射器活塞直到反应完全,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减少了总容积的1/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用木炭代替铜粉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9.(2023·四川德阳·统考一模)燃烧法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监测燃烧时装置中氧气的含量变化,比较蜡烛与白磷的优劣,所取蜡烛和白磷均足量,氧气传感器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图2,足量的蜡烛和白磷均能完全耗尽氧气
B.若利用这两种物质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结果均偏高
C.纵坐标的数据减小后,又增大的原因是容器中氧气的量又增加了
D.若采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用白磷的结果更接近准确值
10.(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用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足量的红磷或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冷却至室温后结束实验),测定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图2曲线①数据表明,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低于起始压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图2曲线②推断: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其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
1.(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2.(2022·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
C.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4处
3.(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4.(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2022·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小科查阅资料发现P2O5有毒,在教材实验(如图1)的启发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_______。
(2)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打开弹簧夹K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
(3)图2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的_______(填“铜粉”或“空气”);在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尽可能消耗装置中的_______。
(4)室温下,图2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①反应消耗的O2的体积为_______mL;
②实验测得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图2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铁不能空气中燃烧,都不能测定氧气含量,故选项A错误;
B、红磷应该足量或过量,确保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实验结果更准确,故选项B错误;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燃烧停止后白烟慢慢消失,是因为白烟是五氧化二磷,能够溶解在水中,故选项C正确;
D、该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不是总质量)的五分之一,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2.C
【详解】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这样才能充分消耗氧气,选项说法正确;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否则装置漏气会影响氧气含量测定,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红磷燃烧放热会导致气压变大影响氧气含量测定,选项说法不正确;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