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古诗文默写-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0日
资源编号 93224

专题09 古诗文默写-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2025-01-20 八年级上册 0 83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专题01 字音字形辨析-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专题02 词...

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

专题09  古诗文默写

诗文默写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文名向的记诵情況,包括现行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诗词名句,大纲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中的名句,比较热悉的课外诗文名句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谚语等。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直接型默写。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句子,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各地区中考中都会出现的题型。

2.理解型默写。指在给出语境的情况下,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要求选填出合适的句子。与以前的直接默写相比,理解型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情感的把握,比填空式难度大。

3.运用型默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往往创设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文字或图画),要求考生根据语言环境展开联想,选择恰当的古诗文语句填入其中,使它与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谐调吻合。设题时古为今用,与现实联系紧密,属于学以致用的题型。这类默写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联想能力。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课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特点是: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检测学生运用名句的能力。对这样的题目,不要急于下笔,应先进行分析,再结合课文中的名句进行取舍。

4.主题型默写。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选填恰当的古诗文句子。这类题型的迁移性和综合性比较强,属于归类记忆背诵默写题。

一、备考策略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背诵名句时要抓住重点:(1)注意生僻字;(2)注意同音异义字;(3)注意同义异形词;(4)注意具体语境;(5)注意语句的顺序。

考前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熟练掌握课本中所有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

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

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

4.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在课内诗文充分积累的前提下,要将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

5.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默写的考查注重所学诗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过的古诗文名句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学习古诗文,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6.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平时的积累在扎实有效的前提下,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积累方法。将同一题材的诗文名句归类积累: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积累:山、水、花、鸟……将同一作家的作品集中积累等。考前要集中强化训练,注意字形辨析,记诵准确。避免机械重复,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地高效训练。

二、解题技巧

原文型默写难度不高,要求的是“背、默”,注意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理解型默写则是“背、默、辨”,灵活性更强,不仅要求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背诵及默写,还要求对原文内容有深刻理解。从内容上讲,理解型默写题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答案相同、问法不同。理解型默写经常会出现题干不同而答案相同的情况,易给学生造成困惑,不知该从哪个角度对原文进行解读。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关键词法”。抓住关键词,即使题干问法不同,但关键词相同或相似。同学们在复习时,抓牢关键词即可,以不变应万变。

2.答案不同,侧重点不同。理解型默写由于没有直接给出原文,需根据题干要求默写语句,部分学生即便古诗文背得再熟练,却分不清原文中哪句话符合题目要求,从而填写错误,导致失分。要注意区别原文每句话的特点和作用。一般可分为三个类别:

①内容上,语句交代了什么事件,描绘了什么景物,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②手法上,有无运用写作手法,如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直抒胸臆、用典、比喻、拟人、夸张等;

③情感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什么样的情感。

一、旧知复习

1.古诗文默写。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

(6)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7)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8)悠悠中华大地,历史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处处留下了先贤的名篇佳句。楠楠寒假到了河北邺城,看到曹操建的铜雀台,想起了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郎便,①__________________”;他登上湖北武汉的黄鹤楼,不禁吟诵起了崔颢的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②__________________”;他来到杭州西湖,看到孤山寺和贾公亭,又记起了白居易的那一句“③_____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5)《雁门太守行》中运用鲜明色彩描绘惨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富贵不能淫》)

(4)《赤壁》中杜牧运用议论,隐含自己独特见解,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5)______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6)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杜甫在《春望》中用细节刻画了一个因忧国思家而日益衰老的诗人形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清照在《渔家傲》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画卷。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3)《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与亲人消息隔绝,音讯不至,心情迫切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酒仙太白挥发瑰丽想象描写月影明镜、彩云蜃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船行山水之间,山岚雾霭,轻烟漫漫,耳畔偶有猿啼声声,鸟鸣不绝于耳。《答谢中叔书》曾描绘此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子>二章》中,“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话概括了大丈夫的操守,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

6.请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寡助之至,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陆游《诉衷情》)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面对离别,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吟诵”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依恋之情。

(5)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通过描写日落鸟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表达了诗人归隐之悠然。

(6)《春望》一诗中,诗人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三峡》一文中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7.请阅读下列文字,补写横线处所缺的诗句。

吟咏古诗文名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志士仁人的气度风范。“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这是大丈夫坚持正义,守望初心的最强宣言;“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这是将士们不畏艰险、忠君报国的满腔赤诚;“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春望》杜甫),这是士大夫感时伤世、思家悲己的满腔凄楚;“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朱敦儒),这是亡国遗民对收复山河的热切渴望和对旧都难还的满腔悲愤;“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这是爱国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慨叹;“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绩),这是隐居高士超然物外,思慕先贤的隐逸情怀。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从视觉、听觉角度表现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是先贤为我们树立的精神丰碑。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身居茅屋,仍怀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济世情怀。

9.古代文人常把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寄托于诗文之中。回顾本学期学过的古诗文并填空。

(1)绘景:李白《渡荆门送别》用“____,_____”描绘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时所见的壮丽景象;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用“_____,_____”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2)寄情:杜甫《春望》开篇“国破山河在,_____”写春望所见之景,抒忧国伤时之情;晏殊于“_____,_____”的时光流逝中诉说心中聚散无定的惆怅之情。

(3)载道:事业成功外部环境、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正如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的“_____,_____”;陶渊明认为一个人只要内心清净,即便身处“人境”,也能不受喧嚣之扰,正如他在《饮酒(其五)》所说的“问君何能尔?______”。

10.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默写。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思乡 崔颢在《黄鹤楼》中,借景抒情,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巧用拟人,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爱国 杜甫《春望》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言志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一诗中用④“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已摆脱尘世干扰,过上了一种内心闲适恬静的生活,大隐隐于市。杜牧在《赤壁》一诗中⑤“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的无奈和抑郁不平之气。

11.小嵊与小剡围绕“跨越时代,你想与谁相遇?”的话题展开讨论,请你补全对话。

小嵊:如果时光倒流,我想遇见白居易,去感受他笔下“乱花渐欲迷人眼,(1)_______”(《钱塘湖春行》)的美丽春景;想遇见苏轼,他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那份旷达与洒脱让我佩服不已;我还想遇见陶渊明,那“(3)_______,(4)________”(《饮酒(其五)》)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该是多么的美妙!

小剡:我想遇见“(5)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曹操;想遇见“(6)________,(7)_______”(《雁门太守行》)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李贺;我还要穿越到唐代,去抱抱“(8)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沉浸在悲伤中的杜甫。

12.阅读文字,根据语境填出古诗文名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①______,______”是王绩《野望》中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②______,______”是崔颢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③______,______”是王维笔下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优美田园风光,陶渊明抒发的是“④______,______”(《饮酒》其五)的闲适淡泊之情;面对花开花落,鸟儿来回,晏殊在惋惜欣慰中透露的是“⑤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生活哲理。

二、新知预习

13.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晚泊孤舟古祠下,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__________________ ,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6)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7)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9)《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艰难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礼记》二则)

(2)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礼记》二则)

(3)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6)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马说》)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作者心境孤独和志趣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心远地自偏     经纶世务者     徙倚欲何依     甲光向日金鳞开     贫贱不能移     九万里风鹏正举     壮心不已     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地空余黄鹤楼     孤山寺北贾亭西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偏”“纶”“徙倚”“鳞”“鹏”“壮”“锁”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2. 征蓬出汉塞     铜雀春深锁二乔     似曾相识燕归来     虽乘奔御风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蓬、雀、御、凝、拂士、患”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09 古诗文默写-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22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