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观点论述题专项训练(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5日
资源编号 89621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观点论述题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12-05 八年级上册 0 80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

观点论述题专项训练

历史论述题是一种考查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题型,要求考查学生掌握从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形成观点并进行完整论述的能力。考查难度极大。

材料论述题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是考查基础知识,分值赋分为4分。

第二个问,通常表述为“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即根据材料论述历史观点。分值赋分为5分。

【第二问考查赋分标准,观点呈现(提炼观点)(2分)一论述(史实论述)(2分)一结论(观点升华)(1分)(如果6分,提出观点2分,论述3分,结论1分)】

1、观点句式基本模板:“什么是什么”。

2、观点来源途径,可从材料中提取,也可以课本上获取(现成的是专家提炼出来的)。

找出材料开头给予的核心关键词,加连接词,如(促进、有利于、加快、推动、适应……)组成观点,即一句肯定式的陈述句。

3、普遍性的历史理解与认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观点。

①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杰出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

③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④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或者说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⑥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以上这7个观点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基本历史素养。

提炼观点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千万不能用否定句式。观点必须是完整的结论性的肯定陈述句。

2.提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

3.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提炼,也可以从教材中获取。必须符合题意,不能照抄原材料。

4.观点明确≠观点正确。

5.观点要求:指向简洁,最好15个以内,围绕材料不带标点符号。

6.论题不当。

①简单的罗列一些名词概念。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等。

②过分文学化的表达,缺乏历史味。比如,中国越来越富裕,中国越来越开放;中外历史上的那些事儿;两个远航的男人等。

③大而空的伪命题(正确的废话)。比如,文化对政治有一定的反作用;和平与冲突都推动了历史发展等。

1、①选择史实,找论点(观点);

②史论结合,以史实为基础,以观点为核心,论从史出,论述全面;

③必须有两个史实论证(那种简单的让你谈对某历史事件“理解”之类有时可以一个),一般材料中可以找到一个史实,另一个史实去课本中找。

2、具体论述方法及格式:

论述①材料中所涉及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把其中最能证明观点成立的内容加以概述。(材料中找得到的史实+结论)

论述②所学知识中能印证观点的内容(史实十作用/意义/影响)等进行归纳,做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材料论述题必须要有结论(或叫结语),即升华观点。结论要体现对论题的概述和升华,注重与社会时政话题结合。

2.结论具体答题格式:综上所述(或由此可见),说明(有时可省略)十重申观点,所以要怎么做(认识/启示类语句,体现出家国情怀。)

【比如,由此可见,说明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所以要不断解放思想,使先进的思想指导社会实践,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3、写结论的注意事项:写结论时,不能简单地把观点重抄一遍,应对论述内容进行小结,将情感态度的升华。

20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签订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编制

(1)根据材料,分别说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事件。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字左右)

①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总之: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请针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

4.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表是孙中山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894年 成立兴中会
1905年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筹划领导广西起义
1910年 筹划黄花岗起义
1911年 领导辛亥革命
1912年 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 发动二次革命
1915年 参与护国运动
1925年 在北京逝世

(1)根据材料,指出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的事件。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

观点:孙中山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事件:创立中国同盟会,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论述: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失败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创办了兴中会。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三民主义”。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孙中山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始终为维护共和而奔走努力。

结论: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奋斗,为维护共和奋斗,他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5.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请同学们围绕“辛亥革命”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初步感知辛亥革命。

材料一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①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②。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一中的①和②处填上对应的内容。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奋斗目标。

【任务二 知识梳理】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辛亥革命。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07年 孙中山与黄兴共同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1911年4月 黄兴在广州发动起义。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力量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1911年10月10日 ①________起义,辛亥革命正式爆发。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②________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退位。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中的①处应是哪一次起义?在材料二中的②处填上对应的时间。根据材料二,列出孙中山的主要功绩。

【任务三 观点论证】某同学分享了关于“辛亥革命”的两则笔记。

材料三

笔记一 笔记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在民主革命中,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一则笔记,围绕“辛亥革命”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6.根据如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o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
1919年 五四运动

(1)从上述材料中分别找出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探索的事件和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事件。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几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主题或观点,并加以阐述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大历史观是指长时段、宽视野,通过大概念对课程内容进行较长时空的纵向整合和较广时空的横向整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早期探索。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时间 重大事件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末 戊戌变法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

探究主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示例一:

历史事件: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观点:列强不断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论述: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侵略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中国攫取的侵略权益也越来越多,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总之,1840年以后,列强借助一系列侵华战争,从中国掠夺了大量权益,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观点论述题专项训练(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962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