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9日
资源编号 89869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12-09 八年级上册 0 78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说明:

1.本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全卷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试证号,并在答题卡上填好考生信息、贴好自己的条形码。

3.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曾国藩                   D.左宗棠

2.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据此可知,这些将领(    )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

人物 官职 牺牲的时间和地点
陈连升(土家族) 副将 1841年1月    广州沙角、大角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年2月    广州虎门
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 总兵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1年10月    浙江镇海
陈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海龄(满族) 副都统 1842年7月    江苏镇江

A.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D.体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五口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1842-1856年,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扩大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作物的比重.减少了农业经济中自给成分,这些农产品成为工业国的重要原料。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独立主权逐渐丧失                                   B.开始了解国际形势

C.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D.正在探寻国家出路

5.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6.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7.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侵略者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8.据下图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自然灾害严重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土地兼并加剧

9.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最终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带有空想色彩                                           D.阶级和时代局限

10.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   )

A.践行了“实业救国”政策                             B.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11.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学生回来后,绝大多数人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才。如詹天佑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邝荣光成为著名采矿工程师,发现了湘潭煤矿;唐国安成为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学堂校长,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A.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培养了人才              B.抵制了美国对中国的侵略

C.掀起了近代国人赴美留学的热潮               D.使中国实现了教育近代化

12.关于镇南关之役的结果,冯子材奏报:“毙匪(法军)千余,斩首数百。”法国加尔新记载:“所有(法国侵略者)军官和士兵都被围住”,“在半点钟以后,仅第111队中主力,则已倒落四分之一……或死或伤损失该数中之275人”。据此可知(   )

A.清军过于夸大战役成就,不足采信           B.法军掩盖战役失败真相,不足采信

C.法军在战役中伤亡较大,可以印证           D.清朝与法国的记载相异,无法辩证

13.《群文天地》里说:“(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疆土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左宗棠被称赞的原因是他(   )

A.在三元里抗击英军                                   B.抗击华尔洋枪队

C.率领军队收复新疆                                    D.率兵入台抗日

14.2020年9月17日,定远舰的残骸被打捞出水。定远舰从沉没,到最终被发现、打捞,间隔了125年。这些残骸为我们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

A.文献史料               B.影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实物史料

15.下面是一场战争形势图及史学家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据此判断这场战争(   )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激发了中国人救亡意识                             D.使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甲午战争后,先进知识分子具有群体意识的觉醒由此开始,以下哪一事件是“群体意识觉醒”的表现(   )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金田起义               D.义和团运动

17.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促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103天的新政,颁发上谕达100多道。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修理街道等琐事,都涉及了……新政每一项措施都重要,结果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后来连改革者也弄不清了。”材料表明(   )

A.洋务派的政治经验不足                            B.戊戌变法存在策略问题

C.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D.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19.《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政府日趋沦为列强的附庸,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0.某校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专题做了如下梳理。对该专题主线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C.救亡图存的探索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敢于抗击外来侵略                                   B.勇于反抗封建压迫

C.强烈渴望获得土地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22.革命党人除在新军中组织共进会、文学社等团体外,还“不时在小关帝庙戏台上开各团体演讲大会,演讲词非常激烈,听者无不动容”,所以“武汉的民气,以及民众团体的力量,也都已暗中有所准备”。据此可知,武昌起义(   )

A.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需要                         B.具备多种形式的斗争手段

C.得到外国列强的大力支持                         D.注重动员和争取民意支持

23.设计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知识体系。图中“?”处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这些规定旨在(   )

A.扩大统治基础        B.宣传自由平等        C.倡导三权分立        D.维护民主共和

25.下表是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所反映的情况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8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 增加5000多万元

A.军队数量剧增,军费开支巨大

B.土地大量抛荒,生产严重破坏

C.农户以及农村的耕地数量锐减

D.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6.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新”在(   )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B.倡导了三民主义思想

C.树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D.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27.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

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

28.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思想宣传产生的作用而言主要体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C.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西方政治制度

29.有学者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巩固清朝统治                                          B.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近代工业                                           D.创办新式学堂

30.“学界、政界、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B.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非选择题(第3118分,第3212分,第33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西方侵略势力最早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允许该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活动;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1)请将材料一史实序号分别填到下面对应的相关战争的空格内。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材料二  如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

——虎门销烟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这幅浮雕加以“解释”。

材料三  下表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竞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而随后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危机。——摘编自杨天宏《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3)材料三表中各是怎样评价甲午战争影响的?请列举史实,证明材料三中的任一观点。

材料四

(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非是谣,非白莲,口头咒语学真言。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义和团运动揭帖 (2)揭帖反映出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A 。这支队伍曾提出“ B ”口号,表现了义和团朴素的爱国意识。它是一场波澜壮阔的 C 运动(性质),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4)请将材料四中的ABC横线处补充完整。依据材料,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中叶以后,封建制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宣扬“防民慎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斗争失败。……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阅读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救国方式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3)请针对材料三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图2信息反映了哪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一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怎样的关系?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1912-1919年,北洋政府的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五四运动前,民主科学推动人们思想不断更新。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震撼,也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1919年5月,外交交涉的失败直接推动了五四风雷的到来。

——《五四运动爆发原因新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因素。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3)材料三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所学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A项正确;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与虎门销烟无关,排除B项;曾国藩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虎门销烟无关,排除C项;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之一,收复了新疆,与虎门销烟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据题干“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将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抵御外敌入侵的战斗中英勇无畏、壮烈牺牲,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坚定的民族责任感,他们的行为体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D 项正确;这些将领抗击的是英国侵略者,并非八国联军,排除A 项;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题干中的战争是鸦片战争,无法遏制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 项;这些将领的英勇抵抗并未能改变清朝的衰落和找到国家发展的出路,排除C 项。故选 D 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986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