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综合素养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这段话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
B.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C.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2.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三张图片。该同学的研究主题是( )
A.契约精神在西欧传播
B.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
C.西欧庄园经济的形成
D.西欧基督教占据特殊地位
3.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胖虎同学的学习笔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9世纪开始出现,大约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自营地
C.佃户通过耕种“自营地”获得“份地”
D.佃户不能参与庄园法庭案件的审理
4.大约11世纪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如下图所示)里。这说明当时欧洲的经济特点主要是( )
A.自给自足 B.手工业兴盛 C.商品经济 D.共同富裕
5.“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希腊文化的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而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据此可知,拜占庭文明的特点是( )
A.政教合一 B.影响深远 C.兼收并蓄 D.自由平等
6.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城市的出现 B.大学的兴起 C.城邦的出现 D.市民的形成
7.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有一位皇帝叫查士丁尼,他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们被统称为(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8.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稳固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
B.灭亡东罗马帝国的是十字军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9.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人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法律精神
C.巩固王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10.“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有了某种秩序,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由于有效忠关系、经济联系,这种链条十分紧密”。该“制度”指的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罗马的“元首制” D.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11.在历史活动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法兰克王国、自由和自治的城市。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古代西亚文明 B.中国的西周
C.古代亚非文明 D.封建时代的西欧
12.在中世纪西欧,封臣必须随时准备跟随封君进行军事远征,如果封君没了马骑,封臣必须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如果封君被囚禁,封臣必须把自己作为人质以换取他的获释。材料表明( )
A.封君与封臣不存在相互依存属性 B.封君将土地无偿赏赐于封臣
C.封君与封臣具有家庭血缘的特征 D.封臣要对封君履行一定义务
13.下图为欧洲中世纪庄园领地结构示意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中世纪西欧庄园( )
A.居民都是自由的农民 B.已经出现了雇佣关系
C.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D.经济职能大于政治职能
14.“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哲。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中世纪的欧洲 B.封建社会的阿拉伯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15.马克思表示,被剥削阶级在跟剥削者斗争时的软弱无力,必然会产生对优美的来世生活的信仰,正如野蛮人在跟大自然斗争时的软弱无力会产生对魔鬼、奇迹等的信仰一样。能够用以充分证明的史实有( )
①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 ②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 ③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④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强盛一时,史称“查理曼帝国”,其版图与原来的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该王国后来分裂为三个国家的雏形,它们是( )
A.英吉利、德意志、意大利 B.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C.英吉利、法兰西、意大利 D.德意志、法兰西、奥地利
17.“中世纪”,即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下列关于这段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
B.法兰克在查理曼统治时期的版图与西罗马帝国相当
C.11世纪的西欧农奴必须承担兵役,缴纳捐税
D.中世纪西欧教会神学控制精神和文化
18.下列历史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②查理曼帝国分裂
③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④编成《查士丁尼法典》⑤大学兴起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③①②⑤④
19.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中世纪,西欧的城市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取得自由自治
B.庄园的居民分为两部分:“领主”和“领主的佃户”
C.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D.《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0.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新航路开辟之前)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 C.农奴制度 D.民主制度
21.“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古代两河流域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封建时代的欧洲
22.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3.公元800年12月,教皇利奥三世对所有的信众宣布:“上帝为查理加冕。这位伟大的,带来和平的罗马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追根溯源,这位“罗马皇帝”属于( )
A.雅利安人 B.斯拉夫人 C.阿拉伯人 D.日耳曼人
24.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下图所)。资料卡片描述的帝国是( )
A.阿拉伯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5.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
A.克洛维——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
C.查士丁尼——“什一税”
D.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共和国衰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3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中,这种层层封受的君臣关系是很复杂的。各个大中小领主的领地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土地及其行政权和司法权,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封臣只对其直接的领主负责,形成了所谓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封君封臣带来的是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
——黄瑞玲《采邑契约等级》
材料二 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几乎每一个村落里都有磨坊……人们穿的衣服由羊毛和大麻、亚麻制成……庄园里通常设有酒坊,农民可以去酿酒当时存在的庄园法庭,审理各种诉讼案件……由当地全体居民出席,依习惯法判决。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11世纪,主教们为了教育其管辖区的教士,创办了教会学校。一个世纪以后,以教会学校为基础的早期大学逐断形成,在博洛尼亚、巴黎和牛津等城市出现了第一批大学。这些大学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这是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此外,它们不像教会学校那样只有一个文科,另外还有教会法规、民事法律、医学和神学等实用课程。
——摘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国家“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的原因,并说明这种封君封臣制度的实质。(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欧庄园的双重性质。(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欧洲早期大学教育的特点。(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你,反对一切人……”下面是附庸对其主应履行的义务:……以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物。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材料二
材料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材料反映的是欧洲的什么制度?(2分)
(2)这种制度的形成实质是什么?(4分)
(3)形成这种制度的纽带是什么?(2分)
(4)从材料2可看出,这一制度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什么人?(2分)
(5)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6分)
28.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从古至今,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典?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4分)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规定:死者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4分)
材料三 “皇帝一生都在征服。如意大利、北非、西班牙,但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却显然不在征战本身,是《民法大全》使他著称于世。”
(3)材料三指的是哪一位皇帝?他组织编纂《民法大全》的目的是什么?《民法大全》的影响是什么?(8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类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4分)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可知,题干未提及城市自治权的问题,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题干中“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说明了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A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中“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说明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层分化产生早期的资产阶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中“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