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单元内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被人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主改革。此外,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了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阶段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苏联成立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1)政治上,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建立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族改革。
(2)经济上,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24年以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 年,苏联模式形成。
三、单元目标:
1、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战争的大概过程;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2、知道二月革命;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了解苏维埃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理解、掌握十月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3、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4、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了解苏联模式。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背景
(1)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2)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及影响
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和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具体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矛盾的进一步加深;
(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索)。
4、第一次世界大战
(1)时间:①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爆发标志);
②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2)著名战役: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3)目的: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世界霸权。
(4)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5)影响:①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②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认识、启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严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革命名称 | 时间 | 性质 | 任务 | 结果 | 是否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
二月革命 | 1917.3 | 资产阶级革命 | 推翻沙皇专制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未改变,俄国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 |
十月革命 | 1917.11 | 无产阶级革命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 改变了,俄国从资本主义国家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
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概况:1917年11月6日晚, 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知识拓展】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哪些阶段?
(1)由空想到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由理想到现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凡尔赛条约》
时间 | 1919年 |
操纵国 | 英、法、美 |
内容 | 讨论对德合约及战后安排 |
目的 | 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
实质 | 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
签订合约名称 | 《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合约》,即《凡尔赛条约》 |
最能体现合约实质的内容 |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影响 | 协约国和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合约,这些条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
2、《九国公约》
时间 | 19212—1922年 |
倡议国、主导国 | 美国 |
目的 | 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
实质 | 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
签订合约名称 | 《九国公约》 |
对象 | 针对中国问题 |
内容 |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
影响 | 《九国公约》使美国实现了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新秩序是什么?它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
(2)战后国际新秩序: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最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3)影响:
①积极: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②消极: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新经济政策提出的时间、目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背景: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情况
时间:1921年春;
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政权;
实质: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