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01单质碳的物理性质
1.金刚石、石墨、C60
碳单质 | 石墨 | 金刚石 | C60 |
化学式 | C | C | C60 |
构成 | 由碳原子构成 | 由碳原子构成 | 由C60分子构成 |
微观结构 | |||
物理性质 | 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耐高温,质地较软,有滑腻感,有良好的导电性。 | 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
|
用途 | 作电极或电刷、石墨炸弹、制铅笔芯、做坩埚,作机械高温润滑剂 | 制装饰品(钻石)、制钻头、切割大理石、玻璃 | 用于超导、催化、
材料科学等领域 |
性质差异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2.木炭和活性炭
木炭 | 活性炭 | |
结构 | 有疏松多孔结构 | |
性质 | 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异味等。 | |
用途 | 用于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作冰箱去味剂等。 | 用于防毒面具滤毒罐中过滤毒气;
制糖工业中白糖脱色; 用于净水器、冰箱除味剂,环保活性炭包等。 |
二者比较 | 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强。 |
0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 实验或实例 | 对应的用途 | |
常温化学性质稳定 | 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烤焦增强耐腐蚀性。 |
用炭黑制成墨;
档案用碳素墨水书写。 |
|
可燃性 | 氧气充足 | 完全燃烧生成CO2,放热多:C+O2点燃CO2 | 焦炭用作燃料 |
氧气不足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热少:2C+O2点燃2CO | ||
还原性 | 实验原理 | C+2CuO 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 | 冶炼金属 |
装置图 | |||
实验现象 |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
实验结论 | C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 ||
实验注意点 | ② 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②实验结束时,应先从石灰水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炸裂试管) ③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中的粉末倒出的原因:防止热的铜接触空气又被氧化。 |
||
其它反应 | 1.炼铁:2Fe2O3+3C高温4Fe+3CO2↑
2.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高温2CO(吸热) (烧得很旺的煤炉,添加大量的新煤后,炉火温度降低) |
03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 物质结合氧元素的反应。 |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进行 |
还原反应 |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 |
氧化剂 | 在反应中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如CuO; | |
还原剂 | 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CO、H2等; | |
木炭还原氧化铜 |
CuO失去氧元素,有氧化性,是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夺取氧元素,有还原性,是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
04 二氧化碳的制法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 药品 | 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均为混合物) |
不选其它药品的原因 | 为什么不能用纯的CaCO3或Na2CO3粉末?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 | |
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 ||
为什么不用稀硫酸?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 ||
反应原理 | CaCO3+2HCl=CaCl2+H2O+CO2↑ | |
检验方法 | 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 |
验满方法 |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收集满。 | |
工业制二氧化碳 |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
0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发生装置
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固、液、气);反应条件(是否加热)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