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精品讲义
第10讲 水资源及其利用
内容导航——预习四步曲
第一步:学
析教材 学知识:教材精讲精析、全方位预习
第二步:练
练习题 强方法:教材习题学解题、强化关键解题方法
练考点 会应用:核心考点精准练、快速掌握知识应用
第三步:记
串知识 识框架:思维导图助力掌握知识框架、学习目标复核内容掌握
第四步:测
过关测 稳提升:小试牛刀检测预习效果、查漏补缺快速提升
知识点1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淡水只约占地球水储量的_______%。
(2)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_,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
2.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总量相对较多,但人均水量_______,且分布_______。
知识点2 保护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量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使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2.保护水资源既要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_。
节水标志
3.合理利用水资源:
(1)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改进工艺和改变用水习惯,使工业用水_______。
(2)农业上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改大水漫灌为_______ 和_______。
生活中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提倡_______ _______,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等。
通过修建水库和实施跨流域调水等措施,为调配水资源和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
4.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的措施:
①工业上通过应用_______、_______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_______,合理使用_______和_______。
③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 _______和_______;禁止使用含_______洗衣粉。
知识点3 常用的净水方法
1.沉淀
(1)静置沉淀:让较大的颗粒______________。
(2)吸附沉淀:加絮凝剂明矾,其原理是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生成胶状物的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吸附杂质的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
2.过滤:除去水中的 _______杂质。
3.吸附:
(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_______性。所以,活性炭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
(2)右图所示的活性炭净水器“入水口”在下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4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海水等天然水都是_______,其中含有的_______杂质使其呈浑浊,_______杂质则可能使其有气味或颜色。
2.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天然水→ 加_______→ 沉淀 →_______→_______吸附 → 投药消毒 → 自来水。
3.投药消毒:一般用漂白粉、氯气、臭氧、二氧化氯等,该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
知识点5 过滤操作
1.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与_______的分离。
2.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_______________;实验用品:_____。
3.操作要点:
(1)一贴:滤纸紧贴__________。(如果滤纸未贴紧(留有气泡),会造成__________)
(2)二低:
①滤纸边缘低于_____;(如果滤纸边缘高于漏斗口,液体可能会从漏斗外流出)
②__________低于滤纸边缘。(如果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会不经滤纸过滤而流下)
三靠:
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紧靠_____;(如果没有经玻璃棒_____,可能造成液滴飞溅)
玻璃棒末端轻靠在__________的一边;(如果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这边,可能造成滤纸_____)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__________。(如果没有紧靠,过滤速度变慢,同时可能造成_____)
知识点6 硬水和软水
1.概念:含有 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作硬水;______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作软水。
2.危害:
(1)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_____。
(2)锅炉用硬水,会在锅炉内结成_____,浪费燃料,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_____。
3.软化方法:
生活中通过_____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_____的方法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_____水。
知识点7 蒸馏操作
1.实验注意事项:
(1)烧瓶加热时需垫_____。其中液体体积应为其容积的1/3~2/3。
(2)烧瓶中加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
(4)开始时蒸馏出的液体中会含有沸点较低的杂质,所以要弃去。
(5)长玻璃导管有导气和冷凝的双重作用。
2.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如果撤掉烧杯,试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教材习题P90-4
下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及由此获得的启示。 |
解题方法
我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的必要性。 |
教材习题P90-1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
解题方法
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
教材习题P90-2
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可以使悬浮的杂质从水中 (填“吸附”“沉降”“过滤”或“蒸馏”)出来。 (2)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该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3)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方法是 (填“吸附”“沉降”“过滤”或“蒸馏”)。 (4)综合运用沉降、过滤和蒸馏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 |
解题方法
(1)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有吸附作用,使悬浮的杂质从水中沉降出来。 (2)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是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净水方法。 (4)净化水时,先通过沉降使悬浮的杂质沉降,然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最后通过蒸馏得到纯水,所以先后顺序是沉降、过滤、蒸馏。 |
教材习题P106-8
某实验小组收集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得到蒸馏水。净水过程 如下图所示。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经操作①后得到的水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中利用物质C的吸附性去除异味和一些可溶性杂质,C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
解题方法
(1)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 (2)由图可知,操作①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其名称为过滤;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若过滤后仍浑浊,可能原因为:滤纸破碎或烧杯不干净或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可溶性杂质。 (4)蒸馏得到的水为蒸馏水,则③的名称为蒸馏。 |
考点一 水资源概况
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B.蒸馏水是纯净物
C.地球水资源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D.经沉降、过滤后的水为纯水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B.常温常压下,水通常是无色的液体
C.自然界的水都是纯净物 D.地球上的水总储量十分丰富,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2025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是纯净物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江河中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海洋 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淡水只约占地球水储量的2.53%。
(2)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O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Na 。
2.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总量相对较多,但人均水量 很少 ,且分布 不均 。
知识点2 保护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水体污染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使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2.保护水资源既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又要防治水体污染。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