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73323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4-09 中考 0 68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年江苏各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江苏各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2023年徐州市县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徐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初中结业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评价

九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Ca-40 Fe-56 Cu-64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液氧                      C.生铁                      D.碘酒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粉笔断裂               B.滴水成冰               C.酒精燃烧               D.电灯发光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氮气作保护气

B.用石墨制铅笔芯

C.用活性炭除异味

D.用食盐做融雪剂

4.下列做法符合“健康、安全、舒适、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B.煤炉取暖,关紧门窗

C.蚊虫叮咬,氨水止痛

D.焚烧秸秆,增肥增产

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6.实验室制取CO2并获得CaCl2·6H2O,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固体       B.  产生CO2       C.  收集CO2       D.  制得CaCl2·6H2O

7.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软化硬水

B.用淀粉检验食盐是否加碘

C.用NaOH溶液除去H2中的HCl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钙元素质量分数:     C.海水中元素含量:     D.物质的溶解性:

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淀粉酿酒:C6H12O6C2H6O+2CO2

B.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2FeSO4 +3H2O

C.配制波尔多液:2NaOH+CuSO4=Na2SO4+Cu(OH)2

D.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10.用CO2与H2O合成丙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炼铁高炉中也发生转化①的反应

B.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D.乙、丙在O2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11.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反应为:CaCl2+2NH3+CO2+H2O=CaCO3↓+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可通过煅烧石灰石获得

B.生产时,为提高吸收效率,应先通入NH3再通入CO2

C.X为NH4Cl,可做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D.上述生产过程中如不通NH3,也能得到CaCO3

12.利用下图装置研究FeCl3·6H2O受热分解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②中固体变蓝可证明有H2O生成

B.装置③中溶液变浑浊,可证明有HCl生成

C.若将装置②、③调换位置,则不可证明有H2O生成

D.加热一段时间,取装置①中固体加入稀盐酸,溶液呈黄色,证明分解产物中有Fe2O3或Fe(OH)3

13.化学变化可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KClO3O2Fe2O3

B.SO2H2SO4 (NH42SO4

C.Cu2(OH)2CO3 CuOCu(OH)2

D.BaCO3BaCl2溶液Ba(OH)2溶液

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15.用烧渣(FeO、Fe2O3、SiO2) 制备FeSO4溶液的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取”时可增大硫酸的浓度以提高反应速率

B.“还原”时,过量铁粉只发生化合反应

C.若“还原”时使用SO2,发生的反应为:SO2+Fe2(SO43+2H2O=2FeSO4+2H2SO4

D.所得FeSO4溶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可得到FeSO4晶体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和钠离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B.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甲醛浸泡海鲜延期保存

C.将某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未变浑浊,则该气体中一定不含CO2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7.MgSO4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t1℃时,S(Na2CO3)> S(MgSO4

B.a、b、c三点对应饱和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

C.等质量两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若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加入固体的质量:m(Na2CO3)>m(MgSO4

D.t3℃时将饱和MgSO4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后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18.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K2CO3、HNO3、CaCl2、AgNO3

B.CuSO4、KOH、Ba(NO32、NaCl

C.Ca(NO32、HCl、Na2CO3、KNO3

D.MgSO4、BaCl2、KOH、HCl

19.向100.0gNa2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加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m=34.95g

C.原混合溶液中Na2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71:49

D.检验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可先滴加酚酞试液,再加入AgNO3溶液

20.已知:FeCO3FeO+CO2↑,4FeO+O22Fe2O3.称取23.2gFeCO3,在密闭容器中(含有一定量O2)充分加热后,固体质量变为15.2g。向容器中通入足量CO,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同时将容器中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45.0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

B.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7.0g

C.15.2g 剩余固体中含两种物质,且质量比为9:10

D.另取23.2gFeCO3和第一次加热后所得15.2g固体分别与盐酸反应,消耗HCl的质量相等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水银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

(3)2个氯离子_________;

(4)人体缺少_________元素会导致骨骼疏松。

22.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   B.维生素   C.石灰石   D.聚乙烯   E.烧碱   F.蛋白质   G.硝酸钾   H.消石灰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2)常作农用复合肥的是_________;

(3)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____;

(4)鱼、虾肉中富含的是_________;

(5)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

(6)制造水泥所需矿石是_________。

23.用如图实验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

(1)实验③中出现_________(填现象),说明待测液中含有葡萄糖。

(2)实验时,实验③试管中出现黑色固体。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24.用氢、制氢、储氢是氢能研究的热点。

(1)用氢

①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氢燃料电池汽车“领跑”氢能应用,氢燃料电池工作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制氢

甲烷和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主要流程如下:

①转化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600℃时加入CaO的作用是_________。

(3)储氢

①物理储氢:液态氢是氢电池的燃料,氢气在高压下转化为液态氢的过程中,微粒之间的空隙___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化学储氢:如图表示CO2和H2在Pd和MgO的催化下,实现CO2的再利用和储氢的原理。图示中生成的CH4与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5.用石灰石(杂质主要是Fe2O3、MgSO4)制备氯化钙晶体的流程如下。

(1)操作1、2、3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

(2)滤液1中的溶质有HCl、CaCl2、FeCl3和_________。

(3)BaCl2溶液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3呈碱性,为使溶液pH降低,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选填序号)。

a.NaOH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26.下图为以甲烷为燃料、含铜氧化物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原理。

(1)燃料反应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的比值:Ⅰ室______ Ⅱ室(选填“>”、“二”和“<”)。

27.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用图1装置探究CO2、SO2与水的反应。F装置中装入相应的药品反应可得到CO2或SO2,图2表示CO2、SO2与水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Ⅰ.装置F中用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得到CO2,不选用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

Ⅱ.装置H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

Ⅲ.图2中最终曲线②比曲线①低的原因是_________。

28.某同学向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作如下探究。

(1)查阅资料:①Ca(HCO32可溶于水,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NaHCO3溶液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气体。

(2)对溶液B的成分探究

【猜想】溶液B中的溶质可能是: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

【实验】取适量的B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并产生气泡,静置。

①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溶液B中_________(选填“有”或“无”)NaOH。

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该气体为_________。写出生成该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取一定质量的溶液B,经蒸发、低温干燥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固体组成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取45.2g该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

【数据】浓硫酸增重9.0g,碱石灰增重4.4g。

【结论】①a:b:c=_________ 。

②若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CO2,测得的_________(选填“a”、“b”或“c”)会偏小。

29.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Cl、CaCO3、NaOH、BaCl2、Mg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

(1)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

(2)取少量滤液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向溶液中通入CO2,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另取少量滤液B,滴加稀HNO3后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沉淀,则原固体中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NaCl。

30.从古至今,铜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一、铜材料的知识

(1)红铜:

①早期指锻锤出来的天然铜,夏朝时期已开始使用。自然界存在纯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铜的活泼性弱         b.铜不与自然界物质反应      c.深埋缺氧

②后期指冶炼获得的纯铜。西汉《淮南万毕术》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

(2)青铜:红铜与锡等金属的合金。《吕氏春秋》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青铜的硬度比红铜的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黄铜:铜锌合金。元代《格致粗谈》记载:“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以下试剂不能鉴别黄铜和黄金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稀HCl b.AgNO3溶液 c.ZnSO4溶液

(4)如图为出土文物“青铜神树”,其锈层物质成分及生锈原理如下。

Ⅰ.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Ⅱ.转化②中生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二、CuCl的制备

以硫化铜(CuS)精矿为原料制备CuCl的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CuCl是一种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溶液,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变质为Cu2(OH)3Cl。

(5)酸溶时的反应为CuO+H2SO4=CuSO4+H2O,则焙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沉淀发生的反应为2CuSO4+SO2+2H2O+2NaCl=2CuCl↓+2H2SO4+Na2SO4.水洗时检验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

(7)水洗后进行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

(8)经计算,CuCl产量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选填序号)。

a.精矿研磨成粉末       b.稀硫酸过量        c.浓NaCl溶液过量

三、样品的热重分析

称取含Cu2(OH)2CO3的Cu2(OH)3Cl样品54.00g置于装置A中,控制不同的温度对其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资料:加热到200℃以上,Cu2(OH)2CO3开始分解;加热到400℃以上,Cu2(OH)3Cl开始分解生成CuO、HCl和H2O。

(9)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___。

(10)样品中Cu2(OH)3Cl的含量为_________%(精确到0.1%)。

(11)M点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12)当加热到T3℃时,装置C共增加_________g。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液态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生铁是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碘酒含碘和酒精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粉笔断裂,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水变成冰,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酒精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D、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332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