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11日
资源编号 84548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2024-09-11 八年级上册 0 45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试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前,新时代如期来临,大地繁花似锦……一切生命在历史的节点上,更显强劲。巍峨肃穆的山,逶迤游走的河,及其间所蕴涵的革故鼎新的力量,在诗情画意中,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此后的历程,我们与这片大地一起,驰chěng向前,奏响时代的强音。这十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mí足珍贵”。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jìng   dú      B.jìng  dǔ               C.jìn   dú             D.jìn  dǔ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mí(      )足珍贵    驰chěng(      )

2.(3分)(2023·河北保定·统考一模)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总是希望遇到自己真正喜欢、感到受益匪浅的书。

②于是,阅读的时候总是反复斟酌,想方设法拉长品味书香的时间。

③一旦遇上无疑有一种莫大的幸福,但同时又不免担心,担心这本好书读完了,就再也遇不到类似的好看的书籍。

④好书怕读完,这种感觉有点儿像“近乡情更怯”。

⑤人在异乡,心头总是萦绕着故乡的影子,然而真的离家近了,却又心生忐忑。

⑥对于一个游子来说,回家是心头多时的期盼。

A.⑥⑤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⑥⑤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⑥④③②①

3.(9分)名句默写

(1)采菊东篱下, 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女子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请你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云南省石林县始终坚持党建领航,有效落实“减负”政策,不断拓展实践场地,充实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增加经费投入,强化督导检查,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实践化、校内劳动常态化、家庭劳动经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不断加强学生的劳动体验和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材料二

云南省安宁市第二中学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特点,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劳动教育“农耕园”。将学校空余地带合理利用起来,种植玉米、可食用玫瑰等,让学生参与一粒种子从种入土地,到发芽、出穗、成熟的完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劳动情怀根植于心中。

材料三

4.(2分)请对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20字左右)

5.(5分)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对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及寓意作简要解说。

二、阅读与鉴赏(47分)

(一)整本书阅读

6.(4分)展新书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阅读到这本经典名著,图书馆专门开辟了新书展区,并新购入一批《昆虫记》,作为图书馆志愿者的小实同学准备将此书上架时,在类别的选择上遇到了困难,需要你来帮助她。

你认为《昆虫记》适合在书库中哪个类别上架?请选择,并结合书籍内容阐释理由。

上架类别建议:A.哲学   B.文学   C.科普

选择(     ),理由: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14分)阅读《校园生活》,完成下面小题。

校园生活

①每一位作家都有个储存仓库,里面最精彩的东西往往是少年时期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少年时期最纯真、最敏感、最烂漫。这一时期,刚刚踏上人生旅途,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不谙世事时候的光彩总如金子般闪亮。

②我少年时期恰好赶上战争时代,不免留下些困苦、惊险的记忆。可如今,在记忆中,当年的生活却只留下美好了。那些纯净的朝气日益凸显出来;阴影,反倒成了俗话中说的“灯下黑”——只见光芒四射,不见灯台下边照不到的死角。

③脑子里时常浮现的,是校园生活,那些记忆总是挥之不去。

④还记得我们唱校歌。半个世纪以前,男女齐唱校歌的半童声,现在还总回响在耳畔。头两句就如行云流水一般:“雁山云影,瓯海潮踪……”

⑤歌词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他是散文大家,也是著名的不吃外国“救济面粉”的硬骨头知识分子。在我们中学执教时,他还年轻,曾写过当地生活的一组散文,其中一篇《绿》,后来还被选进教科书。这“绿”写的是梅雨潭的绿色,朱先生形容它作“女儿绿”。

⑥校歌中写到“春草池边”,校园里是有一个池塘,题名“春草”。这两个字的来历是谢灵运的名句。大约十五六个世纪以前,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在这里任过太守,据说“遨游山水,经旬不归”,两千年来,传为风雅佳话。

⑦谢灵运是历史上山水诗的先驱。我们中国的山水诗,有自己特有的宇宙意识。世间万物,与天地合一,生生息息,完全融合,浑然一体。谢灵运留下的著名诗句中,有一联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字句平易,却道出了生态的自然,一片葱茏的生机。多少人心服中间那个“生”字,粗看很是直白,细品却极天真。我疑心这精妙的用字与我们本地的语言有关。“生”这个字,通常要与“长”合成一个词,我们那里只用一个“生”。遇到单用一个字的时候,别的地方用“长”,我们那里却用“生”。

⑧校园里的春草池,原先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想,它的形状,应该是不规则的,取其富有野趣;也许是椭圆的,是心形的,连环蜂腰处或许还有一弯拱桥,以求具有一种图案美。可是我上学时,这里却建成了长约四五十米的长方形游泳池,又不许游泳,里面尽是些混乱的杂草。池北一排两层楼的教室,池南一行冬青树,却没有种上谢灵运诗里写到的“园柳”。这样的修建,那时候的我,就觉得应该判个不及格。

⑨后来,我在外转了半个世纪,又回到母校,先要去看春草池。池,没有了。老楼有的塌了,有的苦苦撑着。新楼不少,东一个西一个,仿佛都是“急就章”,没有总体的布局。我心里暗暗有一丝莫名的惆怅。

⑩但眼前的另一番景象,不容我怀旧,也不容我思念,甚至没给我留下一点儿叹息的机会。只见楼上楼下,来来去去,满登登都是活泼泼的少男少女,自由,天真,烂漫。我们那时是“云影潮踪”,现在是一片生机勃勃。

⑪好好地听听吧,也是半童声的男女齐唱,如今更多的是无拘无束的欢笑,脚下是更加轻健的奔跑……未来二三十年后,在这一代少年的记忆存储库里,校园生活也必将是最美好的画面。

⑫今天的校园,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不同以往的朝气。

⑬他们尽管没有“春草池”,无关谢灵运;“女儿绿”没有了,和朱自清关系也不大了。但是,他们有与他们的时代相关的东西。代代都有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因为那都是最富朝气的年月。朝气,也是葱笼的生机。对了,这才是代代相同的东西。还要问为什么吗?只好说是与自然、宇宙浑然一体了吧。

(取材于林斤澜的文章)

7.(2分)文章先写记忆中的校园生活,重点回忆【甲】    【乙】    ;再写眼前的校园生活,描绘少男少女的齐唱、欢笑和奔跑。校园虽有变化,但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

8.(4分)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中“判个不及格”的理解。

9.(4分)结合文意,简要分析第⑫段中“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的表达效果。

10.(4分)“葱茏的生机”在第⑦段和第⑬段两次出现。解释它们各自的含义,分析它们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15分)完成下面小题。

话说汝窑

①北宋以来,瓷业昌盛,各窑口相互竞争,汝窑印花青瓷工艺,传遍四方。汝窑的装饰,丰富多彩,在民间备受欢迎,所以各地竞相仿制。从目前考古调查获知,河南地区宋元以来为民间烧造青瓷的窑口,有原汝州地区的临汝窑、鲁山窑、宝丰窑、郏城窑,还有许昌五楼村窑,禹县钧台窑、新安城关窑、宜阳窑、内乡大窑店窑以及黄河以北的焦作窑、鹤壁窑、安阳窑等,这些窑口,各具有不同规模,其装饰技法和艺术风格亦各有特色。

②然而由于汝窑为宋皇宫烧制御用瓷器,不仅造价高,且受到许多限制,所以产量不大,而民窑系统,则得以较大发展。特别是汝瓷的印花装饰,颇受民间喜爱,所以各地窑口也广为运用这一传统技法,烧造出各有特色的代表作品。从北宋河南各地窑口烧造的青瓷观察,有其显著的演变发展过程,如北宋早期的碗、盘装饰简单,多唇口。在碗盘的内壁往往用凸线纹分成六等份,外壁刻以简单的直线纹。北宋中期的碗、盘等纹饰简练、奔放,内壁多刻划牡丹花纹,外壁刻缠枝牡丹折枝叶纹和莲瓣纹。有的瓶身刻满花纹,或刻花篦划兼施,纹饰生动有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而大量印花纹饰的出现,丰富多彩的纹饰图案,如折技、缠枝、交枝牡丹和菊花,以及折枝叶纹、波浪、水草、团菊等题材的大量出现,并采用了模印间刻、划的制作方法,以及碗、盘的内壁,用¥线纹隔起,将碗盘分成六等份或十等份,再印制成折枝牡丹花纹加以点缀,另由简单的水浪发展到海水游鱼、鸳鸯戏莲、海螺浮于水浪之中,以及婴戏、水鸭、荷花、把莲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等等,均属于北宋晚期特征。

③各窑不仅在制作工艺上各显其能,而且普遍注重装饰技法,一则保持了汝窑的工艺传统,同时也创造了各自的艺术风格。特别为了赢得信誉,各窑还创立牌号,互相竞争。常以姓氏为标记的碗铭作为标记,以招徕顾客,而一旦成为名牌产品,各窑又竞相仿制。如“吴”姓碗铭,在临汝、宜阳、新安窑皆有之,“同”字在宜阳、新安窑共存。另外,临汝窑的“童”字,宜阳窑的“吉”字和“思”“划”字,新安窑的“杨”“惠”“张”姓,以及内乡窑的“田”字等众多姓氏出现,就反映了各窑口之间在创立牌号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为打开销路,出现了激烈的商品竞争,从而刺激了产品质量相继提高。所以汝窑的印花青瓷,从创烧以来,便成为河南地区的重要窑口之一。

④但金兵南侵,宋室南迁之后,汝窑和其他各窑一样均遭到同样厄运,窑废人亡,有些窑工也随之南渡,使得这一精良瓷艺技术失传。金元时期,对恢复汝青釉生产虽有所举,然日趋衰落。到了明代已全部停止生产,曾在历史上大放光彩的汝瓷,逐渐被其他产品所代替。

⑤综上所述,汝窑系我国北宋时代的五大名窑之一,从兴起到昌盛,直到衰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汝窑是大宋御用瓷器生产窑口,因而它烧制的瓷器也受到了民间的喜爱,特别是汝瓷的印花装饰。

B.各窑为了赢得信誉,还创立了牌号,甚至竞相仿制名牌产品,从而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产品的发展。

C.本文标题为“话说汝窑”,由标题中的“话说”两字,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D.第②自然段介绍了汝瓷印花装饰传统技法在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装饰简单,多唇口→纹饰生动有力→图案丰富多彩。

12.(4分)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13.(4分)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1)从目前考古调查获知,河南地区宋元以来为民间烧造青瓷的窑口,有原汝州地区的临汝窑、鲁山窑……

(2)所以汝窑的印花青瓷,从创烧以来,便成为河南地区的重要窑口之一。

14.(4分)结合下列材料,说说你对汝瓷发展的看法。

材料一: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举行。会上,国家外交部礼宾司选择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李廷怀大师设计的龙头杯作为会议用杯,备受人们关注。

材料二:

日本NHK电视台赴河南汝州拍汝瓷,主推《宋徽宗与茶》。

(中国网) 

(三)古诗文阅读

(1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

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铃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柴,稍招还流亡,城十二些,关汉之民,相踵归业。诸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砦,同“寨”。②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③钤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

15.(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B.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C.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D.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16.(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劳:慰问,慰劳

B.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营垒

C.取败之道也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贼不敢辄犯其境   犯:侵犯

17.(2分)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其中大量的笔墨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B.【乙】文重在刻画范仲淹这个人物形象,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了范仲淹对敌我优势的分析和提出用兵的建议,关心百姓,皇帝采纳他的意见等事件。

C.【甲】文中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将军;【乙】文范仲淹谋略过人,关心百姓,深受朝廷信任。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中“将以下骑送迎”与“将军亚夫持兵揖”是迎接方式进行对比;【乙】文“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与根据敌军人数多少,再派人御贼是御敌方式进行对比。

18.(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

(4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9.(2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开篇描写丁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其壮丽,为全词的奇情壮采奠定了情感基调。

B.上片四、五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天帝殷勤询问词人,关心她想要回到哪里,由描绘梦境向抒情过渡。

C.下片首句的“报”与上片末句的“问”相呼应,“谩”表明了词人才华不足,不能写出惊人之句。

D.本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与作者以往婉约风格不同的另一种豪放词风。

20.(2分)这首词中的“我”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三、作文(共50分)

21.按要求作文。

《南方周末》2023新年献词中说:“未来终将到来,相信让未来与我们有关。从现代化的百年追寻,到大疫后的秩序重建,我们相信,他们相信,不是因为未来值得相信,而是因为未来必须相信:不是美好已在前方等待,而是相信撬动了向往。”

题目:这份相信从未改变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参考答案

1. (1)B(2)     弥     骋

【解析】(1)考查字音。

强劲(qiáng jìng):指强大有力。

笃行(dǔ xíng):确实履行。

故选B。

(2)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弥足珍贵(mí zú zhēn guì):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驰骋(chí chěng):纵马疾驰。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

2. 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454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