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寻马洲源】
阅读下面对话,完成小题。
小马:你知道吗,1200多年前,柳宗元就站在对面的江岸,和你一样凭江远眺,然后写下关于靖江的诗歌。
小洲:落日黄山浦,轻帆绿树斜。江浮渔火岸,城俯马驮沙。拂雨禾千亩,笼烟竹几家。海天长啸处,吟兴浩无涯。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谪。其后,受好友相邀到江阴短住,作诗数首。其中一首便是【甲】无题。“江浮渔火岸,城俯马驮沙”中的“马驮沙”,便是靖江的古地名。诗中的“禾千亩”“竹几家”,也是一幅鱼米之乡的美好景象。
小马:你知道靖江为什么叫马驮沙吗?
小洲:因为,相传靖江是白马驮来的土地。【乙】天地间,一匹集天地之líng气的白马,飞奔chí骋。寻mì到一处得天独厚之江面,将背负之土倾倒,shùn间一片沙洲出现在江中,在今后的岁月中慢慢演化成陆,就成了靖江,因此靖江也称作马洲,靖江人民是为马洲儿女。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及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 【乙】遥望
B.【甲】“” 【乙】遥想
C.【甲】《》 【乙】遥望
D.【甲】《》 【乙】遥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加点的“就”“诗歌”“演化”,词性分别是:副词、名词、动词。
B.诗中的“禾千亩”“竹几家”,也是一幅鱼米之乡的美好景象。这句话没有语病。
C.“美好景象”“飞奔chí骋”“马洲儿女”三个词语属于同一种短语类型。
D.文段中,柳宗元写下的关于靖江的诗歌,是一首五言律诗。
【悟家国情】
4.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木兰身跨战马,翻山越岭,奔赴战场时的飒爽英姿;“_________,一览众山小”展现了杜甫登泰山绝顶时心怀天下、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体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至死依然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_________,_________”,是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铮铮誓言;“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
【品靖江味】
5.邀请朋友来靖江,最拿得出手的必须是靖江美食。肉脯、蟹黄汤包、河豚、香沙芋……目不暇接,七年级组织了“我的语文生活”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1)【名闻遐迩】
你知道吗,靖江蟹黄汤包曾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巨幅屏上展示,其广告语为:“中国名点——尚香蟹黄汤包,玉白晶莹,薄如蝉翼,包圆如月,齿颊生香,鲜存三日不绝。”
你能说说这条广告语的妙处吗?
(2)【文化滋味】
靖江蟹黄汤包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闻名。请根据蟹黄汤包的特点,将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幅对联,以展现其魅力。
映月明 醉人心 晶莹剔透 汤包皮 浓郁鲜美 馅心香
上联:玉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蟹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主之谊】
你的朋友小蟹慕名来到靖江品尝蟹黄汤包,但在吃的时候,却有些犯难,他在攻略中看到这样一句吃法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但不知何意,你能向他介绍其中的原委吗?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5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孤山晚步
恽寿平(清代)
向晚独行步,杖藜过短桥。
霜风吹木叶,明月照溪桥。
野寺钟初起,渔家火正烧。
故人在何处,秋草满寒潮。
(1)“霜风吹木叶,明月照溪桥”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13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孤山记
孤山,靖江之胜地也。其山不高,而形胜独特。立于江畔,瞰江涛之浩渺,望平野之广袤。山有寺,香火鼎盛,岁月流转,古韵悠然。每至春日,繁花似锦,游人纷至。登山远眺,江天一线,美不胜收。或问孤山之名,或答曰:“孤山者,孤立于江,不与他山相连也。”其名虽简,而其韵无穷。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不蔓不枝_________(《爱莲说》) ②瞬息可就_________(《活板》)
③古韵悠然_________ ④或问孤山之名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山不高,而形胜独特。
A.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C.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D.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而 其 韵 无 穷
9.翻译下列语句。
(1)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登山远眺,江天一线,美不胜收。
10.结合文章,说说“其名虽简,其韵无穷”中“韵”的意蕴。
(三)名著阅读(6分)
11.经典滋润心灵,名著伴我成长。请阅读下面节选语段,回答相关问题。
【读情节】
“明天,”尼摩船长说着便站起身来,“明天,下午两点四十分,‘诺第留斯号’将浮起来,毫发无损地驶离托雷斯海峡。”他说得铿锵有力,说完后便微微地欠身致意。这是表示我得告退了。
(1)请根据原著简要概括与选文内容相关的情节。
【品人物】
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老舍《骆驼祥子》
(2)请根据原著及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言:我很不喜欢这段文字中的①_________(人名),因为她②_________。
小明:其实她性格中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啊,例如她把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就表现出③_________。
小言:没错,这就叫“人物的多面性”啊!
【析人性】
(3)真、善、仁、爱是人性美的重要因素,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相关情节,谈一谈闪耀的人性光辉。
A《骆驼祥子》祥子 B.《海底两万里》尼德·兰
(四)(1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花香里的二胡声
肖日东
①出了小区南门,穿过一条马路,对面是一条小河。河的两岸修了两条长长的栈道,这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河边知名不知名的花儿都拥挤在栈道两旁,或高高低低,独自摇曳,或挨挨挤挤,互不相让。在这花儿中,那红似火、粉如霞、白像雪的满树蔷薇,显得格外亮眼。层层叠叠,如锦似瀑,鲜艳得有些夸张。
②在这春夏之交的周末,我喜欢荡漾在这氤氲的花香里,沿着长长的栈道来回散步,贪婪地吮吸着这四海的春色。而每次散步总能遇到那个拉二胡的老先生。老先生有些黑瘦,一身双排布扣的白色唐装衬衫,看起来有些古朴。一把可折叠的小马扎放在那满树蔷薇花下,他就坐在那小马扎上,专注地拉着二胡,好像从没在意过往的行人。二胡琴声飘出的乐调时而如奔流而来的清澈溪泉,急切欢快;时而如这微起涟漪的河水,低沉嘶哑。琴声急切时,老先生微微闭着眼,手速疾飞,摇头晃脑,右脚不自觉地轻快点着地,脸上焕着红光,一副陶然忘忧的样子;琴声低沉时,老先生弓着身子,手上的琴弓时而停顿两下,时而像小鸡啄米一样急促地拉两下,那曲调断断续续、缠绵悱恻、如泣如诉。老先生就坐在那满树蔷薇花下,清风徐来,白色的唐衫轻轻飘动着,与那羞红着脸,婆娑起舞的蔷薇花相互映衬着。
③我总以为,有着这样爱好的老先生,生活说不上钟鸣鼎食,但至少是衣食无忧吧,却不想这精神富足的背后却是生活的平淡与艰辛。
④有一天早上,儿子说想吃煎饼了,我起早过铁道去买煎饼,却发现,摊煎饼的大妈旁边站着一位老先生。老先生话不多,只是专心地配合着大妈,往“噬噬”作响的煎饼上撒些碎花生米、碎韭菜叶等佐料,等煎饼好了,他急忙从摊位上扯下一个塑料袋,迅速替顾客装好。两个人没有多余的话,却配合得非常好。在排队等待煎饼的过程中,我无意间抬头,却发现帮大妈打下手的老先生,竟然是蔷薇花下拉二胡的老先生。眼前的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印着某个面粉厂的工作服,与那一身唐衫拉二胡的老者,简直判若两人。
⑤一边是卖着煎饼,一边是拉着二胡,人间烟火与诗意远方,两者交织在一起,让我对老先生肃然起敬。还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特意寻着二胡的声音去了小河边。隔着花海,我静静地欣赏着老先生的《赛马》。一曲终了,我情不自禁地朝老先生竖起了大拇指。老先生连忙摆摆手说,见笑了,见笑了。
⑥坐下来细聊才知道,原来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喜欢二胡,还曾经参加过乐团的表演。多年以前单位解散,老先生买断工龄下岗了,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当过会计、干过销售、做过保安,尝遍了各种酸苦,但从来没有抱怨过。由于儿女家条件并不宽裕,老两口退休后也没闲着,就在铁路边上的公交站台旁摆了个早餐点,专摊煎饼,挣点买菜钱。
⑦每天早起出摊、晚点收摊,对于老先生来说已是日常。等一切忙完之后,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清闲时间,老先生就拎着那把二胡来到小河边,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向时光诉说着这些年的日升月落、似水流年,琴声弥漫在这静静的小河,飘向繁忙城市的每个角落。
⑧高山流水描春意,战马奔腾欢啸风。也许是被这悠扬的琴声吸引住了,带着小孩散步的年轻妈妈,拎着鸟笼子的大爷,跑步健身的年轻小伙都围了过来,纷纷夸奖着老先生。那一刻,老先生的琴声越发欢愉起来,脸上漾起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彩,阵阵红晕如同这满树的蔷薇花。
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过这样的诗意。只是忙碌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占满了我们的内心,也一点点的消磨了我们内心深处这种诗意的欲望。其实,辛苦疲累也罢,彷徨不安也好,暂时放缓匆忙的脚步,抛开一切的不如意,或是读一本好久没读的书,听几首释放身心的老歌,哪怕是发一会儿呆,看看天上的流云,就像这老先生一样,暂时忘却煎饼的生活炊烟,醉身在这二胡琴声里……这些看似无用的闲情,却是我们自身的满树蔷薇香。
12.请你梳理老先生的经历,完成下面的表格。
13.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在这春夏之交的周末,我喜欢荡漾在这氤氲的花香里,沿着长长的栈道来回散步,贪婪地吮吸着这四海的春色。(赏析加点词“贪婪”的表达效果)
(2)琴声急切时,老先生微微闭着眼,手速疾飞,摇头晃脑,右脚不自觉地轻快点着地,脸上焕着红光,一副陶然忘忧的样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4.分析文章第⑥小节的作用。
15.如何理解文末“这些看似无用的闲情,却是我们自身的满树蔷薇香”这句话。
三、作文(4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是一缕芬芳;对于光未然来说,汹涌澎湃的黄河,是一缕芬芳;对于“两弹元勋”邓稼先来说,进行艰苦试验研究的戈壁滩,是一缕芬芳;对于宗璞来说,瀑布般开放的紫藤萝,是一缕芬芳………
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那缕芬芳,温暖了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参考答案
1.灵驰觅瞬 2.D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字体要端正,笔画要清晰,保持横平竖直。书写时要认真、仔细,力求工整、规范。
灵气(líng qì):指人对外物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或聪慧或秀美的气质。
驰骋(chí chěng):指骑马奔跑;形容奔腾活跃。
寻觅(xún mì):寻求,寻找。
瞬间(shùn jiān):一眨眼的工夫,转瞬之间。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