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讲 分子和原子-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3日
资源编号 80201

第07讲 分子和原子-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2024-07-13 九年级上册 0 61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01讲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

07 分子和原子

 一、知识储备

知识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1分子的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如夏季湿的衣服干的更快;热水中品红的扩散的更快;

(4)分子间有间隔;

(5)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如氧气和液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

知识点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①“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样。

②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体现,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③“最小”是相对的。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4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微观解释:

  混合物:构成混合物的微粒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纯净物:构成纯净物的微粒只有一种微粒。

5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特别提醒:微粒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阴离子、阳离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再分,并不是说原子永远不能再分。

 二、典例解析

知识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1   (2024春•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期中)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电线中的铝或铜等是由原子(不是分子)构成的,电线在夏天时会变长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液氧为淡蓝色是因为大量氧分子聚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而不是因为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溶剂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分子、过氧化氢分子,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变式题

1(2024春•山东淄博临淄区期中)在一个软塑料瓶中倒入少量热水摇晃后倒出热水,并立即拧紧瓶盖,过一会儿会看到塑料瓶变瘪。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分子体积变小        B.分子数目减少      C.分子间隔变小        D.分子种类减少

【答案】C

【解析】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瓶内倒入热水,气体受热,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倒出热水,并立即拧紧瓶盖,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间的间隔逐渐减小,瓶内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塑料瓶压瘪。

故选:C。

2(2024春•湖北黄冈黄州区期中)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这一现象无法说明的是(  )

A.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有间隔

D.水分子很小

【答案】D

【解析】A、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说法正确;

B、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说明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说法正确;

C、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水变成了水蒸气,说明水分子间有间隔,故说法正确;

D、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不能说明水分子很小,故说法错误。故选:D。

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D

【解析】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说法正确;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说法正确;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说法正确;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的缘故,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知识点分子与原子

2  (2024春•北京朝阳区月考)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方向:革新人类合成分子的方式。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固态物质分子停止运动

D.合成分子的过程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A、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A错误;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B正确;

C、固态物质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故C错误;

D、合成分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3  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物质:①氦气②洁净的空气③氯酸钾④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⑤五氧化二磷⑥澄清石灰水⑦冰水混合物。请用序号填空,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2)如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〇”“●”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用序号填空)。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用化学符号填空)。

(4)金属汞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5)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答案】(1)①①③⑤⑦;(2)C;(3)H2;(4)原子;

(5)在化学变化,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解析】(1)①氦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②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③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④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⑤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⑥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⑦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A、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合题意;B、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合题意;

C、图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D、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合题意;

故选:C;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其符号为H2

(4)汞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5)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答案为:在化学变化,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变式题

1(2024春•山东泰安岱岳区期中)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O3                        B.O                           C.O2                        D.2O

【答案】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A、O3表示臭氧分子,故A选项错误;B、O表示氧原子,故B选项错误;C、O2表示氧分子,故C选项正确;D、2O表示2个氧原子,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2 “航天点亮梦想”。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间隔         D.分子的数目

【答案】C

【解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气液化是氢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分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都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故选:C。

3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答案】C

【解析】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的分子生成,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则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C。

故选:C。

4用图示中的“关键词”填空:

(1)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               是按照一定的角度排列的。

(2)氧气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其是由         构成的。

(3)氢气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其是由        构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答案】(1)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2)氧分子;氧原子;(3)氢分子;氢原子

【解析】(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按照一定的角度排列的。

(2)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氧分子聚集而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相结合构成的。

(3)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大量氢分子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相结合构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基础轻松练

1“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2024春•重庆沙坪坝区月考)“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   C.水分子间隔增大   D.水分子数目增多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很多,如图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气体分子间隔增大了

B.气体分子体积变大了                               

C.气体分子个数增多了

D.气体分子运动加快了

5我国有雄浑壮丽的山河美景,以下对四季美景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冬天白雪皑皑,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6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

A.H2CO3                  B.MnO2                     C.SO2                      D.O2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关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   

D.通过气味辨别SO2与CO2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8水可以变成冰,在一定条件下,水还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冰>“气凝胶冰”

B.“气凝胶冰”中分子静止不动   

C.“气凝胶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D.水变成“气凝胶冰”分子体积变大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10物质的分子间有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         ,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1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填写名称)是             

(2)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                       

(3)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由此得出,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能力提升练

12(2024春•山东诸城市期中)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可以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形状复原——分子的体积变大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3(2024春•湖南长沙开福区期中)通过学习化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众多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是因为冷水中分子停止了运动   

D.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14(2024春•山东淄博周村区期中)在①水(H2O)②过氧化氢(H2O2)③液氧④空气几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微粒基本性质观点证据的是(  )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   

C.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向1L黄豆中倒入1L大米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1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氧气可用于抢救病人。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消毒。构成过氧化氢的微粒是               

(3)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4)天气炎热时,更容易闻到花香: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面的横线上,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构成不同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②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衣服变干:     

③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支持燃烧:     

④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2)在一个细口容器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向其中加入一小块冰糖,作二记号,然后搅拌,过一会发现冰糖消失了且液面比记号处低,这一实验能说明的是      (填字母)。

A.冰糖分子跑到空气中去了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1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1)从宏观知微观。

①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在一起,结果总体积小于100mL,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       构成的。

(2)从微观知宏观

图中黑、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用A、B、C、D填空,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19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酒香不怕巷子深             

…………

参考答案

基础轻松练

1.C

【解析】“弄花香满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人闻到了花的香味。故选:C。

2.D

【解析】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是因为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故选:D。

3.C

【解析】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在混合时部分分子相互占据了间隔,故A正确;

B、八月桂花飘香,是因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去了,故B正确;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水结成冰,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故C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07讲 分子和原子-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https://www.0516ds.com/8020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