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5日
资源编号 78607

第08讲: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2024-06-15 七年级下册 0 63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第01讲:字音字形-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08讲:文言文阅读

考点一:孙权劝学

一、作家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资:帮助; 治:治理; 通:通史; 鉴:借鉴——说明编撰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体裁:编年体通史。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二、词语汇释

(一)重点实词

1.卿(qīng):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脱。

4.务:事务。

5.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7.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涉(shè)猎:粗略地阅读。

9.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0.过:到。

11.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3.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14.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15.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16.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17.见事:认清事物。

(二)重点虚词

1.岂:难道。  邪:通“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耳: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见往事耳)

3.乃:于是,就。  (蒙乃始就学)

4.孰(sú):谁。  (孰若孤)

5.及: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

6.非复:不再是。  (非复吴下阿蒙)

7.更(gēng):重新。  (即更刮目相待)

8.而:连词,表顺承。  (结友而别)

(三)通假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四)一词多义

1.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2.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知晓)

3.就:蒙乃始就学(从事)

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4.以: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

(五)古今异义

1.辞 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2.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3.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4.过 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5.更 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6.但 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7.博士 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学位名称。

8.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9.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10.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11.就 古义:从事(文中)

今义:就

(六)词的活用

1.卿言多务:言,名词作动词,说,借口。

2.见往事耳:耳,名词作语气词,罢了。

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动词作名词,推辞。

(七)文言称谓语

1.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阿蒙”中的“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完整句子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1)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四、课文重点

1.《孙权劝学》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2.文中的三个人物各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身份背景作分析。三个人物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又是怎样的?

孙权:关心下属,循循善诱。孙权身为人主,对臣子寄予厚望,真诚关怀,可算是一位有学识、有远见、有胸怀的明君。

吕蒙:勤奋好学,自信。吕蒙起初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总算能够从善如流,好学上进。取得成绩后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率真坦然,踌躇满志,无论是在君主还是在同僚兼上级的面前都十分坦然,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

鲁肃:慧眼识人。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却能对吕蒙发出由衷的赞叹,并和他结友,可见鲁肃的敬才、爱才与爽朗豪放的气质、磊落坦荡的襟怀。

总的来说,孙权的话,晓以大义又以己作譬,语重心长,显示出王者风范;鲁肃语带惊奇,流露出的是佩服和欣慰;吕蒙的回答充满自豪,显出一个武将特有的直率。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4.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1)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2)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4)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5)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成长。

五、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之后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努力学习,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人。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第08讲: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https://www.0516ds.com/7860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