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名句默写-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5日
资源编号 78601

第06讲:名句默写-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2024-06-15 七年级下册 0 85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第01讲:字音字形-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06讲:名句默写

考点一:直接型默写

主要是出上句(或下句)写下句(或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或出中间写两头)或给出诗歌名和作者,要求学生直接默写整首诗或补充完整整首诗歌等。此类型题属于传统的默写式填空,难度较低,只要能背诵原诗文,就会解答这类题。平时要熟记熟背,答题时认真细致,做到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别字。

答题技巧:

1.古诗文默写,除在默写中不能有错字、漏字或添字外,还必须注意一些解答技巧。

(1)认真读题,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是大忌。

(2)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提示、限制了答案。

(3)做到“三看”,即看横线、看标点、看括号。题干中一条横线一般只填写一句诗,横线之间的标点尤其不能忽略,括号里的限制语更要重视。

2.名句默写注意事项。

(1)注意生僻难写的字。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句中的“澹”“竦”极易误写。

(2)注意同音异义词。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中的“辨”易误写成“辩”。

(3)注意同义异形词。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句中的“曾”易写成“层”。

(4)句中语序不可乱。如:将“有约不来过夜半”写成“有约不来过半夜”。

(5)书写通假要忘“本”。如:《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知”不要写成“智”。

考点二:理解型默写

理解型默写题,侧重考查对古诗文内涵、表现手法、情感、意境等方面的知识,题干提供诗人及其诗篇,点出某一诗句的含意或特点等相关提示,要求我们按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对于此类型题的解答,仅能背诵诗文是不够的。应准确把握诗文的意思,做题时应审清题意,根据题目的要求及提示找出相应的语句,正确默写。

答题技巧:

1.要认真地看清题目的要求,确定是填写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2.进一步缩小范围,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语,准确理解题干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感情,明确填写何种类型的诗句。

3.筛选最佳诗句填空,敲定填写的具体内容,注意检查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与诗句是否照应。

考点三:情景型默写

设置一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要求根据这一情境,填写指定篇目的相应诗句。此类型题难度稍大。一方面,要理解这些诗篇所反映的主题、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还要能准确地找出哪些诗句表达了诗的主题。

答题技巧:

1.审清题意,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

2.答题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答非所问。

考点四:开放型默写

开放型默写题设置一定情境,让考生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一句或一组同类的古诗文名句,答案是开放性的。此类型题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积累情况,另一方面考查考生梳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平时多注意积累诗句,并认真归纳整理。

此类型题在七年级的考试中出现的不多。

考点五:名句默写题答题“五注意”

1.注意生僻难写的字。

很多同学虽然能背诵名句名篇,但当时会背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写,考试时可能因为不会写其中的难写易错的字而丢了分。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勤于动笔,在纸上用笔默写。如: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句中的“豚”极易误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名句名篇中有很多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是命题人最喜欢设下圈套的考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不仅知其发音,还知其意义。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句中的“绝”易误写成“决”。

3.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近或相同而字形截然不同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词极有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的“失分点”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句中,“尽”易误写成与之意义相近的“进”。

4.注意具体语境。

考试时还应将名句名篇考题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品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识记效果。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第一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云上”这两个语境,就会容易把“霄”错写作“宵”。第二句如果不知道“汗青”是史册的意思,就会把“汗”写成“汉”。

5.注意语句的顺序。

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大致不会改变,很多同学复习识记的时候未能注意到这点,答题时就白白丢了分。如:将“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稍不注意就会写成“有约不来过半夜”。

考点六: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一)《竹里馆》(王维)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竹里馆》诗中抒写自己独坐竹丛,独具雅兴的诗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抒发其宁静淡泊心情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5.《竹里馆》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6.《竹里馆》中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竹里馆》诗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8.王维在《竹里馆》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想象新颖而独特。

9.《竹里馆》诗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诗中有画的优美语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0.王维《竹里馆》一诗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表明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6.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以声传情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9.《春夜洛城闻笛》一句以乐声传达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运用一唱三叹的艺术手法强调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逢入京使(岑参)

1.岑参《逢入京使》诗中借写眼前景色,点明路途遥远的句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逢入京使》中,通过马上相逢的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逢入京使》中,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的诗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逢入京使》诗中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乡,却愁思萦怀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9.《逢入京使》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逢入京使》诗人极具夸张地写自己的思乡情结,暗暗透露想要鸿雁传书想法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四)晚春(韩愈)

1.韩愈在《晚春》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韩愈在《晚春》中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韩愈在《晚春》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韩愈在《晚春》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韩愈的《晚春》一诗中,赞美不美的事物也不甘示弱,尽力为“晚春”添色的诗句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晚春》描述晚春景物,展现诗人丰富想象力的诗句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暮春时节,百花将谢,却见有柳絮迎风飞舞,恰似韩愈在《晚春》中描绘的一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韩愈的《晚春》中写百花担心春将归去,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诗句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 韩愈的《晚春》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韩愈在《晚春》中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告诉我们趁年轻要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五)《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登幽州台歌》中诗人把个人置于广阔宇宙中,衬托出宇宙的广漠、人的孤单渺小,进而感慨生命短促、人生有限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陈子昂感叹天地无穷、人生有限的悲伤。

6.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

7.陈子昂因谏言被贬,在天地苍茫的寂寥中抒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的怀才不遇的悲伤之情。

8.《登幽州台歌》中体现作者独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9.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我们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能感悟到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悲怆。

10.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悲哀苦闷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1.屈原《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登幽州台歌》中,对古代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呼唤的语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3.《登幽州台歌》中,表达诗人生不逢时的句子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六)《望岳》(杜甫)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望岳》一诗中表达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和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望岳》中诗人想像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望岳》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0.《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第06讲:名句默写-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核心考点讲解 https://www.0516ds.com/7860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