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8分)
①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 )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 】②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殷勤的蜜蜂去细数吧;群星,就交给淘气的萤火虫去点亮吧;_________,_________。
(1)填入第①处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竟然 B.突然 C.虽然 D.果然
(2)请第①句的【 】内填上正确的标点。(2分)
(3)“繁花,就交给殷勤的蜜蜂去细数吧”这句话有语病,请改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第②句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式句意相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狼藉(jí) 赋闲(fù) 蹒跚(shān) 栅栏(zhà)
B.琐屑(xiè) 颓唐(tuí) 踌躇(chóu) 蔓延(màn)
C.炫耀(xuán) 凋谢(diāo) 享受(xiǎng) 点缀(zhuì)
D.鲜腴(yú) 记载(zǎi) 残损(cán) 绝伦(lún)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狼藉 交卸 踌躇 情郁于中
B.琐屑 簌簌 秀颀 旁逸邪出
C.婆娑 倔强 主宰 潜姿暗长
D.臼齿 消逝 际遇 景然有致
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天边的云彩不停地_________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②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_________关系。
③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_______,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B.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C.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B.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
C.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D.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
6.作家的笔下,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请从《背影》《白杨礼赞》《昆明的雨》《永久的生命》等几篇课文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每联不少于五言。(3分)
题目:《_________》(1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1分)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1分)
7.古诗文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野望》中,使用对偶手法,描写一派秋意正浓,山景优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给人以联想和想象,让诗人流连忘返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赤壁》中,引出历史,抒发感慨之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12分)
8.你们团结中学举办“网络流行语与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流行语带有时代印记,如“工匠精神”“供给侧”等,彰显了国家改革发展历程。随着网络的日趋发达,像“蓝瘦,香菇”等却流行得莫名其妙,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为认识流行语,你去邀请张老师于6月3日8点来该校作报告,你怎么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延东强调,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撑力量,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重要。“十三五”期间要在全国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学校语言文字教育。聚焦区域发展、“一带一路”等战略,提升语言服务能力,发挥语言对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作用。
如果学校要对网络流行语与语言文字的认可情况进行调查,看一下人们对此的态度问题,请你作出一个设计方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于网络流行语与语言文字的问题,班里举行了主题辩论会。有人说:要跟着感觉走,将“流行语”进行到底的说法,对此,下面是一个同学的辩论。请你按照要求帮他修改一下。(6分)
流行语尽管是时代的折射,也是时代个体的内心表白。但是,真正能记录时代、反映时代的词语,才会被人们沿用。所以,对此,我们既肯定又否定。例如对于那些有内容、有内涵,能凸显时代特色的流行语比如“工匠精神”等可以学习,对于那些戏谑之词如“蓝瘦,香菇”等,就不能盲目追随。还要全面提高语言文字事业的创新发展,将二者互为补充。
①为表示尊重,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_________。(2分)
②画线句中两个关联词语运用不当,修改意见是:_________。(2分)
③画曲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__。(不得改变原意)(2分)
三、名著阅读(6分)
9.鲁迅称《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兴趣盎然。请你回顾书中内容,任选两种昆虫,说说作者是怎样用拟人的手法突出它们特征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鉴赏(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2分)
孟庙的树
①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了。
②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庙的树生长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③“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落尽,银杏看去又像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④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枸杞,这便是孟庙中著名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影形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咂出枸杞的甘美和桧树的陈香。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苍老的树身只剩下一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谁知道这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⑤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桧和柏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一派森然气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树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而树顶却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力留下的创伤?
⑥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的张慧女士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八九百年,年岁甚至远远大于孟庙内的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三四千只灰鹭……
⑦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如炬。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⑧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一片绿荫下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⑨两千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孟子在他年富力强之时,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晚年,孟子退居邹国,教学、著述,终其一生。
⑩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⑪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年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林,荫庇天下。
10.文章标题《孟庙的树》有哪两层含义?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⑦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引用这些名句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文中画线句。(3分)
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尽管后来孟子思想成为儒家经典,但当初他的政治抱负也是如“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经历了类似的磨难。请另举一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8分)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nǎng,第三声)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14.解释“是山余亦未登”中“是”的意思:_________。(2分)
15.用自己的话说说甲翁刚开始拒绝乙翁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位老者一起登泰山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7~18题。(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中“压”字形象地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体现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
B.诗歌第三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秋天塞外漫天呜呜的号角声,格调悲壮,意境苍凉。
C.诗中“半卷红旗”运用借代写敌军趁夜偷袭守军之状,“霜重”加剧悲凉的氛围。
D.这首诗歌构思大胆,诗人以浓艳斑驳的色彩、奇异的画面描写战争,颇有震撼力。
18.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黄金台”与“幽州台”同指战国燕昭王所建招贤台,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各异,请指出其不同之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50分)
19.从下边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指南针,是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同学、朋友、老师、父母等,他们会在我们人生道路上徘徊不定时,给予我们方向的指引。
请以“你是我的指南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叙写具体,内容充实;②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阅读下边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她坐在我对面
低头说珍重再见
虽已时隔多年
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欢笑的时光
那些誓言与梦想
在分手的街边
她紧抱住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要求:
①要有自由、有创意地,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
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⑤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理解。“果然”指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虽然”表转折关系。“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语境是: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
(2)冒号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小草”“繁花”“群星”是大自然开始的具体工作。所以之前用冒号,提示下文的内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