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兴化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52429

泰州市兴化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06-16 七年级下册 0 1,81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2年春学期初中学生期末评价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用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以简约之美呈现了“中国式浪漫”【甲】开场时,孩子们手持雪花灯点亮地上的“冬”字会徽,符合元xiāo(   )节“闹花灯”的传统习俗;传统的中国结图案依然亮眼,每一根丝带都可以独立成结,而许多根不同的丝带也可以共同编织,即“美美与共”【乙】“miǎn(   )怀时刻”的环节同样令人感动,365位演员怀抱“发光柳枝”演绎着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折柳寄情”。总之,冬奥会闭幕式中传统节日yùn   )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了各方点zàn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按顺序写出相应的汉字。

2.依据语境,【甲】处和【乙】处所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乙】;

C.【甲】—— 【乙】;                                              D.【甲】,【乙】,

3.一位同学阅读材料后拟写了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    丝带红红火火    美美与共

下联:    柳枝切切依依    和合共生

A.①闪闪      ②编织    ③条条     ④演绎

B.①条条      ②演绎    ③闪闪     ④编织

C.①条条      ②编织    ③闪闪     ④演绎

D.①闪闪      ②演绎    ③条条     ④编织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奥”“我们”“美好”“已经”分别是名词、代词、形容词、介词。

B.“简约之美”“传统文化”“依然亮眼”“点亮会徽”短语类型不完全相同。

C.“孩子们手持雪花灯点亮地上的‘冬’字会徽”一句中“冬”字上的双引号起强调作用,突出举办季节。

D.根据语境,画线句子作为总结句表达欠妥,应将“传统节日”改为“中国式浪漫”。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④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⑤花有德,人有品。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有情,花有性。即使坠成片片落红,也不忘一片奉献之心,恰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兴阳中学开展“关注‘双奥’——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参与其中。

(1)【赏主题】

2021年9月17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4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

说说“一起向未来”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寓意】

上面两幅图片是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的图片,他们是冰墩墩和雪容融,你知道冰墩墩或雪容融的寓意吗?请你任选一个进行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信函】

2022北京冬奥会的相关信息

举办时间: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20:00 开幕,2月20日(星期日)闭幕。

举办地点:中国北京、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

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

七(4)班语文老师利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机会,决定让全班同学学习规范地写作“邀请函”这种应用文体。班长李明明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的名义草拟了一份邀请函,邀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场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冬季体育运动助力,为世界各国战胜新冠病毒提振信心。

邀请函

①尊敬的普京总统:

您好!我是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为冬季体育运动助力,为世界各国战胜新冠病毒提振信心,②邀请您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20:00 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真诚期盼您的到来!

③2022年1月30日

④北京市委书记蔡奇

以上是班长草拟的邀请函,有两处不妥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不妥当一(填序号):_______,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妥当二(填序号):_______,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甲】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C.【乙】诗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D.【乙】诗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浮云”指什么?试着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诗都讲了怎样认识事物的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试比较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畅谈,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无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注释】①耆:同“嗜”,嗜好。②汲汲:极力营求、心情急切的样子。③戚戚:忧愁的样子。④廉隅:本谓棱角,古时比喻品行端方,有志气。⑤徼(yāo):求取。⑥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

③少耆欲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虽富贵不事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乙】文中“默而好深沉之思”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D.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3)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划两处。

非 圣 哲 之 书 不 好 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结合【乙】文内容,分析【甲】文作者所举“西蜀子云亭”一例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关于作品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经过三起三落,从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他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自己的不坚强,不觉醒造成的。

C.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因为共同目标一路同甘共苦,披荆斩棘,苦历十四个寒暑,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D.《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后,因猪八戒挑唆被师父赶走,沙僧用激将法把他请回。

E.老舍的《骆驼祥子》不仅刻画了祥子的形象,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

12.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但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______(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文段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

(2)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节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A(人物)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其中的三次险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关注“2022北京冬奥会”

【材料一】“北京8分钟”亮相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贯穿全场的“冰屏”机器人。这24块透明又多彩的屏幕是怎么制作的呢?研发团队采用了透明的LED作为显示介质。不仅因为LED亮度高,足以保证“冰屏”机器人在几万人的体育场中表演效果完美,还因为LED完全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每块“冰屏”由两块屏幕组成,跨度长3米,中间没有支柱,很难稳定,研发团队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制作了结构非常精密的卡槽,卡槽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细致到可以用微米计算。这项源自中国本土可以实现透明图像显示的创新设计,在国内外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其研发者骄傲地宣称:“目前‘冰屏’技术我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种工艺世界上也仅此一家。”而载着“冰屏”跳出华丽舞步的,是24个动作灵活的机器人。表演中,它们不仅需要做非常复杂又有艺术特点的动作——像芭蕾舞演员一样一边旋转,一边画出完美的弧形,完整地呈现出舞美创意,而且还需多台协调,最大的难题是运动姿态的多样性与演员表演、演出音乐、地面投影、场地灯光等的高度统一。这不仅要求机器人看到更远、看得更清,同时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并迅速调整。这是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也是中国在技术领域中完成的又一次升级创新。24个“冰屏”机器人展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科技巨变,同时也展现了更加自信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2012—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亿元)及投入强度(%)

【材料三】中国首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历史性时刻: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13.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冰屏”机器人在哪些方面展现了“中国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三】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见证了奥林匹克每一个历史性时刻。

B.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水立方揭开了神秘面纱。

C.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主要展现是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D.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传递出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16.一次世界性盛会,对举办国将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2022年“双奥”的成功举办将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王优《香樟树上的母亲》,完成下面小题。

①73岁的母亲爬上高高的香樟树,骑坐在树杈上,隐身在浓荫里,左手抓牢枝干,右手抡起砍刀,叶咔几刀,小孩手腕粗的枝桠“嚓”的一声掉下。

②这样的壮举,于母亲,不过家常便饭。

③“看到妈爬那么高,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太吓人了!”外出务工多年的姐,早已腿僵脚硬,别说爬树,就是爬坡,一会儿就会气喘吁吁。而母亲,银发苍苍,干筋瘦骨,能挑能背,爬坡上坎,游刃有余。目睹母亲的英雄壮举,姐惊骇不已,过年时,说起这件事,姐仍心有余悸,我们也不停地责怪母亲。“看把你们吓的,多大点事呢,你们不在家,一年四季,我要柴烧,哪回不是这么做的,柏树枝桠密,梯子似的,一梯梯爬上去,抓紧了,再一梯梯剃下来就成。”母亲对我们的指责有些不屑。

④母亲属马,今年七十有三。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家乡的坡坡坎坎,早已让这匹老马骨瘦如柴,蹄疲鬓衰。古稀之年,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一生的操劳,“勤”字早已深入骨髓,劳作变得如呼吸一般自然。

⑤暑假里,曾兴冲冲地去帮母亲收割稻谷。清晨的田野,寂静空旷。抬眼望去,农田着装整齐,颜色统一,黄橙橙的,一片又一片。偶有一两块田,荒芜着,长满野草,寂寞尴尬。我刚割了几个禾把子,便觉田里的小飞虫扑脸,痒得难受;禾叶锯子似的,将手臂腿杆拉出一道道口子;手已发红起泡,疼得拿不稳镰刀了;埋下去眼涩胸闷,头胀腰酸,口渴心烦。母亲弯着身子,割稻,放稻,割稻,放稻,镰刀割断稻子的嚓嚓声明快而有节奏。很快,满满的稻田便被母亲割出了一条通天大道。

⑥在炽烈的阳光下,我七十多岁的老母,全身湿透,脸上的沟沟壑壑里全是汗,灰白的头发,一绺一绺地粘在额上,弓着腰,以与地面平行的姿势,背着刚打下来的一百多斤稻谷,一步一步,嗨哧嗨哧……

⑦“别做了,妈!我们养得起你。”这样的话,我们姐妹不知说了多少遍,母亲就是不听,古稀之年的母亲,走路依然踏得咚咚响。种五六亩稻田,六七亩早地:养两头黄牛,喂两三头猪,二三十只鸡,脚底不生风,怎么忙得过来?“别以为你们不在家,这些猪啊鸡的,一大家子,都仰头望着呢。不种庄稼哪能行。”面对我们的苦劝,母亲毫不在意。

⑧“不打药的粮和菜,不加饲料的肉和蛋,可香呢,你们就多吃几年吧。做得动,哪能不做?做不动了,再想做也没法。”母亲做得动,也做得多。一年里,母亲最高兴的莫过于过年,三个女儿携夫带子,回家过年。熏好的香喷喷干爽爽的腊肉,自榨的黄澄澄清幽幽的菜油,晒好的雪雪白糯巴巴的汤面,磨细了的滑腻腻的红薯粉……家里的土特产,母亲的丰功伟绩,我们各取所需,要多少拿多少。母亲整日乐呵呵的,到我们离开时,又会生气,斥责这个拿少了,那个不多拿点。她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就盼着我们多拿点。“我和你爸,吃得了多少。你们不拿走,我们怎么消耗!”

⑨村里其他老人,早已大都不种庄稼了,或子女常伴左右,代劳耕种,或靠儿女给的生活费,买吃买穿。只有母亲不停地劳作,用琐屑与忙碌填满每个日子的缝隙,将满院的鸡鹅当成待哺的幼儿,用匆忙撵走孤独,无暇顾及老之已至的恐惧和垂暮之年的苍凉。忙碌而充实,自在又健康。

⑩春节刚过,母亲便又闲不住了。“啪啪”树枝纷纷坠地,空气里弥散着柏树、香樟的清香。抖落了一身枝桠的大树,仿佛脱下了臃肿的冬衣,只剩下遒劲的树干,顶着一头短发,帅气而潇洒。阳光灿烂,青山静穆。

⑪我73岁的老母,爬上高高的香樟树,挥动砍刀,“咔咔”的砍伐声……

(选文有改动)

17.根据选文第①—⑧段,概括与母亲相关的三件具体事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全文,说说选文结尾(第⑪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链接材料和选文第⑨段,比较二者所用表现手法的相同点和表达效果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表现手法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不同点:选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1.如果,我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别的什么,至少还有我一路前行的足迹,还有一朵开到心里的小花。

请以“带着__________,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理想、自信、感动、挫折、伤痛、遗憾、微笑、泪水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卷面整洁,字数600字以上。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宵 缅 蕴 赞

【解析】

元宵(xiāo):也叫灯节、上元节,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也指元宵节应时食品;

缅怀(miǎn):追念,追想;

蕴含(yùn):包含内;

点赞(zàn):对(网络上的)某个内容(比如一条贴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等)表示赞同、喜爱。

书写时注意“宵、缅、蕴、赞”的字形要书写正确。

2.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结合“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以简约之美呈现了‘中国式浪漫’”分析,这是整个语段的总说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故【甲】处应使用句号;

结合【乙】“‘miǎn(     )怀时刻’的环节同样令人感动”可知,该句承接上句意思,且是分述另一个方面,故【乙】处应使用分号。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泰州市兴化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242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