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文言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考点清单(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15日
资源编号 88383

专题03 文言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考点清单(统编版)

2024-11-13 八年级上册 0 48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考点清单(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考点清单: 专题01 字词积累-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考点清单(统编...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考点清单

专题03 文言文

一、文言文理解性背默

(一)《三峡》

1、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春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夏:夏水囊陵,沿溯阻绝。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三峡》中扣“素、绿、清、影”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描写泉水瀑布句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9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0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3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5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16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一句相照应。

18用比较的方法表现夏水迅疾的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答谢中书书》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6.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7.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答: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8.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答: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三)《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

6.《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着作者能尽赏这清虚冷月仙境之快意,又隐隐有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

7.《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极写月光清凉明净之美,描绘出冰清玉洁的空灵境界,也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8.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四)《与朱元思书》

1.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本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五)《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指出占有地利的守城一方却不具有“人和”的后果是:委而去之。

3.《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指出君主施行“仁政”的结果: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主旨句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那句话: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7.《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强调守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9.《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是不足恃的句子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0.《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指出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

11.《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指出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1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指出君主施仁政达到“人和”的局面的句子是: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3.《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作者以进攻一座小城打比方,来说明“天时”的好处的句子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六)《富贵不能淫》

1.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做法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处世态度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孟子指出大丈夫的操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富贵不能淫》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相近。

5.《富贵不能淫》中,点明了景春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6.孟子指出公孙衍、张仪所奉行的所谓“妾妇之道”是:以顺为正者。

7.孟子对景春的观点连用两个问句,直接进行否定的句子是: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8.孟子通过“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

9,儒家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孟子在《富贵不能淫》抒发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10.《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女子出嫁时,母亲总叮嘱的句子是: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1.《富贵不能淫》中,景春阐述自己观点的语句是: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2.《富贵不能淫》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阐述了磨难的意义。

5.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练,增长才干。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八)《愚公移山》

1、愚公移山的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说明智叟被愚公驳倒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文言文字词积累

第一课《三峡》

【通假字】略无处    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

(1)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2)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

(1)自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假如,如果

(2)绝   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 形容词,极高的

哀转久绝 动词,消失

【词类活用】

(1)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2)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第二课《短文两篇》

【古今异义】

(1)四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2)晓雾将                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3)夕日欲                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4)竹柏影也              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6)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7)月色入        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一词多义】

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词类活用】

(1)五色交(名词做动词,辉映)

(2)夕日欲(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3)相与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

【特殊句式】

(1)判断句: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2)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第三课《与朱元思书》

【通假字】

(1)蝉则千不穷  (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2)窥谷忘      (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1)一百里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2)鸢飞天者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3)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

(1)绝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2)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3)直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4)百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5)无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1)负势竞     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2)互相轩邈     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3)任意东西     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4)风烟俱     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5)横柯蔽     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6)猛浪若     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7)望峰心     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小船”)

(2)急湍甚箭    (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03 文言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考点清单(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838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